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学法是德国著名作曲家奥尔夫在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因其合理适用性强的特点逐渐在当时的社会普及。现今奥尔夫教学法是世界三大音乐教学方法之一。自传入我国以来,便对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奥尔夫乐器的创造是奥尔夫教学法对世界乐器发展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
一、奥尔夫乐器的定义
奥尔夫希望学生能够自己进行乐器演奏,并且在演奏过程中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旋律。通过这种自己演奏的方式让学生对乐器学习产生积极性。但是艺术性较强的小提琴等乐器,不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很难让学生进行尝试,妨碍学生最基础的乐器学习发展。于是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奥尔夫与德国著名的乐器制造家制作了最初的奥尔夫乐器。奥尔夫乐器的主要特点就是以节奏为主,学生比较容易学会。这种操作比较简单的乐器能够让进行乐器学习的人尽快地感受到操纵旋律带来的快乐。奥尔夫乐器的后续发展情况就是他创造了更多简单操作的打击类乐器,让许多学生在进行音乐学习的时候都能通过奥尔夫乐器尽快地了解音乐知识。
二、当前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一)教学不受重视
我国的人口数量近些年急剧增多,各行各业的竞争压力都变得越来越大。每家企业对于员工的调查筛选第一要素都是学历问题。这种社会现象就要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必须稳定在一个水准,否则只能被社会所抛弃。小学教育相比于其他年龄段的教育,可以更好地塑造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于是很多人把教育重点了放在小学这个阶段。让小学学生利用时间最大程度的学习基础知识,对于其他方面的课程不闻不问,音乐类课程的时间甚至被很多基础课程占据。音乐课不受重视,学生无法得到音乐知识教育,这让音乐课程的设立失去了根本性的意义。让很多学生成为了学习知识的工具,每日生活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之中,对生活充满了消极情绪。
(二)教学方法存在缺陷
在我国的音乐教学之中,虽然已经融入了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理念,但是在具体教学方面,依旧有着很大的缺陷。教师在设计课程中,单纯的对音乐理念进行理解,依旧过于看重学生的基础音乐知识的教育,通常不能够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过于死板的教学方式会直接导致学生失去音乐兴趣,让学生无法理解音乐的魅力,即使有喜爱音乐的学生也无法从死板的教学方法中学习会真正的音乐知识。如果教师不改善教学方法,那么就会让音乐课程失去原本的教育意义,让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得不到提升[1]。
(三)教学效率比较低下
很多学校的音乐课程依旧采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过于死板的音乐理论性授课与数学语文的教学并没有什么差别,但是音乐课程无须考试的性质却给了很多学生放纵自我的机会。当教师选择一直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教学方式始终没有新意,就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对于音乐的兴趣。这种传统的教学形式根本无法充分地调动出学生的情绪状态,会让学生很难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导致音乐教学效率低下。
(四)音乐知识面不足
小学的音乐教学课程涉及不到过于复杂的音乐知识,所以对于进行小学音乐教学的专业需求不高。教师们对于音乐理解可能十分有限,对于科学的音乐教学理念也无法完善的运用在课程之中,这让很多学生接受不到更加科学的音乐教学方式,通过室内的常规教学,学生们无法通过更多途径获取音乐知识的了解,这让并不全面的音乐教学不能更好的融入进课程中,学生也很难通过音乐课程学会更多的音乐知识[2]。
(五)乐器应用不足
现在的音乐课程大多数是书本理论性授课。如果遇见条件设备相对于比较好的学校,基本可以实现音乐的鉴赏以及音乐经典的展示。但是学生们接收到了足够的理论性知识,却无法真实的在现实中感受到音乐的诞生。视频中的乐器演奏的声音虽然很接近原音,但是始终无法将最真实的音乐质量呈现出来。当今的小学教育为了保障学生们的安全,基本不会进行太多的走出校门的课外实践课程。很多在知识中提到的乐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根本就没有接触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学生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来判断乐器的演奏方式,这让学生们的音乐学习效率大大降低。
三、奥尔夫乐器在小学音乐低段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我国的传统教学形式已经逐渐地不再适应当今的社会需求,虽然现在的教育依旧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但是现在的人们已经更加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只有让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得到一定提升,才能促使学生的正确思想观念形成。让学生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死板,音乐本就是一门艺术,不应该被条条框框限制住。小学音乐低段教学的这段时期,是学生形成兴趣爱好的重要时期,不应该被传统的教学方式束缚住。