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重金属检测技术在水环境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陈洋

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质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尤其是重金属污染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重金属不只是对人的健康带来危害,它还会对生态环境带来持久的影响。因此,对水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精确和高效的检测显得尤为关键。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重金属污染的特点,探讨了水环境检测中重金属检测技术的应用,希望能给相关环境保护单位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水环境检测;重金属检测;技术应用
DOI:10.12721/ccn.2024.15747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水环境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农业排水以及城市生活污水等。这些重金属元素如铅、汞、铬等,即使在低浓度下也可能对生物体产生毒性作用。重金属检测技术能够精准地测量水体中这些有害物质的含量,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有力支持。重金属检测技术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场景和需求。例如,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适用于微量重金属的检测;原子荧光光谱法则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稳定性,适用于多种元素的同时检测。

1.水环境检测中的重金属污染特征

1.1污染源头多

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源头呈现多元化特征,其来源广泛且复杂。工业领域,特别是矿山、冶炼厂等重工业单位,其排放的废水往往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元素,成为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与此同时,生活污水、混合污水以及水产品等也携带着不同种类的重金属进入水体,尽管含量可能与工业废水有所不同,但同样不容忽视。在进行重金属检测时,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些不同污染源头所带来的挑战。针对工业废水,我们需要关注其重金属的种类和浓度,以及可能存在的复合污染情况;而对于生活污水和混合污水,我们则需要关注其重金属的来源和迁移转化规律。

1.2比较难恢复

水环境一旦遭受重金属的侵袭,其恢复之路往往崎岖漫长。尽管我们投入大量资源和努力进行治污处理,但重金属元素的彻底去除却并非易事。这些顽固的污染物,如同潜伏在水体中的隐形杀手,难以被完全驱逐。即便经过治污处理,残留的重金属元素仍然可能长期存在,对水环境中的生物造成深远的影响。这些重金属污染物不仅直接破坏水环境的生态平衡,导致生物的正常生长受阻,更可能通过复杂的生物链作用间接威胁到人类健康。

2.重金属检测技术在水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2.1原子吸收光谱检测技术

原子吸收光谱法,这一现代科技利器,在水环境检测领域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重金属检测方面,其精确度和可靠性令人瞩目。原子吸收光谱法能够精准测量水环境中的重金属元素。原子吸收光谱法通过测量待测元素原子对特征光谱线的吸收程度,从而确定样品中该元素的含量。这一过程中,光谱仪成为关键设备,精确记录并分析每一个光谱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原子吸收光谱法展现出了其高效、准确的特点。相较于传统方法,它不仅能够快速检测出水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而且能够准确识别不同元素,避免了漏检和误检的情况。这使得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到水环境的污染状况,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有力支持。此外,原子吸收光谱法还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能够轻松应对各种复杂的水环境样品。

2.2荧光传感器检测技术

荧光传感器检测技术利用荧光物质与重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测量荧光信号的变化来实现对重金属离子的快速、灵敏检测。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荧光传感器检测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低的检测限,能够实现对重金属离子的有效检测。在水环境重金属检测中,荧光传感器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例如,利用荧光传感器可以实现对水中铅、汞、镉等重金属离子的快速检测。通过实时监测水体的荧光信号变化,可以及时发现水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情况,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有力支持。此外,荧光传感器检测技术还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响应、高选择性等优点。

2.3比色传感器检测技术

在重金属离子检测方面,比色传感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对于可能存在于水环境中的铬离子和汞离子,我们可以利用特定的传感介质进行精确检测。以铬离子为例,我们利用氧化铈纳米棒作为有机配体,通过观察传感器是否呈现出蓝色变化来判断铬离子的存在与否。类似地,在检测汞离子时,我们可以选择复合纳米材料或锆离子基作为传感介质,通过观察传感器的颜色变化来判定汞离子的存在状态。除了重金属离子,水环境中还存在着大量的阴离子,如磷酸根离子、氟离子和硫离子等。这些阴离子中,部分具有潜在的危害性,因此,在检测重金属离子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对阴离子进行检测。通过比色传感器检测法,我们可以实现对这些阴离子的快速、准确检测,为水环境的安全评估提供有力支持。

2.4酶抑制检测技术

酶抑制检测技术,其核心在于利用重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调控作用。通过重金属离子与酶活性中心的相互作用,酶的结构和性质发生改变,进而引发酶系统内的元素变化,诸如吸光率、电导率及显色剂颜色的改变。这些明显的变化为肉眼所识别,使得检测过程变得简单直接。同时,该技术经济实用,特别适用于现场水环境的重金属检测。然而,酶抑制检测技术并非万能。相较于传统检测技术,它在准确性上稍显不足,仅能进行定性检测。这意味着,在需要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检测环境中,该技术可能无法满足要求。为了提升酶抑制检测技术的检测准确率,我们需要对其关键组成部分——缓冲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并选择适合的缓冲系统。

2.5免疫分析检测技术

在当前水环境重金属检测领域,免疫学检测技术主要依赖于对重金属离子的抗体检测,其中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成为关键的检测工具。在具体应用中,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荧光偏振免疫检测以及免疫传感器检测等三种方法被广泛采用,它们均展现出高效的检测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多克隆抗体也用于检测,但相较于多克隆抗体检测,单克隆抗体检测在免疫学技术中表现更为突出,应用范围也更广。这一发现为水环境重金属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利用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不仅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还显著降低了检测成本,使得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更具竞争力。此外,免疫分析检测技术的操作流程简便,不需要复杂的前处理步骤和繁琐的设备操作,使其特别适合水环境重金属的现场快速检测。这一点在应对紧急情况和实时监测中尤为重要,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水环境重金属污染问题。

2.6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法是一种基于生物识别元件与换能器相结合的技术,通过生物分子与重金属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实现对重金属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检测。与传统的化学检测方法相比,生物传感器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低的检测限,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水环境中重金属的真实含量。此外,生物传感器法还具有快速、简便、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只需将生物传感器置于待测水样中,即可在短时间内获得检测结果。这使得生物传感器法成为水环境重金属检测领域的一种高效工具,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当然,生物传感器法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生物识别元件的稳定性、抗干扰能力以及传感器的寿命等问题。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结束语

重金属检测技术是确保检测重金属类别、含量的重要内容。在水环境重金属检测过程中,检测机构与人员需要充分了解重金属污染来源,根据水环境污染情况,选定适合的检测技术,得到高精度检测数据,实现重金属污染物的科学检定,为防治水环境污染夯实治理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青.重金属检测技术在水环境检测中的应用[J].清洗世界,2023,40(01):105-107.

[2]李剑蔚.水环境中重金属的检测技术[J].当代化工研究,2023(10):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