PDF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李建云 丁冬红 寇宣莉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753000

摘要: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96例老年脑梗死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的设计分成两组,分别给予48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的康复护理,6周后评价疗效。结果:6周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抑郁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死病人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明显减轻病人的抑郁情绪,提高病人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的方法。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老年;脑梗死
DOI:10.12721/ccn.2023.15703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脑梗是一种由于局部脑内血液循环受阻导致的缺血、缺氧所致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多见于老年人群,其预后较差,大约80%的病人会留下运动、神经和日常活动的功能障碍,对病人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于2019年6~2020年6月份,在本院实施了对老年脑梗死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组中共有96名老年脑梗死病人,都是经过了头部 CT或 MRI的检查,并且没有合并心、肝、肺、肾等严重的躯体疾病,他们都被排除在外,同时还将有精神病史和先天性智力障碍或之前遗留的神经功能障碍的病人排除在外。其中:男56例,女40例;年龄60~79岁,平均(68. 5±3.5)岁;左侧病变55例,右侧病变4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了性别、年龄、病情、脑梗死类型、脑梗死部位等方面的比较,所有数据均未见显著性(P>0.05)。病人都是知情同意的。

1.2目的探讨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早期康复护理的要素主要有:

1.2.1运动功能康复训练:(1)床上的体位:主要是以健侧卧位为主要内容,定期改变体位,将四肢的位置进行正确的放置,并维持患肢的功能位。(2)关节运动的锻炼:锻炼肩、肘、颈,从大到小,从小到大,逐步进行,直至完成充分的弯曲和伸展。采取“抱球型”和“脊柱拉伸型”两种方式,使上肢“外展”和“外旋”两种方式使上肢“外展”和“外旋”两种方式使上肢“外展”和“外旋”运动。(3)平衡性锻炼:以15-30度躺姿为起始,3日内逐渐增大15度,直到90度;在床头做站立练习,从头部和颈部开始,然后是身体,然后是站立。(4)走路的练习:在练习站姿的练习结束后,先搬床和椅子,再搀扶着走路,再做一次跨步,过门槛,爬楼梯等练习。

1.2.2在病人的周围摆放一些生活用品、食物、玩具、诗歌、报纸、电视等,刺激病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从而改善病人的智能,改善病人的语言能力。

1.2.3生活技能培训主要是对穿衣、吃饭、上下床、自己大小便等生活技能的培训;为提高病人的生活情趣,应按病人的兴趣,安排病人散步,打太极拳,欣赏盆景,欣赏花草,提高病人的生活能力。

1.2.4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有研究表明,在脑梗死的恢复期,有40%的病人会产生抑郁,因此,医务工作者要根据病人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以缓解病人的焦虑、悲观、抑郁的情绪,增强病人的自信心,促使病人积极的进行康复治疗。

1.3效果评价

(1)用简化的Fugl-Meyer评分方法,评分<50为重度,50-84为显著,85-94为中等,95-99为轻微;

(2)神经性损伤:以神经性损伤等级为评价指标,0-15为轻,16-30为中等,31-45为重;

(3)生活自理能力:以巴塞尔指数评价,40以下为不良,41-60为中等,60以上为良好;

(4)忧郁的等级:汉密顿忧郁的等级,8-17为轻微,18-24分为中等,24-以上为严重。

上述评价分别于入院24小时及6周后对两组病人进行。

1.4统计分析应用 SPSS 13.0对两个样本进行分析,所得结果以x̄±s表示,两个样本之间的比较以 t检验, P<0.05、 P<0.01为两个样本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在相应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抑郁程度评分都比护理前有了显著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或 P<0.05,表1);在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情况得到了更加明显的改善,比对照组的情况要好很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3. 83.4. 84、4. 05,P< <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抑郁程度比较(x̄±s,分)39.png

与同组护理前比较,a:P<0.05,b:P<0.01;与对照组比较,c:P<0.05

3讨论

随著年龄的增长,老年脑梗死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攀升,并且大部分病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残障。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传统护理方法主要是对病人进行医学观察和日常照料,而缺少对病人进行系统的早期康复培训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导致病人经常错过了脑功能和身体恢复的最佳时间,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已有研究表明,脑梗死后,除了会造成身体机能的损害,还会伴随着心理、人格和精神等方面的变化,特别是抑郁症。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两组病人的抑郁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值。前期工作表明,抑郁症是影响脑梗死患者疗效的重要因素,且抑郁症可延缓脑梗死患者的康复,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单一的药物只能提高脑梗死局部的血流,缓解临床症状,但对这些并发症及精神疾病的疗效却十分有限,目前尚缺乏明确的治疗手段。在脑梗塞后,康复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功能和学习记忆能力,通过减少梗死灶面积,增加脑组织中保护因子的基因表达,促进轴突萌发,突触重建,并在梗死灶周边组织中起到了一定的补偿和补偿作用,并在健侧脑对应皮层中起到了一定的替代作用,最终达到改善运动功能的目的。在深入研究了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后,对其功能恢复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中,他们对 SUI的了解更加缺乏。所以,在进行干预措施的时候,应该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女性给予特殊的重视,在进行干预的时候,要将这部分人群的特征进行充分地考虑进去,同时还要注重使健康教育的内容变得更加简单,从而提升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压氧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J].钟尚聪;钟耿;关忠勇.黑龙江医学,2022(23)

[2]阶段化运动康复训练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及心功能恢复的影响[J].曹春晓.黑龙江医学,2022(23)

[3]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J].宋海龙.中国民康医学,2022(22)

[4]时间窗介入运动训练对脑出血患者机体生理功能恢复的影响[J].唐粉娟;张玉莲;李琳娜.齐鲁护理杂志,2022(22)

[5]自我管理联合移动平台对青年脑梗死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凌艳;张晓丹;陈伟.中国基层医药,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