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受到人们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的影响,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对人体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颈椎病有神经根型、颈型、交感型等,以神经根型最为常见,约有40%。中医将神经根性颈椎病归为“项痛”,其原因是由于风寒入颈,导致经络不通,导致疼痛。目前,颈椎病还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而且手术的危险性也很高,患者很难接受。在临床上,颈椎病人倾向于采用推拿、牵引、按摩等非手术疗法。颈椎病康复训练是一种在临床上很常见的康复治疗方法,它可以通过对患者的颈、肩、头等部位进行运动,使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从而缓解颈神经的压力。而规范化康复训练则是根据病人的特征,进行有计划的、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以促进病人的颈椎功能的恢复。本文对规范化康复训练和常规化康复训练的疗效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88例颈椎病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分组,研究组病人44名,男性占25例,女性19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48.12±2.63)岁;病程1个月到18年,平均病程(9.32±5.63)年;对照组病人44名,男性占23例,女性21例;年龄27-76岁,平均年龄(49.12±2.67)岁;病程1个月到18年,平均病程(9.49±4.63)年;两组数据比较,P>0.05,有可比性。
纳入条件:符合神经根性颈椎病的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排除骨折、椎间盘突出等病变,并自愿参加试验,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条件:排除因结核、恶性肿瘤等引起的颈部疼痛、重度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病人;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从病人住院开始,进行各种体格检查,并在护士的指导下完成头、颈、肩等部位的活动练习,并进行颈部康复操。研究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再根据病人的基本状况(病程、病因、症状),制定规范化康复训练措施,并由护理人员负责病人的专门训练。
(1)指导病人每天进行两次以上的康复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保持站立姿势,双腿与肩宽相等,背部要笔直;肩膀向后伸展,眼睛看着前面。在练习时,有负责的护士在旁边保护,防止病人摔倒。病人双手插在腰部,头向前倾斜,下巴与脖子接触,然后向后靠;在每次操作结束后保持10秒的最大角度。头部向右转动,耳朵与肩膀接触,同时耳朵与肩膀相对,重复4次。在进行下一次的练习前,休息5分钟。肩部练习,手臂下垂到裤缝位置,抬起肩膀,然后向后转动到最大值;由下向上伸展,重复4次。头练习时,保持头后倾,手放在后颈部,向前推压,以对抗阻力;病人的头向后。当头部向前倾斜时,用手抵住病人的额头,重复10次。按照康复方案,指导病人进行训练。
(2)负责护理人员在指导患者期间,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身体反应、治疗效果,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使其更好地适应患者的病情;通过与患者眼神交流、语言交流、口头表扬等方式与患者交流,增强患者的合作意识,从而保证患者的康复效果。
1.3观测指标
效果评价:显效:颈部不适、疼痛等症状消除;有效:颈部不适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但仍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无效:没有任何症状的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本文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病人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7.73%高于对照组的81.82%,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3讨论
颈椎病康复训练是一种常见的康复治疗方法,通过对病人进行科学、规范化的康复指导,可以让病人对颈、肩、背等部位进行放松,通过运动可以有效地改善颈部的结构,使颈椎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从而缓解颈椎对颈部神经的压迫。通过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改善病人的神经压力,缓解其临床症状,减轻疼痛。并能使护士对病人进行更好地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运动后的治疗效果,有利于病人的康复。通过进行规范化的康复训练,可以明显减轻局部组织痉挛和交感神经过度亢进的症状,减轻颈椎内外的压迫,同时还能促进周边组织的血液循环,达到抗痉挛、镇痛的目的。因此,规范化的康复训练能有效地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减轻病人的痛苦。
与对照组的常规的康复训练比较,采用规范化康复训练的研究组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规范化康复训练可以将预防、治疗和康复结合起来,在治疗中发挥协同效应,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规范化的颈椎康复训练对临床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