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快速发展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实现思政教育高效化,就需要与学生打成一片,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引导的功能价值,在探寻多元化教育方法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学习及工作能力,使其能够不断适应新事物的发展变化。
1. 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多元化的重要性
1.1 在思想宣传工作中起到引导作用
辅导员不仅负责大学生的学习及就业,而且在生活中接触较多,因此辅导员的一言一行对大学生均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及组织者,不仅是学生的师、友,更是学生在学习及生活过程中的监督者及督促者,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多元化,能够充分了解学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在面对生活及困难过程中,引导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从而缓解压力、增强心理素养。高效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多元化是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需要应用新理念及新技术不断充实工作方法。
1.2 在学生成长成才中起到引导作用
大学生毕业后需面临就业压力及其他社会压力,现阶段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要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养、技能、知识及认知能力,用更加稳定的心理状态去面对学习、生活及就业。高校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方法,拉近与学生距离,用自己正确的世界观及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及思维能力,让其更加热爱学习、开拓创新,引导其成长成才,促进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思政教育工作的多元化符合国家及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能够帮助辅导员更好地开展思政育人工作。
1.3 在文化素养提升上起到引导作用
高校辅导员围绕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展开管理工作,因此对学生的文明精神及心理建设有着巨大影响,思政教育工作的多元化发展能够发挥其育人作用及价值,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推动大学生思想进步,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及文化素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与生活中来,从而将思想素养培养与实际生活技能培养相结合,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文化素养的重要性,通过互联网及校内网站宣传,不断学生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2. 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多元化的实施路径
2.1 以丰富的教学形式实现多元化发展
高校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的多元化开展,需要以提升学生道德修养为目标,能够对学习及生活过程中的事物做出正确判断及选择,辅导员要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保证形式多种多样、内容生动有趣,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2.1.1 借助名人事例
思想教育工作要想实现多元化,首先就需要摒弃传统的说教模式,比如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引入一些关注度较高的爱国人士,对学生起到正向引导作用。像霍英东,是广东人,后在香港发展,一生都在致力于报效祖国,每当自己的祖国遇到困难时总会第一时间“赶赴战场”,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再比如许昌地区的民族企业——胖东来,企业领导者在2020年疫情危机时率先捐出5000万元,帮助祖国及人民一起渡过危难。引用爱国人士作为教育素材,能够贴近学生心理,让学生感同身受,从而引发共鸣,使得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2.1.2 借助网络空间
网络媒体力量超乎我们想象,在进行思政教育工作中,运用新媒体及网络平台,不仅能够丰富教育方法,而且有助于优化整合教育资料,同时增加了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沟通效率。辅导员可以借助互联网带领学生观看优秀的影视作品,像《放牛班的春天》、《建国大业》、《觉醒年代》、《我的1919》等等,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发挥电影的育人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辅导员还可以借助网络新闻热点,筛选出符合思政教育理念的素材,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及课下讨论,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及判断,让学生能够主动避开消极评论,营造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
2.1.3 优化教育手段
辅导员要想实现多元化的思政教育,需要应用新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手段,学习其他高校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及管理制度,配合思政育人目标,不断整理并内化学生情况,因材施教,采取具有针对性及适应性的教育手段提升教育结果的有效性。在开展多元化的教育工作后需要及时进行总结与反思,并定期开展交流活动,针对遇到的困难要集思广益、共同解决。
2.2 强化辅导员工作能力加快多元化进度
思政教育工作的多元化发展,首先要保证教育者具有较高的引导能力,不仅能够应用新的教学模式,而且能够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教育理念,结合实际需求高效调整教育方法。辅导员要在工作中要不断接收新鲜事物、提升自我认知程度,切忌盲目开展教育工作;增加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按照学生的发展要求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要有大局意识,通过自身的专业技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及就业中遇到的问题;提升管理技能,使自己成为多项专业型辅导员,以自身人格魅力及知识涵养成为学生的榜样。以上措施不仅能够保证辅导员提升自身工作能力,而且有助于拉近与学生距离,在开展学生工作中降低阻碍、提升成效。
2.3 树立“以学生为本”育人理念突出多元化发展内涵
现阶段的大学生均为“90”后和“00”后,一般个性比较鲜明,要想真正引导学生,就要做到了解学生、并且成为学生,要想实现思政教育工作的多元化,就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站在学生角度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制定多元化的教育模式。首先辅导员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结合生活习惯的基础上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育工作的开展要结合学生意见及建议,不断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实现现代化的教育改革;其次,要搭建和谐的师生交流平台,从学生角度思考思政教育工作的真正目标,同时在学生出现错误时要及时反省自身的教育模式是否存在纰漏,以朋友身份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及就业计划,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对自己的发展与学习具有较高的引导热情,从而带动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中去,转换学习的主体性地位。“以学生为本”育人理念能够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为其多元化发展提供助力。
结论:在思政教育中,高校辅导员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不仅要做到与时俱进,还需结合学生特点及心理需求创新丰富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使思政教育突破传统教育束缚,不断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从而提升思政工作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参考文献:
[1]赵自奇."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1,(050):108-109.
[2]王利强,周立斌.高校辅导员参与课程思政可行性路径探索与思考[J].高教学刊,2021,9(1):4.
[3]王桢.网络时代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研究[J].女人坊(新时代教育),2021,(0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