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教学水平关乎人才培养质量,为了能够培养高素质人才,学校应将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目标,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为此应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将课程思政融入室内空间设计课程中,关注学生综合素养与职业技能的全面提升,推动素质教育改革。
一、根据思政元素构建知识体系
基于课程思政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教学改革时,可以从不同的维度与角度进行尝试,积极探索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内容由点到面的融入专业课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知识。首先应结合社会发展形势,精准设计教学方案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当前时政角度倡导将服务新农村建设作为教学研究方向,加强对乡村室内建筑特点进行分析,要求学生对所在地区的传统建筑文化与民间艺术进行调研与测绘,再结合调研资料,进行室内空间设计。结合时事政策开展教学,提升学生对时事政策的关注,掌握最新行业发展动态,使学生具备积极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技能运用于实践中,促进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或者教师可以在教育中设计中国风生活主题,在课程中为学生讲解中国传统建筑室内空间设计风格与内涵,引导学生树立传统文化设计理念,在课堂中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其次,在室内空间设计教学中由点到面地讲解中国建筑室内设计发展历史,培养学生民族自信。例如在教师讲解“中国室内设计历史渊源”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从古至今人们室内生活空间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独特风格与高超的技艺,在学生观看中了解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历史,为学生创作提供更多灵感,便于学生在设计中注入传统文化元素,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提升学生文化自信,使学生对传统工匠艺人具备敬佩之情。再次,促进学生融会贯通。进行课程思政,对室内空间设计学科角度来讲,具有陶冶情操树立民族精神的作用。但是其目的不仅仅是陶冶情操,应将学生在课程思政教育中所感受学习的知识能够熟练运用于实际设计中,为此应引导学生将哲学、传统美学与设计理论有效结合。例如在讲解“空灵设计风格”时,教师可以在课程中运用诗歌为学生讲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空灵境界,如柳宗元的“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这句诗词充分表达了幽邃宁静的空灵之美。在运用诗歌讲解空灵之美后,结合当代审美境界空灵的精神境界,引导学生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中学会放空身心,消除内心的烦闷,提升学生精神高度。
二、扩展设计实践融入思政内涵
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实践设计是重要的学习环节,学校主要通过校企合作方式,为学生提供到企业实际岗位中实习,在实习中进入实践项目场地,在实践场地中感受真实的空间环境,对现场调研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与业主要求进行室内空间设计,独立完成项目设计,运用这样的实践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升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的理论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有利基础。为了践行课程思政培养社会所需的室内设计人才,教师应将思政元素中包含的职业道德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室内空间设计课程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职业观、学习观,发挥课程思政的价值。在学生深入企业实习后,置身于施工现场中,了解建筑工程的艰辛与复杂,使学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提升学生对社会的认同感。在施工中看到工人在不辞辛苦的工作,能够让学生产生共情,便于学生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学生具备工匠精神,在实践工作中收获真实人生感悟,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政治意识及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是教学改革的重点,要想践行课程思政,将思政元素融入室内空间设计课程中,教师应结合两者的有效融合设计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运用多元化评价促进课程思政有效落实,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应在室内空间课程中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引导学生不断努力持进步。为此应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模式,应运用校企合作,发挥学校与企业的双重评价作用,对学生在企业实习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对学生课堂中专业知识情况进行评价,保证双方评价客观公正,可以结合教学评价掌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如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理论知识等。开展企业评价,能够培养学生社会服务意识、合作意识、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同时,企业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行业动态,提升学生市场洞察能力,有利于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具备就业能力,有利于学生就业发展。在设计多元评价体系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道德评价与职业技能评价,提升职业道德分数值,如职业道德分数值占比为40%,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分数值占比为30%,实践设计能力分数值占比为30%,通过这几项具体评价分数值,提升学生对思政内容的重视,使学生积极的学习思政知识,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在教学评价中主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人格品行、文化意识与职业精神进行综合考量,将期末成绩与日常成绩相结合,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视,改变传统教学评价过于关注成果的弊端。在开展实践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突出学生合作能力的评价,以此发挥多元教学评价作用,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室内空间设计中践行"课程思政"推动教学改革,教师应深度挖掘室内空间设计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将时事政治融入设计课题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动态,培养学生先进的职业精神,完善知识体系。在讲解室内空间设计发展史 中循序渐进的融入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开展校企合作,在实习中融入职业精神,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与职业观。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促进课程思政进一步实现。
参考文献:
[1]翟胜增.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以住宅室内设计课程为例[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41(12):59-61.
[2]秦亚梅,李嘉仪,张超,井妍.《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思政探索与研究[J].砖瓦,2021(11):
作者简介:张文瑞,女,汉族,籍贯:甘肃 生于:1981-02,工作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单位省市:甘肃兰州市,单位邮编:730070,职称:副教授,硕士学历,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