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画本将文本和图片相结合,通过形象的视觉符号将内容直观地呈现给孩子们,这样孩子们更容易接受。色彩鲜明、造型奇特的构图能够引起孩子们的注意,生动的故事情景能够让孩子们集中精力阅读,并进行自然记忆。在绘本活动中,幼儿与家长、教师、同伴的互动中,也能提高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儿童绘本的阅读过程中,对儿童的安全知识进行了渗透,这对儿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儿童的想象力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让儿童在有趣的阅读过程中,获得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
一、自制安全绘本的创新点
(一)基于绘本呈现形式的创新
在图画书的阅读中,老师可能会选择一些夸大或拟人化的图片。让我们身边的一些危险的东西变得更有“生命”,让一些有空间感觉的东西变得更立体,既能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又能促进孩子们对空间的认识。画本的创作可以结合拼贴、折叠等参与式的游戏,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思考游戏中加深对平安的内涵。以幼儿在各个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在幼儿与教师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可以对绘本的内容展开一次共探式游戏深读,从而深化对不安全因素的理解和对问题解决的认知。在深入了解之后,孩子们还可以二次创造,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在图画的创作中,孩子们可以在每次的拼图,接图,贴图游戏中得到更多的东西,并加强他们的记忆。老师们可以利用废弃的资源,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制造出具有差异性的绘本。老师们可以利用圆边角和软而厚的纸张来制造出一种画本。
(二)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绘本创新
在使用传统的绘画风格和传统的元素来创作安全绘本的时候,老师们要以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征为基础来创作。比如,利用中国的十二生肖,戏剧,皮影等,在设计图画的时候,除了要有鲜艳的颜色之外,也要兼顾到艺术和人文的因素。图画书中的人物,不但要以“可爱”为目的,而且要有匀称、生动、不僵硬的表情。在绘本创作过程中,剧本可以参考中国民间传说,以有趣、充实的剧情作为主要线索,激发孩子们积极的探索精神。故事要同时具有文学性和启发性,通过生动的故事来传达道理,避免了平铺直叙的直接说教。绘本创编还可以将剪纸、国画、布艺等多种传统方法融入其中,运用撕纸拼贴、水墨写意等形式,在构图上,远近景层次分明,在布局上,避免平铺直叙,使形式和内容达到和谐统一。
二、利用自制安全绘本开展教育活动的途径
(一)鼓励幼儿园教师根据需要自制安全绘本
1.增强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
老师应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并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及洞察力,才能更好地推动幼儿的安全教育。譬如,明日出版、戴芸、李卓颖等人合作的《溜达鸡》,就运用中国传统的绘画风格,透过「小鸡过年」的角度,带领小朋友进入一个无法走动的春节。于是,“病毒”、“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敏感人群”这些抽象的词汇,就成了孩子们能读懂和理解的图画,让孩子们能更好地了解病毒,更好地进行自我保护。在现实生活中,各种突发事件层出不穷。小孩子的抵抗力比较差,自我保护的能力也比较差。很多时候孩子只是因为父母的要求才采取了保护措施,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要采取保护措施。如果教师具有较高的安全防范意识,保持教育的敏感性,善于并乐意将生活中与安全相关的大事小情以便于幼儿理解的绘本形式表达出来,这将对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所帮助。
(二)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
儿童的主体性是儿童在其行为过程中所具有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充分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才能从活动中获得经验和知识。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也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老师们一般都会选择一些有故事、有趣味性的绘本来“告诉”孩子们关于安全的知识,也就是“老师说,孩子听”的填鸭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更多的是教师和绘本之间的对话,而缺少了幼儿和绘本、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对话。此外,在绘本的阅读中,老师经常使用“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封闭性问题,这不利于儿童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儿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三)加强家园合作,丰富自制安全绘本教育途径
1.家长进园分享,增加自制安全绘本的素材及经验
家庭是儿童最常接触的非专业教育场所,父母是与儿童关系最密切的非专业教师。家庭教育是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不可忽视。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幼稚园中,父母的直接参与对于幼稚园的保安及救援教育具有较好且长期的效果。在幼儿园组织的各种安全保护与救援活动中,家长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家长辅导员”是一种经常使用的“家园协作”模式,它对实现“家园同步教育”和“家园合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在幼儿园里,医生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们分享一些关于生命安全、急救方面的知识,交警的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们分享一些关于消防安全的知识。家长们以助教的身份来幼儿园进行分享,能够扩大孩子们的知识面,为老师们制作安全绘本提供了灵感和素材。此外,孩子们还可以利用这次机会,比较方便地了解到多个方面的安全知识,为自己制作绘本阅读的延伸活动提供了经验。同时,家长分享会也是一个让家庭成员相互了解和沟通的平台。家长们能够更直观地对幼儿当前正在进行的教育内容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这也为家长们在家庭中对幼儿园开展的安全教育提供了一个契机,比如与幼儿一起制作安全小书,与幼儿一起进行安全主题故事创编或安全情景剧表演等。
2.依托公共图书区开辟自制绘本角
现在许多幼稚园都有自己的公用图书区域或公用图书馆。幼儿园可以利用公共图书区,建立一个家庭绘本的角落,将孩子们在学习中制作的安全读物,放入图书区或图书馆。教师能够在自制绘本角对自然物、纸张、画笔等各式材料进行分类投放,并鼓励家长在接园时与幼儿自主、有序地展开制作活动,将作品投放在图书区或图书室,让全园进行观赏。教师还可以在全园范围内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自制绘本作品,并将其展示出来,让幼儿的自信心和动力得到增强,从而让他们愿意制作不同主题的绘本。以自制绘本角中的安全内容为基础,班级群可以定期展开线上安全绘本共读并制作,将课堂延伸到家庭中,让孩子们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绘本的理解,在家长的配合下,让孩子们制作出更多的安全绘本,并利用自制的安全绘本展开游戏。
总结:总而言之,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对自制的安全绘本进行持续的探索和扩展,老师们要对自制的安全绘本进行合理的运用,并持续地对其进行与之有关的安全教育,让孩子们从传教式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地对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知识进行探究,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玉红.浅谈绘本资源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10):149-151.
[2]孙延永,宋雨,周盼盼.自制主题绘本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实践探索[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2,38(0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