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重症肺炎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谢强灵

肥东县人民医院,231600

摘要: 本研究旨在评价重症肺炎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针对这一目的,我们分析对比了实施早期康复干预前后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指标。研究包括两个主要方面:生理康复效果和心理恢复效果。生理康复方面,我们关注呼吸功能的改善、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以及生理指标的正常化;心理恢复方面,我们分析了焦虑与抑郁症状的缓解、心理适应性的提高以及社会互动的增强。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从而加速其整体恢复过程。
关键词: 重症肺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生理恢复;心理支持
DOI:10.12721/ccn.2024.15704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重症肺炎患者由于病情严重,恢复过程缓慢且复杂。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策略,被认为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本研究聚焦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的目的是揭示早期康复护理的具体效益,为制定相关护理政策提供依据。

一. 生理康复的效果

重症肺炎又被称为爆发性肺炎或中毒性肺炎,是肺炎发生后进一步合并呼吸衰竭或累及其他系统的一种危重表现,多数患者因各类病原体的感染导致严重毒血症、菌血症的发生,进一步诱发休克、血压急速下降、神志不清、谵妄、烦躁不安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有较高的死亡率。重症肺炎患者多伴呼吸衰竭,这种呼吸衰竭的发生可以进一步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高达50%~76%。[1]

1. 呼吸功能的改善

重症肺炎患者在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呼吸功能的改善是最为显著的成效之一。通过系统的早期康复介入,如呼吸训练、物理治疗和机械通气支持,患者的呼吸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呼吸训练包括深呼吸练习、定量气体交换训练以及使用呼吸肌训练设备等,这些方法可以增强肺活量,改善肺泡的通气和换气功能。物理治疗则通过胸部物理治疗、体位引流和震颤技术,帮助患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减轻呼吸道阻力,提高肺部通气效果。一般的话,接受早期康复护理的重症肺炎患者,其氧合指数(PaO2/Fi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等关键呼吸指标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频率趋于正常,呼吸困难症状减轻,呼吸肌的耐力和力量增强。

2. 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

早期康复护理不仅关注患者的呼吸功能,还注重整体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重症肺炎患者在长期住院期间,往往因病情严重和长期卧床而导致肌肉萎缩和体能下降,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减弱。通过早期康复介入,如运动疗法、功能训练和日常活动指导,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体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运动疗法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旨在增强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改善耐力和体能水平。功能训练则通过模拟日常生活活动,如起床、穿衣、洗漱等,帮助患者恢复基本的生活技能,增强自理能力。护理人员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以确保患者能够逐步适应和恢复。[2]

3. 生理指标的正常化

在早期康复护理的过程中,重症肺炎患者因病情危重,往往伴随多种生理指标异常,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一方面,康复护理包括监测和管理患者的心血管功能、血液生化指标以及营养状况等。通过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如心脏康复训练、营养支持和药物管理,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定期的血液检测和生化分析,帮助护理人员及时发现和纠正代谢紊乱、感染和电解质失衡等问题,确保患者的内环境稳定。

二.心理恢复的效果

1. 焦虑与抑郁症状的缓解

重症肺炎患者常常面临疾病的威胁、身体的不适以及住院治疗带来的心理压力,这些因素容易引发焦虑和抑郁情绪。接受早期康复护理的患者,其焦虑和抑郁症状显著减轻,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明显下降。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应对压力的方法,能够更好地管理负面情绪,情绪稳定性提高。[3]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负面认知,帮助其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增强心理弹性。团体治疗和患者互助小组的参与,使患者在相互支持和交流中获得情感共鸣和心理慰藉,进一步减轻了焦虑和抑郁症状。

2. 心理适应性的提高

护理干预在提高重症肺炎患者的心理适应性和应对严重疾病的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面对严重疾病,患者常常感到无助和恐惧,心理适应性较差。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增强应对疾病的信心和能力,提升其心理适应性。护理人员通过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鼓励其积极参与康复过程。

心理适应性提高的关键在于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知转变。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和信息支持,患者逐渐了解了疾病的性质、治疗方法和康复过程,减少了对未知的恐惧和焦虑。护理人员还通过心理训练,如放松训练、正念疗法和压力管理,帮助患者提高应对压力和调节情绪的能力。这些干预措施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心理适应性,还增强了其自我效能感,使其在面对疾病时更加自信和坚强。

3. 社会互动的增强

社会互动能力的恢复对于患者的整体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患者逐渐恢复了与家人、朋友和社会的正常交往,重建了社会支持网络。护理人员通过组织患者参加团体活动、社交训练和康复交流会,帮助其重拾社交信心和技能。另外,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通过参与互助小组和社区康复活动,患者不仅得到了同伴的支持和鼓励,还在互助中获得了宝贵的康复经验和心理慰藉。这些活动为患者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增强了其社会归属感和心理安全感。护理人员还积极联系患者的家庭成员,鼓励其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提供情感和实际支持,帮助患者建立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支持系统。

结论

本研究深入分析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发现该干预措施对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在生理层面,早期康复干预帮助患者改善了呼吸功能,提升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促进了生理指标向正常状态的转变。这些变化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康复质量,还缩短了医院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成本。在心理层面,通过早期介入,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心理适应性显著提高,社会互动能力增强。结合本研究的发现,我们建议医疗机构在处理重症肺炎患者时,应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作为标准护理程序的一部分。医疗团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制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最大化康复效果。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型的康复干预对特定患者群体的影响,以及这些干预措施在临床实践中的最佳实施策略。总之,早期康复护理在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恢复机会。

参考文献

[1] 熊静,唐睿,吴红梅.重症肺炎患者肺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20,13(04):557-559.

[2] 张必争,邵小燕,潘国霞,等.早期康复护理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08):178-180.

[3] 陈浩岩.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早期康复护理对脱机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5):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