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原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ICH)是指源于脑实质内血管的非创伤性自发性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病。脑出血后最常见的后遗症为运动功能障碍,而脑出血部位跟运动功能障碍是相辅相成的,比如基底节出血,患者的功能障碍会出现偏侧肢体运动障碍,偏侧肢体感觉障碍以及偏盲,再比如脑干出血,患者的功能障碍会是意识障碍,昏迷、交叉性运动障碍等。而脑出血后运动障碍的重要问题是偏瘫,而脑出血所致偏瘫使病人劳动能力丧失[1]。运动障碍致使患者产生关节畸形、体位性痉挛等[2],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人生价值。
目前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治疗,我们应用常规药物与运动疗法治疗,同时也提倡在药物治疗、运动疗法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的康复治疗。早期、及时、个体化、系统化进行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有利于改善偏瘫肢体的功能活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3]。
2研究对象
研究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在济南市某中心医院收治的运动功能障碍的脑出血偏瘫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该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本研究承诺对所有收集患者资料保密,绝不对外公布。
3研究方法
随机将符合条件的60名脑出血偏瘫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药物疗法与运动疗法基础上增加躯干与骨盆的控制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疗法和运动疗法治疗。
常规药物治疗:降低颅内压的药物如甘露醇,静脉滴注的如奥拉西坦、依达拉奉,提高认知功能药物如纳洛酮等。运动疗法:按摩与被动活动、引导主动活动、主动活动和平衡训练。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患者坐位,健侧手握着患侧手,治疗师再患者身后,双手从患者腋下通过握住患者健侧与患侧手腕,辅助患者做躯干旋转动作。患者坐位,治疗师坐在患侧,让患者向自己倾斜,轻靠自己保持6-7秒,再恢复原位。患者坐位,健侧下肢搭在患侧下肢上或者患侧下肢搭在健侧下肢,做轻抬臀部向健侧或患者平移训练。
4研究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如下比较:
4.1 Berg平衡量表评定
Berg平衡量表一共是14个项目,总分56分。实验组平衡功能恢复的效果比对照组显著,且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2 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定
根据患者情况为患者评为0-5分,而且分数越高代表步行能力情况越好。实验组步行能力恢复的效果比对照组显著,且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3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定
Fugl-Meyer下肢评定一共17项,各项0-2分,共34分,依据患者能否做到或者做到的程度来进行评分,最后相加得总分,分数越高说明下肢运动功能越好。实验组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比对照组显著,且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研究结论
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步行功能以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有显著作用,主要是通过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治疗疗效观察和经过对比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运动疗法治疗的疗效以此来证明的。在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有着明显的作用,能够有效的促进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患肢运动功能恢复。治疗后实验组的平衡功能、步行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都比对照组优异。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可以使脑出血偏瘫患者继发障碍的情况大大减少,并且可以使继发障碍发生的程度得以减轻。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不仅可以使患者的生活信心得以增强,还能够使患者治病的过程得以缩短以及减少患者的治疗费,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对于患者来说这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使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恢复,并且也让患者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以此让更多的患者得以恢复,残疾的概率也是下降了不少。
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于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步行能力以及运动功能提升有着很明显的作用,所以实验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较明显,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效果较实验组差。
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有助于恢复患者肢体运动控制能力,而且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效率也比较高,对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作用也是非常突出,这些优点都是其他治疗方法不可替代的。
参考文献
[1] 肖豪,刘静.脑卒中后躯干控制训练的研究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12(05):50-54.
[2]刘海燕.肢体康复训练在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04):34-36+40.
[3]陈群,李连春.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0,24(1):14-16.
作者简介:
朱美宇(2001.12.21-),女,汉族,山东省东营市人,主要从事康复治疗学临床研究
吴晓雯(2001.10-),女,汉族,山东省青岛市人,主要从事康复治疗学临床研究
刘雪(1992.10-),指导教师,女,汉族,山东省新泰市人,研究生,主要从事康复治疗学教育研究和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