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科目,它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可以给人充足的情感体验。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不能只注重教授具有较强专业性的理论知识,这不便于学生理解,容易使其产生抵触学习的心理。将其以游戏的方式引人到课堂教学当中,既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培养其艺术情感,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又可以丰富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以游戏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现今一些小学生对音乐学习没有兴趣,音乐水平和能力较低的现象,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融入音乐游戏,这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小学生更好地融入音乐课堂教学当中。小学生在音乐学习的初期阶段,教师在课堂上以游戏化的方式创设课堂情境教学,可以使其增强对音符和音乐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为其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课堂互动。在选择游戏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音乐能力来进行游戏的设置,要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如学生在刚认识音符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小熊摘玉米》的游戏视频,然后让学生扮演小熊,将这几个音符写在玉米形象的卡片上,“小熊”摘得玉米后就唱出标示的音符,这样多加练习,学生就可以很快认识这些音符。教师还可以准备七个相同的水杯,将水杯盛上水,依次增加水量,可以代表音乐中的七个音符,然后让学生敲击水杯,体会音符的高低音。在学习休止符时,可以设置“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创设情境教学等。
二、以游戏增强教学效果
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参与到音乐的教学中来,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增强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培养其音乐欣赏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音乐和游戏结合的作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使其主动探索,认真倾听,发表观点。通过情境表演游戏也可以增强教学效果,同时有助于教师为学生创建情境教学课堂。在小学音乐学习中,有很多音乐富有故事情节性,所以教师可通过课程内容的情节性特点创设情境表演游戏,也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编,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为例,教师在教唱时,可以让女生扮演洋娃娃,男生扮演小熊,一边跳舞一边学唱,让学生在运动表演中既能学会唱歌,理解歌曲表达的中心内容和情感,又能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
三、高效利用音乐游戏,深入理解音乐情感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一些任务,开展相应的角色扮演游戏,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动物进行模仿,让学生扮演一些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对小动物进行灵活生动的演绎,还可以让学生挑选一些比较熟悉的小动物,对动物的声音进行模仿,同时要表现出小动物的日常动作。这样的角色扮演过程,就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具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教学过程,还可以增强学生肢体动作的协调性,使学生的声音和肢体动作相互配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指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情感,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情境表演游戏,可以引导学生对相关情景进行模拟与表演。小学音乐课本上的相关音乐内容存在较强情节性,教师可对其特点进行合理利用,鼓励学生编制一些音乐情境,进行情境表演,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游戏兴趣,进而更加牢固地掌握音乐知识,让学生可以充分融入歌曲情境中,深入理解歌曲中的内涵。
四、利用接龙游戏,激发学生想象力
在小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时,教师引入相应的接龙游戏,其教学效果的提升会很明显,通过接龙游戏,不仅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还可使学生感受到更多的学习乐趣。接龙游戏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其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模仿与传递,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节奏。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或者是以学生个体为单位,教师先演示一个节奏,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节奏进行顺序性节奏模仿,随着模仿的逐渐进行,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自行进行节奏编制,然后完成自主接龙游戏。这样的教学过程,就可以使学生合理掌握节奏内容,有效增强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五、通过恰当音乐游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将音乐游戏合理引入小学音乐教学中,需要音乐教师在课堂中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地完成相关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获得更多的自我感受,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不断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记忆,同时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另外,教师要注重转变自身教学理念,科学选择音乐游戏的形式,综合考虑学生的性格与年龄特点,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游戏,引导学生加强创新,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结合音乐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节奏游戏,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引导学生倾听音乐,指导他们注意音乐节拍,然后激励学生寻找相应的打节拍时机与动作,这样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完成相应的模仿游戏。其节奏游戏活动存在一定的难度,而要想让多个学生共同完成,其难度会有所增加,这就极大地考验了学生肢体协调能力,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记忆能力,高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使学生可以始终保持高涨的热情,从而在小组内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交流与探讨,寻找到更加合理的节奏把握技巧,让学生在共同努力与配合下完成游戏中的挑战。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引入相应的音乐游戏,可以使学生逐渐学会合作探究,进而有效锻炼学生的能力,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
六、运用综合性游戏构建音乐高效课堂
在音乐课堂中融入综合性游戏有助于构建音乐高效课堂。综合性音乐游戏是教师利用教材中多个歌曲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听音、识谱、表演、节奏等多种游戏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这些游戏中进行系统性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此种方式是对音乐游戏的有效创新,使音乐游戏的形式不再单调,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以《小红帽》为例,教师先为学生讲述这个故事,让学生创编演绎故事情节,再以小红帽和外婆的笑声做节奏训练,一个笑声是清脆如银铃般,一个笑声厚重缓慢,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识谱唱歌游戏。总之,音乐课堂要融入新鲜、有趣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知识,增强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改革,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融入音乐游戏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音乐教学目标。在实践操作中,教师要不断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游戏教学,让音乐深入学生的内心,不断增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丽.浅谈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20(3).
[2]支荣佳.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9(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