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其它领域,数学始终展示出它独有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学生正处在智力和品行认识的关键阶段,因此,学会数学能增强他们的智慧并深化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道德素质。然而,对于充满活力且好奇心强的学生们而言,单调的教育方法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厌烦,这会降低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进而削弱了数学学习的成果。通过把符合现实情况的德育教育融合到小学数学课程里,我们可以增加数学的形象化程度,使之更具生活气息,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进来,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用所学的知识。
一、生活化视角下,融入数学教育与德育的必要性
(一)激发学习兴趣
社会的进步依赖于人的贡献力量;现在正值向多元的转变时期的社会环境里,推动改革的新课程观念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在此情境之下,众多教材均增添了新鲜的内容元素,旨在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全面技能水平。由于它的理论特性及其推理性质,基础教育中的小学数学学科能极大地影响并塑造学生们的思辨能力和智力发育情况,同时也是培育基本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数学历来被认为是一门高度繁复又深奥难懂的学习领域,尤其是在那些尚未具备足够认识力和领悟力的学生面前更是如此,这些学生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解决各种棘手的问题,这对很多缺乏良好计算技巧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甚至恐惧心理的存在,这也可能导致他们在面对这类问题时产生退缩情绪从而阻碍正常的教育教学进程。学生们还处在直观感知世界的过程中,因此主要是通过好奇心的驱动力来看待事物并对之加以探索分析。换句话说:如果激发起学生的热情就能让他们主动投身到相关课题的研究之中,并且乐意为此花费时间和心思,那么教师应该重视如何把能够引起学生关注的话题或主题融合进授课活动中,以便引导他们热衷参与数学学习。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小学生的心灵还未完全成长而且自我控制的能力也相对有限,所以在教授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顺从学生的天赋特质,并在适当的时候插入些许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思想作为补充材料,增加学生接触数字时的亲近度,教师需要理解和掌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并把这些内容融合到教育过程里,利用他们的好奇心来推动他们的探索欲望。如此一来,学生会觉得数学课程变得更有趣,这是由于有了现实生活的直接场景作为支持,使得学生能够从简单开始逐步深入的学习知识,并且能运用所学的数学技能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提升他们在实践中的使用能力和整体的数学素养。
(二)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正在成长的小学学生正处在世界观构建的第一步,教师除了需要教授他们数学理论和技巧外,还需要指导他们理解为人处世的原则,以增强他们的道德品质。这样能使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对他们的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数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基本的文化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他们的道德认识。把德育理念融合到数学课程里,是推进数学教育变革的关键路径。通过数学学习,我们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考力,虽然一些基础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易如反掌,但有些较复杂的问题可能阻碍了许多学生继续探索数学之路,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挫折感和缺乏信心的困扰。在小学数学课上适当地加入德育元素,能够激发学生面对挑战、勇敢前行的勇气,让他们在求知的路上愈战愈勇,无惧任何难题。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适当的德育观点,不但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参与,还能强化他们的整体思辨能力,从而全面地提升他们的素质水平。
二、生活化教育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德育策略
(一)挖掘生活问题,形成自学意识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材料是一个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发现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来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形成基本的自主学习素养。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强调的是数学知识的学习,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生活化教育视角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教学,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完成德育任务。教师协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更出色的自主学习意识,深化小学数学德育,促进小学数学德育融合活动的创新。
(二)导入数学文化,提升育人质量
在数学教育中蕴含了大量的数学文化信息,若能把这些元素融入到德育教育中去,可以显著提高小学阶段的数学德育教育的效力。教师需要从文化的交互角度来设计和执行教学任务,挖掘并丰富课程内的文化成分,以全新的文化和传播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小学数学德育教育的效益。通过运用文化资料改善授课方式,可满足小学生的数学文化学习的需求,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进而促进高效的德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数学文化的教导意义,使学生能在理解本国及全球数学文化的基础上获得有效的学习体验。以《圆》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数学文化史上与圆相关的数学故事来展开教学。我国著名数学家祖冲之在很早以前就开始研究圆周率,通过数学推导,成功将圆周率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一成果比西方国家要早上千年;数学天才高斯曾用一把没有刻度的尺子和一个量角器,完成了绘制正十七边形的数学作业,这其中正是运用了正多边形与圆的数学联系。在讲述数学文化的同时,教师需要感悟数学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并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以选择数学史上的大师、伟大数学家展开课外交流活动,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楷模。在教学过程中,像陈景润这样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提出浮力定律的阿基米德、伟大的数学家牛顿等科学家,他们艰苦卓绝、努力笔耕不辍的思想都值得学生们深刻学习。教师作为成长的楷模,可以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纠正他们的不良学习行为,确保数学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研究数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智力和扩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当前的教育观念里,数学已不仅仅是一个教授数学技术和知识的科目,它也成为了培养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工具。我们期望学生不但能理解并应用他们所学的概念,还能从中获得有意义的精神启迪,从而形成优秀的性格特征。从生活的角度来看,教师应该把现实生活中的元素融入到数学课程中去,这样既能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数学来解决问题,也能让他们接触到一些有益于精神成长的内容,这对学生的全方位进步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王腾云.浅谈生活化视角下小学数学德育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22,(22):86-88.
[2]周建国.漫谈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路径[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科研学术探究论文集(四).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菁华铺中心小学;,2022:3.
[3]钱峰.基于生活化视角下小学数学德育教育的教学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1,(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