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时期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

粟晓曼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平南街道中学,537300

摘要: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考试观念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引入素质教育是必然趋势。初中音乐教育作为一门艺术必修课,也是素质教育实践应用的必修课。因此,在新时期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需要初中音乐教师改进和更新传统音乐教学理念,以有效地将素质教育理念应用于新时期初中音乐教育,促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新时期;初中音乐教学;素质教育;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8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新的教育理念、新的素质教育模式得到全面贯彻。在这样的条件下,学校对音乐教学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音乐原本是一门艺术课程,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关键作用,但是从初中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并不了解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也没有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要想将素质教育引进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以素质教育为教学目标,优化音乐教学方法,实现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新时期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1有利于活跃初中生的思维

新时期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可以促进学习者积极思考,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表达情感,加强学习者对音乐情感和文化内涵的理解,对提高学习者的智力具有重要作用。音乐创作的基础是作者从特定环境的情感中获得灵感,并用音乐来表达相应的情感。也就是说,只有具备一定思维能力的学习者才能真正感受到音乐的内涵。引入素质教育可以有效地加强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的内涵和情感,实现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1.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格素质

音乐教育是一门艺术课,与其他学科明显不同。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音乐表演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和世界,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初中生正处于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学习《我的中国心》、《义勇军进行曲》等优美的乐曲,无形中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提高学生的人格素质起到重要作用。

1.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和表征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素质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大部分音乐作品反映和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祖国的热爱等,能够为初中生的学习和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和环境,并能有效地改善初中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2.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音乐课程流于形式

由于一些初中学习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音乐教育时间得不到保障,严重降低了初中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为了增加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成绩,许多初中学校都取消了音乐课,没有音乐课时的支持和保障,初中音乐教师就很难继续进行音乐教学,使得音乐课程流于形式,无法起到提高初中音乐教育的作用和效果。

2.2音乐教学内容匮乏

由于学校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一个初中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只能使用一本音乐教科书,只用一本音乐手册进行教学使得音乐知识过于匮乏,没有合适的音乐教育内容,就不可能有效地拓展相关的音乐内容。这种问题会造成学生无法完全理解音乐,这让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完全消失。正是由于音乐教学内容的缺乏,学生只能被动学习音乐知识,没有相应的实践意义,导致学生无法深入学习音乐知识,初中生的素质教育也得不到满足。

2.3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音乐课的体验与其他课程没有太大区别,大多数都是由老师照本宣科的读教材,学生被动接受音乐知识。初中音乐教育缺乏互动也是学生无法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和老师都无法正确定位自己在课堂上的位置,老师认为自己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导致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3.新时期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

3.1及时转变教学态度和教学理念

在新的教育时期,要在初中音乐教育中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是确保教师及时转变教学态度,树立优质教学理念,摒弃以往对音乐课的误解,深刻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在教授音乐时,应以素质教育为基础,明确素质教育目标,从教材内容入手,同时注重拓展课外音乐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一步为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3.2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优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必须以前沿的教学理念为基础,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教学的理念只会阻碍素质教育的推进。因此,教师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始终坚持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彻底消除传统教育的局限性,为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铺平道路。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合理平衡和调整音乐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分析音乐对初中生的重要性,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同时,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的学习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保证高水平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

3.3创新音乐教学内容

初中音乐教材在知识和内容上都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知识并不能真正帮助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整体质量。因此,在推进音乐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克服教材的局限性,并利用积极引入新的音乐知识和内容,不断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和视野,让学生对音乐有更多的了解和想法。比如在教授《伏尔加船夫曲》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收集欧式音乐内容,比如为学生播放类似《斯卡布罗集市》的音乐,帮助学生加强对欧洲音乐的认识和理解,有效塑造学生的音乐素养。

3.4积极实施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育作为一种前沿教学方法,对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初中音乐教学活动,确保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情感并改善学生的音乐素养。例如,在教授《冰山上的雪莲》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收集冰山上雪莲的视频或照片供学生们观看,并加入此音乐一起欣赏,让学生积极发表对这首音乐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现的情感,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

3.5开展音乐鉴赏教学,强化审美教育

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对提高初中生的审美能力和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初中学校要积极开展音乐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音乐的魅力。比如,在学习《十八相送》时,教师可以引入梁祝的片段,让学生分析和感知文字和音乐所包含的情感,利用音乐渲染教学氛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品质。

4.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素质教育以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方向。初中音乐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课程,对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特别重视音乐教育,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在音乐教育中引入素质教育,可有效提升初中生的素质,确保音乐课堂教学的持续性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新时期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J].文理导航(中旬),2021(10):92-93.

[2]张经.初中音乐素质教育教学[J].清风,2021(14):32.

[3]卢文辉.基于素质教育背景探析初中音乐教学的应对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14):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