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审美具有多样性,不仅有好听的旋律、满是魔力的节奏,同时还包含音乐的实践及创作。而在我国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既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创作力,也阻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及提高。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教师必须依据新课改,创新音乐教学方法,以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审美能力为依据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音乐这门艺术学科有着非常强的综合性,不仅属于听觉艺术,还属于视觉艺术。在初中教育阶段,初中学校想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课程的设置必不可少。在日常生活中,音乐会、网络音乐、电视音乐、影视音乐等音乐活动都是初中生所能够接触到的,但是错综复杂的音乐环境经常将学生音乐与成人音乐混杂起来,初中生很容易就被富有新奇感、刺激性的成人音乐吸引,不仅无法起到音乐应有的教育作用,还很容易给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此情况下,初中学校必须要通过学校的音乐课堂来引导他们学会对适合学生的音乐进行欣赏,提升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策略
(一)增加课堂互动,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之所以具有很强的美感,主要是由于创造音乐的人能够快速抓住在生活中的美,同时利用音乐这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其表现出来,从而使得音乐的欣赏者可以在欣赏音乐的时候有着美的体验。所以,在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养成学生的审美能力,最为重要的措施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课堂之中,亲身感受音乐所带来的魅力,并且领略音乐艺术的美感。传统音乐教学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要想获取知识就必须在课堂上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虽然学到了必备的音乐技能和知识,但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审美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提高初中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必须先让学生发现教师的能力,让学生发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有效实现这个目标,教师需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打造互动合作性的课堂,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充足的机会,同时让学生可以在学习音乐的时候更加主动地表现自己。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学内容已经逐渐涉及到更多的少数民族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以及音乐表现形式。教师要主动分享自己所掌握的少数民族音乐知识,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环节中体验不同的文化之美,音乐之美,感受不同地域的音乐魅力。
例如,学习《运动的旋律》时,教师可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中,先播放一些健美操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增强健美操运动和音乐之间的关系,有效感知运动和音乐美的整合。再比如,学习《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通过音乐感受到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缠绵悱恻与感动凄凉的爱情故事,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场音乐舞台剧,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展示给同学们。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通过主动参与的方式深化对音乐故事的理解。
(二)增加课堂趣味,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就我国目前音乐教学而言,初中生对音乐知识的认知能力、审美能力均需要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单一形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和兴趣。初中生其实对很多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创造趣味性极强的课堂氛围。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民族特色音乐曲目时,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具有民族特征的曲目,在歌声中学生被音乐所陶醉,这时教师再依据曲目中的语句开展提问环节,促进学生对音乐曲目的感悟。曲目放完之后,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认识各种乐器,讲述作者作曲的故事及背景,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曲目中的情感及意境,进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三)强化综合技能的训练力度
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巩固音乐知识、深化理解音乐知识的途径。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也可以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掌握音乐技能和理解音乐知识的情况,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责任感。在综合能力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与知识拓展工作、知识检查工作和知识复习工作相结合。在单点且枯燥的发声训练中,教师要将优美的旋律融入其中,让学生能够领悟美、感知美,对技能与知识进行巩固。教师通过示范法与指导法等多种方法鼓励学生对音乐进行体会与学习,将歌曲演唱时候的吐字形象美、发声技巧美、演唱姿势美等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训练再现。这样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便可以温故而知新,享受音乐的美感。
比如在学习《雨花石》时,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练习发声,之后再开展新歌曲演唱。在学习第一乐段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小声演唱,找出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之后再教授学生演唱的情绪,讨论出该以一种怎样的情绪演绎《雨花石》的歌词。学生在这段学习中,能够深切地感受到音乐的深情美、壮烈美,体会到不同音乐在进行表现时所具有的不同情感,帮助学生感受音乐艺术之美。
三、结束语
总之,音乐欣赏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修养,对中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及知识系统,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好的艺术氛围,丰富学生知识。教师也要抓住教学契机,将音乐学科的审美教育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利用音乐课堂中的各种审美要素对学生实施熏陶,让学生深刻感知并领悟美,促进学生对美的创造力,全方面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为其将来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于立丰.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J].天津教育,2019(06).
[2]郑玉慧.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