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策略探究

罗钰玲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三小学,江西抚州,344000

摘要: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小学音乐教学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音乐课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素养,而且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影响下,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形式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着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创新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7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音乐知识的学习本身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学生不仅需要将各种基础的乐理知识加以深刻了解,还应该对音乐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境界进行深入研究,只有这样,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感受能力才能够从根本上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也要不断地进行创新,结合时代的发展,采取更符合实际的教育策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音乐教学。

一、当前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小学音乐的教学形势和策略也在发生着与时俱进的转变,课程教学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在日常音乐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现实性的问题影响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当前音乐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音乐课程教学形式化严重。在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及小升初的压力,在教学活动中并未将音乐课程的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教学观念的影响直接关系着学生课程的教学质量,致使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始终处于比较尴尬的局面,形式化教学的情况仍旧存在。其次,音乐课程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教学方式相对落后。在实际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缺乏积极创新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活动中只是生搬硬套地根据课本教学内容照本宣科地进行着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参与和实践。对于教材中比较重要的音乐知识教师也只是将理论内容进行针对性地讲解,并未涉及相关知识的拓展和应用实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这种缺乏新意的教学内容和单一枯燥的授课方式也会大大降低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进而阻碍音乐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发掘生活素材,让音乐回归生活

音乐是生活的艺术,许多音乐作品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理解音乐内容,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生活化的音乐课程学习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体会到生活中的情感价值,同时也能够感知音乐中的喜怒哀乐。基于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善于从课本教学内容出发,围绕教学大纲深挖生活中的音乐元素并将其巧妙地融入日常授课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音乐课程教学质量。

(二)计各种形式的音乐课程活动

部分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的时候之所以没有获得既定的教学目标,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让学生在课堂伊始阶段快速进入学习音乐课程的状态中,学生在研究音乐知识的时候也缺少足够的动力,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并不能够深切感受到学习音乐知识的重要价值。为了让学生可以快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中,教师所需要做的便是根据学生现阶段存在的实际需要制定与之对应的教学活动内容,让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学习音乐知识具备浓厚的兴趣,并且可以在实际参与活动的时候感受到音乐独有的魅力,充分激发学生研究音乐课程内容的愿望,让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充分领悟音乐的价值。

(三)创新教育形式

目前来说,在课堂上的教学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作为被动方接受知识,另一种就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作为辅助方,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毫无疑问,教师还是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也是音乐教学中目前所遇到的难题。不可否认,音乐教学与其他课程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小学生的认知水准有限,如果完全把课堂交给小学生来进行的话,很容易会使得整体课堂变得非常杂乱,而且学到的知识和教学效果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就要能够充分的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教育形式,既要能够给学生足够的展示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能够使教学的整体流程有条不紊的进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主动地和小学生进行沟通,并在课堂上进行科学的规划。

(四)创新游戏教学法,增加音乐课程的趣味性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而言,更多的会倾向于趣味性的学习内容,这是由于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共同决定的。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小学生年龄性格特点,多元化设计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将趣味性的教学元素和音乐课程教学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升音乐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课程学习观念。

(五)突出学生在音乐教学环境地位

教师在制订任何教学计划的时候都需要意识到自己是服务于学生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得到更为优质的音乐知识学习体验。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教学环境中的地位,让学生可以真正拥有良好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一系列的音乐课堂问题,这对于后续培养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都具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所以,教师在此教学环境中应该将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分组,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的小组中感受到学习音乐知识的重要性,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抒发自己对各种音乐作品的喜爱,让学生有机会对音乐作品做出评价,这样,学生才能够拥有更强的课堂归属感。另外,同龄人之间在交流问题的时候没有更多的隔阂,学生能够在小组交流讨论中知晓他人欣赏音乐作品的角度,汲取他人思维方式中的养分,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思维闪光点,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理念和思路也会更加成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快速的成长。

总结: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师在执行教学任务的时候应该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树立正确的音乐课程教学观念,多样化设计音乐课程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构建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进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好全面准备。

参考文献:

[1]吴曦娜.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考试周刊,2021(35):153-154.

[2]王玉龙.对小学音乐创新教育的分析和探索[J].考试周刊,2021(36):152-153.

[3]杨清霖.基于新形势下的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研究[J].文理导航(下旬),2021(04):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