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苏建军 李帅

宁夏第五人民医院,753000

摘要: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从2022年1月到2023年6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7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在神经内科常规用药的同时给予康复护理,观察组于入院第一天进行康复护理,对照组于发病14天开始进行康复护理,并应用改进的 Barthel指数对病人的日常生活(ADL)能力进行评估。结果: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康复护理前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康复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可促进其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并取得良好的社会疗效。
关键词: 脑梗死;肢体运动功能;早期康复护理
DOI:10.12721/ccn.2024.15709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医学科技的持续发展,脑梗死的死亡率逐年降低,但如何降低脑梗死对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不良影响是目前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易出现抑郁症、失语症、偏瘫等并发症,给病人的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因此,本研究选择从2022年1月到2023年6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70例脑梗死病人,在常规的神经内科药物的基础上,进行了早期的康复护理。现将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从2022年1月到2023年6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7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中男患者20例,女患者15例;年龄段38-77岁,年龄结构(48.64±3.68)岁;对照组中男患者18例,女患者17例,年龄段39-78岁,年龄结构(48.46±3.47)岁。全部病例均经过 MRI、 CT检查,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具有清醒、无意识障碍、有一定程度的肢体活动功能障碍、能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1.2方法

两组均采用神经内科的常规用药,并辅以卧床翻身、抗痉挛体位和被动关节活动等措施。对照组在患者发病14天后实施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入院第一天针对肢体运动功能情况实施康复护理,具体操作如下:①对患侧肢体的推拿:在进行被动活动之前,对患侧肢体进行推拿2-3次,每次10-15分钟。从近侧至远侧,再由远侧至近侧重复按摩。②被动运动和身体锻炼:病人每天做2-3次,一次5-10次,使上、下肢的所有关节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十指交叉,将患侧的大拇指放在健手指的上方,然后用健手带动患肢做外展、内收、前屈、腕关节背屈、肘关节伸直、尺屈、桡屈和掌屈。同时,在病人采取仰卧位的同时,通过抬高髋部和伸髋,锻炼骨盆的控制功能,减轻下肢和躯干的痉挛,使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③仰卧和坐位锻炼:锻炼的强度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来调整,首先要把床抬起30度,然后在膝盖下面垫上一个柔软的枕头,防止滑落,然后再做一些拉伸运动,每次做5-10分钟,每次做2-3次。尽量把床抬高,或者是长时间坐着,一直到坐位20-30分钟。④站姿锻炼:如果病人在坐位过程中没有头晕、恶心等症状,可以进行床旁站立锻炼。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患腿、两腿站立和重心前后移位练习。⑤步行锻炼:复健护士扶着病人的腰,让他的健侧上肢撑在肩膀上,然后慢慢的向前移动。当病人的步态稳定后,由单手搀扶,逐渐过渡到自主步行。⑥并发症:及时更换床上用品,使其保持干净、干净。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的食品,多饮水;要注意定时给病人做好背部按摩,以利于排出痰液,防止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便秘、坠积性肺炎、压疮及尿路感染等。

1.3疗效评定

第30天时,应用改进的 Barthel指数评价病人的日常生活功能(ADL),并与对照组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康复护理前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康复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康复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分,x̄±s )image.png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1

3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在中老年人中比较常见,因为大脑供血不足,由于缺氧和缺血而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后肢体运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康复护理主要是通过对肢体进行按摩、起坐、站立、行走、卧位等训练,使病人的四肢及全身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以利于肢体的运动功能的恢复。走路的锻炼要看病人的恢复程度,开始的时候可以在护士的搀扶下,慢慢的往前走、往后走,直到能自己走路为止。另外,脑梗死患者由于不可逆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通过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可以使一些神经元的功能得到恢复,但是对于已经死亡的脑细胞,很难恢复到原来的功能状态。

在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应尽早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术后采取患肢抬高的体位,可以有效地控制畸形的活动。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使病人从被动的肢体运动转变为积极的运动,要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保证康复训练的顺利进行。脑梗死患者病情迅速,病程较长,病情严重,功能恢复缓慢,致残率较高,所以,在进行康复护理培训的时候,要加强对患者的康复知识的宣传,还要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心理辅导,针对病人的抑郁、悲观等心理反应,及时有效地进行疏导,让他们能够正视现实,进行心理调节。对患者的进步要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以保证患者在康复的全过程中始终处于良好的心态,取得理想的结果。

总而言之,对脑梗死进行科学合理的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其日常生活,其疗效比恢复期更好。

参考文献

[1]席小兰;罗丽珍.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遵医行为、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2(11)

[2]林新.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要点与应用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22(29)

[3]王水红;郝丹.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康复依从性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2(09)

[4]杜娟;徐德宏;杜月坛.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2(17)

[5]陈婷.中频脉冲治疗仪联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