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康复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徐小红 耿慧娟

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753200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康复护理模式对其血压控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住院的110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经病人及家属同意后,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他们分成两组,每组55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并对两组病人的血压控制情况及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经过4周的护理,两组病人的血压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而且他们的血压都比护理前高了很多(P<0.05)。护理1年后,观察组病人生存质量较对照组提高,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病人中运用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提高病人的血压,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 康复护理模式;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生活质量评分
DOI:10.12721/ccn.2024.15708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群的慢性病,其发病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临床上,针对老年人高血压治疗,主要还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导,同时辅以相对应护理管理,这样可以更好的保障,持续改善与探讨高血压病患的护理服务同样是任务的关键环节。本文选择本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住院的110例老年高血压病人,根据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施行康复治疗的治疗效果剖析,汇报如下。

1、资料与形式

1.1临床资料

该研究以我院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住院治疗110例大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选用随机数表法把它分成两组,每一组55人。对照组中,男患者29例,女患者26例,年龄段63~83岁,年龄结构(77.43±3.21)岁,病史1-11年,均值病史(7.36±2.27)年;观察组男患者27例,女患者28例,年龄段64-83岁,年龄结构(76.24±5.32)岁,病史2-13年,均值(8.55±2.25)年。2组患者的性别角色、年龄及病史都无显著性差异差异(P>0.05)。该研究遵循着医学伦理学、病人和家属同意书、公开化签名等原则。

1.2列入及入排标准

1.2.1入选标准

①老年高血压临床症状符合相应的诊断依据,并有较长时间服药;③无严重心血管病;④不伴有其它严重的器官损害或恶性肿瘤;⑤不伴有精神、精神方面的疾病。

1.2.2排除标准

①患者有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很大的影响;②护理配合程度极差;③研究过程中中途放弃;④在科研及追踪期内,家庭、工作有较大变动或受过较大冲击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采取传统的护理方式。(1)健康教育:将高血压病及防治的有关知识与注意事项告知病人及家属,提高他们的认识,使他们能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规范自己的行为;(2)生活和行为方面的护理:要让病人有规律的休息时间,不要熬夜,不要剧烈运动,不要暴饮暴食,不要抽烟喝酒,要保持心情愉快,不要有太大的情绪波动。(3)用药的护理:将有关的降压药物的功效、性质、服用方法和用量等情况告诉病人及家属,并对其进行解释,并对其可能发生的副作用进行解释,协助并要求患者规范化服药;(4)症状检测:正确引导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血压值测量形式,让患者能够及时、精确地理解和把握自身的血压控制状况,从而更好地注重自己的形为

1.3.2观察组

实行康复治疗的方式。(1) 创建康复治疗精英团队:创建更专业的老年高血压康医护,施行职责护理管理管理体系,对相关人员工作任务与要求开展详细的规定,每例患者都是有一个管床护士;创建患者个人健康管理档案,熟练掌握不同阶段血压值状况,进一步分析影响要素,制定针对性的计划方案;(2) 康复护理措施的执行:除了常规的护理外,还要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同时还要加强饮食管理,让病人每天至少要做0.5小时以上的有氧运动,同时要注意控制食品中的胆固醇等物质的摄入,防止食品因素对身体的不良影响。(3) 建立“医院门诊-小区”的联动服务项目:通过和社区协同,由社区为他们提供场所,并进行了日常生活监管,并进行了科学合理、规范化的建议,并通过定期的上门服务客户回访和讲座会,做到持续性的保健服务;(4) 构建线上复健培训服务平台,利用微信、微博方式,将有关控压知识内容、视频等推送给病人,提高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5)加强压力控制的效果评价:对患者实施阶段的压力控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根据情况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及治疗优先次序进行调整。

1.4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术后1年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总分的比较。

1.5统计分析方法

选用SPSS21.0应用统计学app进行数据解决,计数资料以“x̄±s”表达,并进行了 t检测;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达,用x检测,以 P<0.05为界线,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效果

治疗4周后,2组的血压值都显著降低,而观察组的下降波幅更加大(P<0.05)。请查阅表1。

2.2  2组生活品质对照结论

1年后生存质量得分比对照组得分明显提高。

表1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对比(x̄±s,mmHg)image.png

3、讨论

由于受年龄、体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病情更加复杂、易变,血压波动大、压差波动大,临床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活质量。由此可见,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康复护理模式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式,它是由专业的康复护理团队来提供的,它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状况来进行,并通过社区的协助和互联网平台的宣传作用,使病人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注重自己的行为,尤其是在康复训练和饮食指导方面,可以使相关因素的副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缓解,并在对病情监测的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对护理方案和措施进行及时的调整,达到了不断提高的护理质量,提高了疗效。

总而言之,在老年高血压病人中运用康复护理的模式,可以取得良好的血压控制效果,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增加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玉英.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模式对H型高血压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1(01)

[2]景英;刘萍.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0(32)

[3]闫珂慧.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预防保健及康复护理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09)

[4]刘萌.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及血压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