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初中国学经典的阅读教学课,由于学科应试要求,部分已经逐步退化为死记硬背课,窄化为“说文解字”课。在国学经典教育越发受重视时,学生的课余负担、精神压力也不断增加。如何让学生高效低耗地进行阅读,调动他们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初中国学经典阅读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难题。这激发我们要充分尊重青少年身心健康和认知发展的特点,以兴趣为先导,力求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循序渐进地开展国学经典的“轻阅读”研究,给语文课堂注入活力。将“伙伴式”学习方法和“轻阅读”学习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在国学经典阅读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推陈出新,为国学经典在中小学的进一步推广加一把力,力求把传统的国学变轻灵,把厚重的经典变轻巧,让学生感受到轻松、快乐。
一、伙伴式轻阅读的界定
1.伙伴式
语文新课标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三条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伙伴式阅读”主要指向的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读”,它的价值在于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差异大的问题。学生是主要学习者,是课堂教学中的最重要的主体。引导学生乐于自主学习,乐于交流互动,互助共长,培养学生伙伴式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上都能有长足的进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语文课要依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发展规律以及语文学科的特点,确定适当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乐于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从孔子的教育哲学中,我们也是有据可循:《论语》首篇《学而》的第一章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名句,“有朋”古本或作“友朋”。在孔子那个时代,“士”作为底层贵族有招募“朋友”(或称子弟)作为自己从属来辅佐自己从政的礼度。这些“子弟”归附在“士”的周围辅佐“士”,被“士”待如父兄子弟,帮助“士”“补察其政”。因此可见,其中的“朋”有“子弟”“伙伴”之意,体现了伙伴的互助合作。
2.轻阅读
最早提出“轻阅读”概念的,是上海文化出版书社,它曾以“轻阅读书坊”为名出过系列丛书。“轻阅读”作为一种注重读书情调的阅读方式,深受读者的青睐。我们把这种概念引入经典国学的阅读之中,就是要努力把传统的国学变轻灵,把厚重的经典变轻巧,让学生学得轻松、快乐。当然,“轻阅读”的“轻”并不是没有分量,不等于快餐文化,更不等于粗制滥造。“轻”只是其形式,只是从“好读”层面上说的,其实也可以理解成另一种重质感的阅读。
二、“伙伴式轻阅读”的意义
“伙伴式轻阅读”,符合中高年级学生的个性心理、阅读心理特点的一种阅读方式。一方面,他们自我意识增强。另一方面,他们与同伴交往进入一个亲密共享阶段,认为朋友之间可以倾诉秘密、相互帮助、相互分享。学生之间的友谊逐渐形成稳定性,学生团体意识也逐渐增强。“伙伴式”小组合作学习源于合作学习中同伴互助的原理,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明确分工,确保每个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有利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有利于教师促进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师提升现代教育理念、个体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围绕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来开展教学,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降低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初中国学经典阅读教学行动研究
(一)前期准备,先由志趣相投学生自由组合成四至五人的伙伴组合,做到形式上保证。给伙伴式阅读小组取个性化的名字,设立组长负责制。制定伙伴式读本的记载格式,实行每人每周轮流做一次阅读记载,阅读记载以读后感形式进行,每周按小组进行一次评比,每月一次“初中国学经典阅读”擂台赛。
(二)教学内容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遵循学生认知情况。以往教学过程中,每篇文章都要逐字逐句学习,阅读教学枯燥、无趣。为了提升阅读教学效果,教师适当的更改教学内容序列,通过引导方式,让学生找出文章中关键语句或整本书阅读时关键人物,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例如,教学《孙权劝学》篇目时,可以围绕“学习”关键词开展阅读教学,到关键句将文章学习连成一体,有效提高阅读效果。教学《马说》篇目时,围绕“伯乐和千里马”两则间的关系开展阅读教学。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初中阶段阅读的四大名著有《西游记》、《水浒》。鉴于四大名著在每个年龄段的阅读感受不一样,要求学生从初一开始,每学年阅读其中一本。对于四大名著的阅读,在初中阶段不提过高的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阅读了解其中的主要故事情节,认识其中的主要人物及相关故事,能够从语言和语感上有所收获就已经很好了,对于作品的主题和艺术价值则可以少提要求或是不提要求,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不提过多的要求,反而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快乐阅读。
(三)让轻阅读教学有深度,伙伴式轻阅读不仅让阅读有广度,还应增加阅读的深度。通过阅读国学经典,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拓宽学生的心胸与视野。例如学习《庄子》两则、《礼记》、《大道之行》《论语》等经典篇目时,学生能通过经典阅读教学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进行说理。通过经典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精神引领和成长引领,形成愉悦的读书氛围。
综上所述,伙伴式轻阅读初中国学经典阅读教学,是基于中高年级学生个性心理、阅读心理的一种阅读教学,这种方式充分有效说明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轻阅读并非对经典阅读的绝对否定,是教师在实际运用中应该如何把握其“轻”度,将之变为重质感的阅读教学行动研究。因此,在初中国学经典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就“伙伴式轻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以便通过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布局、科学选择教学内容等方式,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春平,追求初中古诗文的“轻阅读”[J].教学探究
[2]黄春玲,“伙伴阅读”语文活动的实践与思索[J]. 2015[3]谢晓兰,《读与算:教育教学研究》[J].教学探究 2015
[3]关于“轻阅读”阅读教学目标与内容选择的几点思考[J].文理导航 2020
[4]姜明,《轻阅读:当代阅读模式的另一种可能》[J].文艺争鸣 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