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王玉秀

莒县第六实验小学,276500

摘要: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运用软件和小程序搜索资源、编辑处理音视频、备课和上课以及如何甄别、使用、借鉴、学习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与研究。笔者结合多年来的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融合实践,从痛点分析、融合策略、技术融合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小学音乐
DOI:10.12721/ccn.2022.15716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对于事物的感受和想象比较依赖具象思维。而多媒体信息工具则能够承载诸多动态资源,将其与小学音乐结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带来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迅速适应课堂教学内容,实现学习过程的高效和具体。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不断熟悉多媒体信息工具的使用,促进小学音乐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音乐教学效果,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为小学音乐教学带来了许多便利,并且相比起传统的“讲、听、记、唱”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教学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就是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能够显著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课堂质量。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思维和认知能力尚未发育完全,因此,他们对于许多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比较弱。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偏向于理论化,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对于涉及的音乐知识比较难以理解,并且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在激发学生兴趣这方面也少有突出之处,因此教学效果有些不尽如人意。而多媒体教学能够将很多与音乐相关的课外资源引入课堂中,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比如一些动听的音乐片段通过多媒体设备的帮助,就可以直接播放给学生,学生对知识点的接触不再局限于理论,这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还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学生对于音乐的了解也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还有一些与音乐相关的MV等,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音乐中的意境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这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无疑是一个有效的帮助。

随着多媒体和音乐教学结合程度的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程学习的热情会得到进一步的增长,既能推动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也能在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和时间的过程中优化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此外,在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融合无疑给课程改革带来了动力,加快了课程改革进程,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这对于音乐教育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抓住特点,多样教学

学生具有时代的特点,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对信息技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与热情,这些方面集中体现了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这种心理普遍存在,但是他们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二年级学生很多还处于幼儿到儿童阶段的过渡期,对儿童歌曲、动画视频等媒体还十分的喜爱,天真而富有童趣,对动画人物具有较大的兴趣,但在学习上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所以我们多采用适合这一年龄段的图画、文字、视频、音乐等多媒体素材来组织教学,这将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四年级的学生在生活、学习环境的作用下,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教师就要注意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渗透一些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创新内容来开发出新活动,让这一阶段学生对实践活动产生兴趣,达到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综合性教学的目的;五、六年级的学生除了有好奇、好动的特点,还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在这一阶段更需要的是正确的引导。因此,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要多设计一些让他们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题目、题型,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掌握知识、能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情景教学

新课标中明确要求,小学音乐教学应当注重多元化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而小学音乐教学更重要的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情景教学。在情景教学中,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情景来体会音乐情感,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例如,在进行小学一年级《小雨沙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不再等待下雨的教学时机,而是用多媒体来营造出一个雨天的情境,让小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感受大自然中不同的雨声,然后引入《小雨沙沙》教学内容,能够更方便教师把握节奏,让学生理解音乐之中的情感,感受雨声带来的自然之美。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还能够更好地展示出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让小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详情。例如,在音乐《映山红》教学中,这一音乐是出自电影《闪闪的红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播放电影片段,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的丰富情感,加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同时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加深学生的爱国之情。

(三)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方便将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引用到课堂中,让教学拥有更多的选择。在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将网络上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展示给学生,能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不用局限于教师所讲以及课本内容,有效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质量,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体会音乐的博大精深。教师应该建立大课程教育观,不再把音乐教学内容局限在教材当中,主动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课程内容的拓展,尤其是根据学生在音乐学习当中的信息需求补充有关的知识和学习素材,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

例如,带领学生欣赏《春江花月夜》这首乐曲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乐曲的初步赏析,并与学生共同将整首乐曲划分为三部分:开端、高潮、结尾;然后通过多媒体设备将这三个部分分别制作成不同的画面,例如开端部分,乐曲旋律平缓,节奏较慢,这个部分教师可以将其制作成这样的画面:“一抹夕阳渐渐落下,夜色朦朦胧胧,江水平静如画,一片安静祥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当中,让学生初步沉浸到乐曲中,为后面的赏析做铺垫;当乐曲进行到高潮部分的时候,教师再展现出这样的一幅画面:“江水波涛汹涌,声势浩大,气势壮阔,如一头猛兽咆哮嘶吼。”让学生被画面所震撼,仿佛身临其境一般,真切地感受江水的壮观景色;而当乐曲到了结尾处,教师再展现这样一幅画面:“潮退之后,游客们在江边嬉戏玩耍,江上有鸭子在慵懒地游动。”让学生的心绪随着画面和音乐的变化而平复下来。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有效地理解了乐曲的内涵,还能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结论:总之,小学音乐教学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关键,这对于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音乐素养,都有着重要意义。在教学中,音乐教师应当积极走出多媒体技术应用误区,结合传统教学模式,打造优质音乐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婷.探析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J].北方音乐,2020,(14).

[2]黄亚萌.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4).

[3]邹嘉玉.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具的创新整合应用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