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效果

陆敏杰 田园 吴长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100038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强制性运动疗法的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了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人。常规组接受标准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而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强制性运动疗法。研究通过回顾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评估(FMA)、Barthel指数和Lovett肌力级别。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FMA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Lovett肌力级别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在FMA评分、Barthel指数和Lovett肌力级别上的提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效果,这种综合治疗方法不仅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肌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肢体障碍;经颅磁电刺激;康复护理;护理效果
DOI:10.12721/ccn.2023.15708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脑卒中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致残原因之一,其后遗症如偏瘫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活质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偏瘫不仅限制了患者的运动能力,还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1]。因此,寻找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对于改善这些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的康复治疗中物理疗法和运动训练是常用的方法,但它们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见效,并且治疗效果有限[2]。近年来神经肌肉电刺激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手段,已被证明可以有效地促进肌肉力量和运动功能的恢复[3]。此外,强制性运动疗法可以通过限制健侧肢体的使用,强迫患侧肢体进行活动,也显示出促进偏瘫康复的潜力。本文旨在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希望能够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从而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项研究中选择了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这6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被划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30名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这些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5至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24±3.40)岁。病程的范围为22至69天,平均病程为(51.52±9.24)天。实验组的例数以及男女分布与常规组相同,患者年龄分布在44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39±3.57)岁。病程的范围为22至70天,平均病程为(52.56±8.86)天。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基于医学诊断确认为脑卒中患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或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必须具有偏瘫肢体障碍,并在脑卒中发生后的特定时间窗口内;对研究知情。

排除标准:患有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存在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患有严重心脏病或高危心血管疾病。

1.2  方法

常规组接受标准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具体措施如下:1、电刺激设置。用专业的神经肌肉电刺激器,设置适当的频率和脉冲宽度,确保患者舒适且有效地刺激到偏瘫肢体的主要肌群;2、电极放置。根据患者偏瘫部位的不同,精确地放置电极在需要刺激的肌肉上,例如手臂或腿部的偏瘫肌肉群;3、刺激时长和频率。每天进行一次电刺激治疗,每次治疗持续30分钟,连续进行为期4-6周;4、患者监测。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和舒适度,必要时调整电刺激器的参数。

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了强制性运动疗法,具体措施如下:1、健侧肢体限制。在日常活动中,使用专用装置如绑带或护套,限制健侧肢体的活动,迫使患者使用偏瘫侧肢体进行活动;2、指导性训练。在护理人员全程指导下为患者提供针对性运动训练,包括但不限于抓取、握持、移动等练习,以提高偏瘫侧肢体的功能;3、每日训练时长。实施强制性运动疗法至少每天2小时,持续4-6周;4、患者支持和指导。为患者提供持续的支持和指导,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记录患者的进步和反馈。

1.3  疗效判定标准

分析对比患者Fugl-Meyer评估评分、Barthel指数和Lovett肌力级别。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c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康复情况对比分析

两组患者治疗前FMA评分、Barthel评分以及Lovett肌力级别的统计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FMA评分、Barthel评分以及Lovett肌力级别各项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康复情况对比分析

81.png

3   讨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是一种利用电流刺激肌肉产生收缩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在于通过外部电刺激模拟神经系统的自然命令,以此促进肌肉收缩和增强肌肉力量[4]。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而言,神经肌肉电刺激能够有效激活受损的神经肌肉通路,帮助恢复肌肉控制和减轻肌肉萎缩。此外,神经肌肉电刺激还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减少肢体的僵硬和疼痛。

强制性运动疗法是一种康复策略,通过限制健侧肢体的活动,迫使患者使用偏瘫侧肢体进行日常活动[5]。强制性运动疗法的理论基础是“使用依赖性塑性”,即通过持续和重复的使用,激活偏瘫侧肢体的神经通路,促进大脑重新组织和适应,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偏瘫侧肢体的意识和控制能力,改善其运动功能和自主性。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的联合治疗策略的优势在于,神经肌肉电刺激提供了必要的肌肉刺激,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而强制性运动疗法则鼓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使用偏瘫肢体,进一步强化神经肌肉的协调和功能恢复,联合治疗不仅加速了康复进程,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在FMA评分、Barthel指数和Lovett肌力级别上的提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结果充分证明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整体生活质量方面的有效性,可以作为常规康复干预措施。

综上所述,神经肌肉电刺激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通过直接刺激偏瘫肢体的肌肉,有效促进了肌肉力量和功能的恢复。而强制性运动疗法则进一步激励了患者主动使用偏瘫侧肢体,从而加强了肢体功能的康复。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治疗方法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患者的运动功能,还改善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吕巧萍,曾少华,高大鹏.连续性康复服务中医诊疗管理模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01):110-111.

[2]张丽华,李胜,洪燕.脑卒中偏瘫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21,30(11):1131-1136.

[3]刘庆祝.中医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研究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08):86-88.

[4]李宇霄.头体针结合治疗脑梗死后下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和临床研究[D].导师:王嘉麟.北京中医药大学,2021.

[5]朱莉.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08):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