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初中的学生正面临青春期,身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有不同程度的身心问题方面的疑问,这些疑问使他们困惑,严重影响心理健康,阻碍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需要通过多角度优化教学方式,通过音乐素质教育,让学生在音乐中找到自信,在音乐中找到心理归属,在音乐中快乐学习,为学生的成长之路添砖加瓦。
一.当前农村初中音乐课堂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农村初中音乐教育的现状来看,可以看出部分初中音乐教师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初中音乐教育教学设计存在诸多不足。
初中音乐教师没有意识到对初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教学设计滞后,这就导致他们违背了音乐教学的要求。同时,农村初中音乐教师缺乏科学合理的音乐教育观念,教学具有单一的教学形式和松散的教学状态,违背了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导致音乐课教学内容不够深刻,流于形式,课堂无聊枯燥。
因此,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无法保证顺利进行音乐教学和素质教育的融合教学,也无法有效落实综合素质发展的教学理念,更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将农村初中音乐教学和素质教育有效融合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社和接班人,由此可见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提倡在农村初中音乐课堂上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素质健康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三观。音乐素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也可以加强学生对音乐情感和音乐内涵的理解,对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以有效地活跃教学气氛,启迪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的情感在学习中得到升华,从而更好地体验和理解音乐的内涵和情感,促进音乐教育效果的提高;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对加强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也具有重要作用。
三.农村初中音乐素质教学的相关措施
3.1转变教学态度和教学理念
农村初中音乐教学要有精准定位,要规避以前的误区,充分重视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合。因此,初中音乐教师要以教材的内容为蓝本,结合班级教学实际,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明确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目的,重视音乐知识的拓展和现实实践的延伸,激发学生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奠定进行素质教育的主体基础。
3.2深挖教材内容
深挖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对于初中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有着明显的积极引导作用。因此,农村音乐教师应当对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紧扣素质教育理念,指引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和我的祖国”歌曲的教学中,教师可将其创作的背景对学生进行阐述,让学生感知自己和祖国母亲息息相连、一刻也不能分离的心境,感受个人和祖国之间,亘古不变的情感。与此同时,可适当引入爱国主义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
3.3理解歌曲内容,情感共鸣
教师要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在歌唱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首先,教师要对歌曲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深化其思想内涵,在备课过程中,可以提出问题:这首歌曲属于哪种情绪表达?这首歌旋律是怎样的?最后,以合理、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教学中思考问题,构建相关情境,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以动人的画面为引导,在七年级下册“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单元中,在《思乡曲》中感知思乡之情;在《常回家看看》中感知亲情;在《友谊地久天长》中感知友情;在赏析前,教师可通过PPT画面赏析的形式,将学生带入到各种情感情境中,以此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游子思亲当回乡”的精神境界和浓厚的友人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3.4拓展音乐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能讲述的音乐知识内容是有限的,而想要更好地进行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合需要拓展更多的知识。因此,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还要挣脱课本束缚,积极引进课外音乐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音乐有更多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神州古韵”时,可以给学生拓展其他的中国古典音乐和现代中国风歌曲,来帮助学生加强对古典音乐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影响素质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初中音乐教育教师要优化创新音乐教育方式,避免传统教学方法和千篇一律地照搬现成教学方式,要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接受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例如在教学《关雎》的过程中,就可以积极地引进情境教学,引导利用情境来体验和感悟音乐的节奏,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才能更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3.5多媒体音乐鉴赏
多媒体教学作为促进教育发展的手段,在深度实施音乐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初中音乐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为初中生提供全新的音乐学习体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对培养初中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初中音乐教师要积极利用多媒体开展音乐鉴赏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了解音乐的魅力,例如,在鉴赏《外婆的澎湖湾》时,可以引入其他的台湾民歌,让学生分析和发现不同民歌作曲家作品所蕴含的情感,从中发现音乐的魅力,提升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结语
音乐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音乐在人类成长和性格塑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音乐素质教育作为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直击学生灵魂,感染学生心灵,完善学生品格,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未来,农村初中音乐老师仍要不断进行音乐素质教学的新尝试,充分把握音乐对心理的积极意义,促进初中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晨凯.初中音乐德育教学初探.时代人物,2021(22):0296-0297.
[2]张海燕.新时期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文理导航,2021(29):92-93.
[3]吕仕娟.初中音乐个性化审美素质教育研究.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47):0191-0192.
[4]王元震.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数码设计,2020,9(24):231-231.
[5]徐静波.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2021(7):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