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RPA应用的一体化电力服务系统研究

孔真真 崔佳彬 李岩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封供电公司,河南开封,475000

摘要: 以往,在实际开展电力服务工作的过程中,不仅存在数据融合度不足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同时数据的挖掘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电力服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同环节工作的融合度有待进一步提升。而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尝试在一体化电力服务系统中融入RPA技术.
关键词: RPA;一体化电力服务系统;研究
DOI:10.12721/ccn.2023.15709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电力服务最为重要的价值就是将电力企业以及电力市场的客户有机的结合到一起,而从电力服务的承载单位来看,其主要依托的就是基层供电所,但是从既往的情况来看,基层供电所在落实各项工作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为人工的方式。而伴随着用户用电规模的进一步增加,这种工作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阶段的需求,因此,在实际打造一体化电力服务的过程中尝试融入RPA技术则十分有必要。

一、电力服务数据的常见类型

从供电企业在实际运转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数据的情况来看,大体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大类,第一个大类是工单信息,第二个大类是网格信息,第三个大类是客户信息。通过对于上述三类信息进行有效的梳理,确保各个字段以及数据之间所具有的关联关系能真正得以有效明确,进而对数据之中所包含的有效信息进行有效地挖掘,进而使得一线的工作人员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更多的获得辅助。除此之外,还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所具有的积极价值,将实际工作的开展流程转化成程序化的工作模式,利用RPA技术,有效地提升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智能化水平。

二、电力服务系统常见的处理技术

从现阶段电力企业在进行数据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来看,主要依托的是内部不同类型的业务支撑系统,不仅包括采集用户用电信息的系统、业务应用的系统,除此之外,还包括企业内部的营销稽查监控系统以及精益化管理系统等。

从现实情况看,虽然不同类型的系统能使得用户的用电需求真正得到有效的满足,但是,各个系统在实际进行数据采集的过程之中,则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存在关联性不足的问题,数据融合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对于现有的数据缺乏主动挖掘的机制,在对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分析的过程之中其中体存在诸多的不利因素,进而导致供电单位对于真实的用户需求难以做到真正的把握[1]

从供电单位实际运维的情况来看,虽然在不同的工作环节之中都有其自身的支撑系统,但是不同的支撑系统之间却存在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存在关联性以及兼容性不足的问题,这也会增加运维人员工作中重复劳动的概率,带来一系列工作的问题。

三、RPA应用于一体化电力服务系统的主要措施

(一)工单信息的处理

在实际借助RPA技术的过程之中,能使得工单信息处理过程中的智能化程度得到有效的提升。通过对于工单信息处理的整体流程进行有效的整合,利用RPA技术将其转化成固定的工作模式,使得系统能自动依照相关的流程来达到对工单信息进行智能化处理的目的。从供电单位的情况来看,抄表班组、内勤班组以及运维班组在日常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都会出现大量的工单,工单也是他们日常工作业务量的重要体现。而在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置的过程之中,信息整合则是十分繁琐的一个环节[2]。而在实际应用RPA技术的过程之中,则可以通过机器人流程的设计,使其在自动化的状态之下替代部分人工的工作,对于工单依照类别做好归类的相关工作,并且对于进行归类以及整合处理之后的工单信息,进一步对其蕴含的数据进行有效地挖掘,并且对于其中的预警信息进行及时的筛选,一方面能使得工单信息处理的基本目标能得以达成,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以往在进行工单信息处理的过程中相关数据挖掘深度不足的问题真正得到有效的解决,使得工单能真正发挥指导日常工作的积极价值。

(二)客户信息的处理

从系统的情况来看,其现阶段已经存储了客户的一部分信息,而在构建一体化电力服务系统的过程之中,出于不同客户在需求方面差异性的有效考量,则可以在其中设置备注信息填写板块,方便客户信息管理人员,及时能对于客户的一些附加信息进行备注,备注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客户报修的情况、客户投诉的情况、客户订阅供电单位信息的情况、客户提出的意见情况等,除此之外,也需要对于一些存在特殊需求的客户给予重点的关注。但是,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进一步加快,我国供电企业之中,客户的数量也呈现出了逐渐增长的趋势[3]。在对客户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无论是客户信息的数量,还是客户信息的庞杂度都在较大程度上有了提高。针对上述情况,在实际处理客户信息的过程之中,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入RPA技术,在借助RPA技术常规管理客户信息的过程之中,通过对于机器人工作流程的特殊设置,使其能对于特殊需求的用户的信息进行特殊的管理,并且在日常管理客户信息的过程之中,一旦发现异常则及时向相关工作人员发出提醒,这样的方式能大量减少人工工作的压力,减少人工方式进行客户信息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偏差,为管理效益的整体提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网格信息的处理

从网格信息建立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其最为重要的依据就是地图的片区,依此进行网格的划分。而从现阶段片区设置的角度来讲,有按照所属居委会或是物业公司的划分,也有按照小区的划分,还有按照村委会或是街道办事处的划分,这些都是网格形成的最为重要的基础。但是,在实际针对网格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之中,由于在区域范围之内网格的划分存在一定程度的复杂度,单纯依靠人工的方式进行记忆不仅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压力,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工作偏差问题的出现。而在使用RPA技术针对实际的网格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之中,借助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的相关手段,将相应的网格信息程序融入RPA系统之中,系统就能实现对于网格信息的自动管理,不仅能精准地把握不同网格在用电方面的实际需求、客户的相关信息的,除此之外,一旦网格内部发生供电故障的问题则能第一时间对信息进行分类,并且精准地将信息上报给相关的工作人员,保证故障处理的及时性。

(四)数据融合的处理

借助RPA技术构建一体化的电力服务系统,则能实现对于不同类型信息的有效整合,通过自动化的方式使得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相容度能真正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在实际针对客户信息以及工单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之中,则可以将客户编号作为两者之间的契合点,结合客户的编号信息,机器人就能实现对于客户的下派工单情况以及基础信息情况的一键订阅,而在针对网格信息以及工单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之中,则可以充分结合客户信息的情况,客户信息的明确度以及完善度越高,那么在对其进行网格信息划分的过程中,准确度也往往更高。借助RPA技术,能实现自动化的数据融合处理,在充分发挥不同部分信息所具有的积极价值的基础之上,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对于不同系统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则能使得供电企业更加深入的把握客户的实际情况,为一体化的电力服务系统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构建一体化的电力服务系统的过程之中,通过合理的应用RPA技术,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工作的整体流程更趋简化,实现整体工作效率的提升,更能实现深度的信息整合以及信息挖掘,使得各部分的信息能真正实现有效的融合,为供电公司更好地服务于客户提供扎实的信息方面的支撑,使客户能真正享受到更为优质的供电服务,为我国供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磊,樊博,张晓东,陈银江,张军喜. 基于云平台的电力用户远程网络充值应急处理服务系统[J].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23,42(06):82-86.

[2]李韫莛,梁哲辉,李莹,陈敏. 基于数据整合的电力客户服务系统设计[J]. 无线互联科技,2022,19(10):65-67.

[3]汪竞之,王嘉钰,郭靖雯. 基于大数据应用的一体化电力服务系统研究[J]. 农村电气化,2021,(07):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