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靳如楠

偏桥子镇卫生院,河北承德,067000

摘要: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我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62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均分为对照组(31位: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31位: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较于护理前,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量表评分降低且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较于护理前,实验组患者护理后肢体运动能力提升且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在提升患者康复效果的同时可稳定患者心理状态。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康复影响
DOI:10.12721/ccn.2024.15701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脑卒中常规护理中护理人员基于患者身体恢复情况,指导其开展康复锻炼,通过实施康复护理以刺激处于休眠状态脑细胞,重建中枢神经功能,但是由于患者难以接受自身社会角色的转变,担忧自身疾病预后与家庭经济条件,常伴有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1]。此外,脑卒中偏瘫患者对专科护理缺乏了解,限制了专科护理效果,综合护理干预关注患者心理变化与认知需求,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护理以提升患者预后效果[2]。62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实验,实验起止时间为2022年4月-2023年4月,比较分别行常规护理干预以及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中男17位、女14位,年龄最小为54岁、最大为69岁、均值(73.61±1.41)岁。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中男16位、女15位,年龄最小为56岁、最大为72岁、均值(73.65±1.44)岁。详细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指标数据,统计学软件比较后无显著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既往有脑卒中首次发病入院就诊史,经专科抢救后生命指征均恢复平稳状态,结合肢体运动功能(FMA)量表<80分,确诊脑卒中后偏瘫。(2)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护理研究,同时本次研究满足医院伦理会临床研究要求。排除标准:(1)其他疾病因素致偏瘫患者。(2)合并心、脑、肝等其他严重疾病患者。(3)十分抗拒本次研究、中途退出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卧床期间实施功能肢体摆放护理,当患者取仰卧位与侧卧位时,均借助软枕使偏瘫一侧肢体处于功能位,患侧上下肢自然伸展且保持外展、外旋位,肩关节上抬,掌心向上且五指分开。此外,护理人员引导患者偏瘫一侧肢体关节适度活动,尽管关节活动范围过大引起患者局部疼痛,此外,指导患者借助健侧上下肢,主动行双上肢上举以及双下肢直腿抬高训练、主动翻身,待患者掌握自身平稳的情况下,协助患者床边站立、站立或下地行走,并,同时请患者尝试自行进食、穿衣、梳头,每日锻炼2-3次,每次持续10min至30min。

1.3.2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1)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各项检查结果以及制定的康复护理计划,鼓励患者陈述内心想法与感受,在耐心聆听患者内心想法的同时,肯定其正确观点与疾病认知,纠正其错误想法,强调积极配合专科治疗的重要性。(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负面心理情绪给予理解,待患者情绪平稳时对其开展健康宣教,在宣教过程中结合典型案例,通过榜样激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勇敢直面疾病。此外,指导患者通过适度行康复锻炼以宣泄自身负面情绪。(3)饮食护理:吞咽功能障碍或卧床患者进食质地较硬的食物或暴饮暴食均可诱发误吸,因此,患者应进食易消化、高热量流食或半固态食物,并将饮食模式转变为多次、少量进餐,在补充自身能量的同时,锻炼吞咽功能。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肢体运动能力的变化,借助焦虑自评量表(SAS,百分制)、抑郁自评量表(SDS,百分制)以评估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轻重,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百分制)评估肢体运动能力高低。

1.5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1.0软件处理系统,(x̄±s)形式展示的数据,组间开展t检验方式进行系统校验;[n(%)]形式展示的数据,组间开展X2检验方式进行系统校验,校验结果对比有差异时,表明统计学检验有意义(p<0.05)。

2结果

2.1心理状态

实验组护理后心理状态相关量表评分均降低且降幅大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   [x̄±s、分]

截图1744002850.png

2.2日常生活能力

实验组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相关量表评分均提升且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见表1。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   [x̄±s、分]

截图1744002860.png

3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可影响中枢神经功能的脑血管疾病,尽管脑卒中入院就诊患者在专科诊疗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脑卒中患者脑细胞损伤仍可对中枢神经支配区域运动能力造成影响,诱发脑卒中后偏瘫,导致患者肢体运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3]。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受损引起的生活不能自理,基于人脑功能重建功能,常规护理中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开展康复锻炼,康复锻炼可改善偏瘫一侧肢体以及脑部血液循环,激活休眠状态脑细胞,修复受损神经,但是脑卒中偏瘫患者错误疾病认知、负面心理以及不良饮食习惯均可影响康复效果[4]。综合护理中针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错误认知开展健康教育护理,结合患者各项检查结果以论证临床诊断的科学性,帮助患者接受自身社会角色的转变,在与护患交流的过程中,通过临床案例为患者树立康复榜样,激励患者积极参与至康复护理中[5]。此外,对吞咽功能障碍及长期卧床患者,指导其科学进食,谨防不良饮食习惯诱发误吸,影响患者康复。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护理后心理状态及肢体运动能力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护理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兰月,刘广慧,冯殿鹏.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方案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J]. 中国伤残医学,2021,29(16):47-48.

[2] 王宝娥,徐增良,潘峰. 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偏瘫患者的影响[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26(11):1620-1624.

[3] 赵晓静,李春红.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预后影响分析[J]. 健康必读,2019,16(21):155.

[4] 张金凤,曹术东,高宏美.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61):335.

[5] 曾泽婷. 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方案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的效果[J]. 东方药膳,2020,4(4):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