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音乐不同于其他科目,具有自身价位鲜明的特点以及自身较为独特的优势,曾经就有哲人说过:“节奏与乐律是最强烈的影响力,能够对人们的心灵深处进行直接影响,结合合理教育方式音乐能够直接浸润心灵。”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当前经济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音乐教育,并且有专家学者指出音乐教育高于其他教育,并且具有独特的教育方式。针对我国小学音乐教育而言,义务教育音乐课程中将音乐审美作为整体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音乐学习根本动力,因此,如何基于生本理念下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课堂的策略,是本文论述的主要问题。
一、开展“乐理小老师”活动,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发现了较为实际的问题,针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学生在音乐学习完成后,对于乐理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并且出现学过很快就会忘掉的问题。通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将问题的原因概括为几个方面:乐理知识不会在每堂课中都运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无法把所有的乐理知识进行课堂回顾,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当学过知识再一次出现时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度模糊,针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利用“乐理小老师”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到音乐教学过程中,从而掌握音乐教学知识。
课堂构建“乐理小老师”角色的实质就是教师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且将归纳总结后的内容制成表格发放给学生,学生可以针对归纳总结出来的知识选择出自己较为擅长的方面进行讲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决定小老师的讲课顺序,并且将主动积极的学生前期进行讲解,给其他迷茫的学生作榜样。“乐理小老师”可以将自己擅长的乐理知识到学习方式进行同学间的探讨,然后进行学习方法的共享。例如音符、附点、连线、小结等较为重要的知识可以通过小老师的学习技巧传达出较为简单的学习方式,使得其他学生也能够充分掌握,并且在自己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1]。在乐理小老师讲课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合理地采取鼓励的方式进行鼓励,无论小老师讲课的成果如何,都应以鼓励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升“乐理小老师”模式的课堂实施效果。
二、引导学生学会感悟实践,集中学生注意力
音乐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和影响性,我国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材对于选材内容十分谨慎,能够被编录进教材的音乐曲目一定具有其自身的艺术价值。在我国当前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材中,多选取古今中外的具有重要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进行素材编订,因此在乐曲进行欣赏之前,教师应对学生提出欣赏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对音乐进行感悟实践学习,从感悟实践中体现音乐的价值。并且在学生感悟实践学习过程中适当的对于学生提出问题,问题的方式可以以感悟过程中的学生自身的想法为主,并且提问学生在感悟过程中脑海会反射出的画面,这种感悟教学法可以利用音乐的感染力快速带动学生进行音乐体会,能够集中学生的学习精神。
在对乐曲感悟完后教师可以以教学实践的方式挑选学生阐述自身的想法,并且让学生描述在听到音乐之后脑海中所浮现出的画面,以及对音乐表达出的概念进行总结,总结完成后,教师可以开展小组教学活动,并且引导学生将感悟中的情景进行模拟演练,在学生实践演练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并且要尽可能地体会学生所表演的每一种情绪和每一个音乐片段的内心反应,通过音乐实践活动的方式理解学生对于音乐的体会以及音乐节奏的掌握的概念,针对于学生理解不当的地方加以引导,从而帮助学生提升音乐感知能力,并且将抽象难懂的知识点进行形象化分解,使难点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感悟实践学习教学方式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具有较为实用的特点,感悟实践教学方式无需教学辅助,只需要教师在学生实践活动中选取恰当的时机进行学生学习的引导,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可以发挥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悟的无限潜能,从而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能力[2]。
三、合理利用微课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过程中,要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当学生对于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基于科技时代的时代背景下,音乐课堂教学可以合理地采用科技时代下多媒体教学模式中的微课教学模式进行音乐教学,利用微课教学将音乐知识内容制作成短视频,并且短视频的内容可以是以动画、录像或是PPT的形式展现,微课教学方式能够丰富音乐知识内容的展现方式,使得音乐知识内容具有多样化且动态化的特点,从而提升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
微课的内容可以从学生较为难掌握的知识点入手,例如音符的实质、音乐符号的作用及使用方法等方面知识点,这类音乐知识具有枯燥性的特点,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兴趣较低,并且时常出现学完就忘问题[3]。针对这种问题就可以利用微课教学的方式将困难知识点进行展现,并且以动态形式播放给学生观看。在微课设计过程中,微课的内容都是经过反复审核以及反复推敲形成的,因此具有语言精练、讲述方法便捷的特点。例如在小学四年级下册进行切分音、倚音音乐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合理地将知识点的内容以微课的形式展现,微课形式展现下的知识内容较为容易理解,能够提升学生音乐知识学习的兴趣。
微课展现的内容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乐曲的赏析分界、也可以是抽象概念的简单展示,能够将音乐知识内容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中的音乐内容较为多样,乐曲的音的高低、上行、下行以及声音的强弱和表达的情绪都是看不见的,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此时音乐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的方式使这些问题变成可见问题,可以利用图形谱、故事情节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乐曲聆听,促进学生提升歌曲结构的体验感,通过学生感受和想象方式使音乐转变为可见音乐。例如在进行小学四年级下册“切分音(一)”这一知识点内容学习过程中,这一概念在《彩云追月》这一课时体现明显,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在第二遍歌曲聆听过程中进行展现,第一遍歌曲聆听后学生对于歌曲的旋律以及歌曲的表达有了初步的见解,在第二遍聆听过程中展现微课内容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切分音的特点,并且提升对于切分音知识点的理解度。
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微课具有寓教于乐的特点,并且能够通过自身动态特点利用动画形式或者视频形式提升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合理地将拟人、排比等手法运用到理论知识的展现过程中去,使理论知识更加形象化、具体化,从而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并且微课具有简短且突出重点的教学特点,能够给学生带来深刻印象的同时,改变了枯燥的音乐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课体验感。
四、结合游戏激励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针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心智还不够成熟,并且依旧保留爱玩好动的天性,因此在进行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地利用游戏化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游戏对于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游戏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提升学习的态度,创建“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还能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方式。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堂的教学重点展开游戏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在选择以及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三维”目标进行设定,三维目标的实质就是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并且综合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能力水平围绕音符与节奏设定动作游戏,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游戏设定过程中,教师应根据音乐理论设计出巩固游戏,小学音乐教学涵盖方面较广,包含了歌唱、体态律动、器乐演奏、即兴创作等多个方面的理论知识,因此学习上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知识混淆、知识模糊的问题[4]。教师要根据这些不同音乐知识设计出不同的音乐游戏,将音乐中的音乐知识、技能、技巧以及欣赏等方面的知识,灵活巧妙地利用游戏方式展现。例如在进行音符时值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仿照音符结构组建抱团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让学生围绕成一个大圈,每一位学生代表一拍,并且在绕圈的过程中,哼唱学过的歌曲,当教师喊出音符时,学生计算音符时值找出相对应的人数进行抱团,通过游戏熟练后,教师可以适当的增加游戏难度,如附点音符或者是八音音符,可以让学生利用抬脚的方式进行游戏。
五、结论
基于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的新时代音乐课堂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无论是专家所提出的传统类教学模式,还是基于时代发展而衍生的新型教学模式都具有一定的教学理论,并且具有一定的实质性。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教学,具有自身代表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地根据学生所处阶段的素材内容进行制定,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调动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扩大音乐的影响力以及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阚梓豪.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究[J]. 读与写,2020,18(9):240.
[2] 袁芳. 小学音乐慧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策略探究[J]. 艺术评鉴,2020(2):147-149.
[3] 王曼利. 浅析新课改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 中外交流,2020,27(8):392.
[4] 高玮.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 北方音乐,2020(1):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