奥尔夫教学方法始终坚持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存在,能够让音乐不仅仅局限在表面知识之上,让小学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音乐的创造中来,通过对音乐的感知学习音乐的知识,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3]。奥尔夫倡导先理性后感性的教学方式,学生无须再担心自己的演奏技巧如何,只需要全心地投入进乐器的演奏当中。有很多乐器无法对学生进行真正的教学,比如说钢琴的体积过大,根本不可能搬到教室当中,小提琴的演奏虽然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但是需要极强的基本功才能将其演奏出来,十分不适合小学学生的艺术学习。音乐课堂的教学理念,除了要融合奥尔夫教学方法,也要善于将奥尔夫乐器应用其中。奥尔夫乐器通常价格低廉,方便携带。更重要的是演奏方式非常简单,并且具有极强的节奏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特点。让学生们尽快地演奏出音乐,在学习中自己创造旋律,才能让他们提升音乐兴趣,让小学音乐教学更具有意义。
四、奥尔夫乐器在小学音乐低段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通过奥尔夫乐器的使用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一味地教授课程可能对于他们的学习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但是一旦激发他们的兴趣,一定会让他们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位科学伟人的诞生,最初始的原因都是因为兴趣。是兴趣才能让人们的学习不断进步,让人们热爱上学习生活。传统教学模式十分缺少学生的兴趣培养,这让很多学生对于教学有着抵触心理。但是将奥尔夫乐器应用到教学之中,会让整个教学思想得到升华,让学生们亲手创造音乐旋律,提升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让他们真实地感受到音乐的存在,让音乐教学受到更多学生的喜爱[4]。
(二)通过奥尔夫乐器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奥尔夫乐器的最大特点就是演奏步骤非常简单,学生只要通过简单的理解立刻就可以进行旋律的创作。在音乐知识方面,教学是死板的。但是在音乐表现方面,却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在学生进行音乐知识学习之前,可以让他们先体会到音乐的美好,让他们在无形之中提升自己对音乐的热爱,提升自己的创造能力。
(三)通过奥尔夫乐器的使用增强学生音乐体验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中有着一个非常突出的教学问题,就是课程与实际有着一定程度的分离。学生们进行知识学习的时候,无法想象到音乐的具体形象。在接受乐器信息科普的时候,也无法对他们产生更深的理解。如果教师演奏乐器,学生也无法在演奏的过程中体会到乐器的特点。奥尔夫乐器能够让学生们通过自己演奏乐器,从中得到相关的知识,了解乐器的发声方式,提升学生的节奏感,让学生对于乐器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全面地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
(四)通过奥尔夫乐器的使用培养学生音乐学习意识
因为很多学生对音乐没有产生一定兴趣,所以很难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但是奥尔夫乐器的科学应用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他们习惯于自己动手创作旋律,那就迈入了音乐学习的第一步。先从音乐中获得感情感动自己,再主动地进行音乐的理念性学习,这才能让音乐教学成为真正的艺术教育。奥尔夫乐器能够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意识,让音乐教学成为学生们真正喜爱的课程。
五、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社会现今的综合性人才需求,教育工作者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对于可以提升学生内涵素质的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一定不能忽视。一定要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现在我国的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式都有着一定的弊端,应当积极地引入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小学音乐教学效率得到提升。奥尔夫乐器的合理利用,能够有效地改善教学方法的死板,让学生们对音乐产生一定兴趣,在演奏中提升自己的创造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美好的一面。
参考文献:
[1] 唐颖婷. 奥尔夫乐器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节奏训练中的运用[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1(4):47-48.
[2] 田芯瑜. 奥尔夫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9):92-93.
[3] 王露莹.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探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36):30.
[4] 马骁琪. 奥尔夫乐器的运用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共同体构建 ——基于几个教学案例的分析[J]. 当代音乐,2019(10):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