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音乐教学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探究

黄文军

揭西县张武帮中学,515400

摘要: 音乐本身是人们寄托情感、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无论是歌词的含义还是音乐的旋律,都有可能让听众感同身受,产生共鸣,这就是音乐神奇的魔力。音乐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是培养学生欣赏艺术、提高审美的重要途径,新课标改革中明确要求,在音乐教学中必须渗透情感教育,这是实现音乐学科的教学目标、提升课堂效率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 初中音乐;渗透;情感教育;方法探究
DOI:10.12721/ccn.2022.15718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初中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在音乐课堂的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能大大提升音乐对学生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对处于初中时期的学生个人发展也有着积极作用。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音乐教学渗透情感教育这方面可谓是有着独一无二、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而且对开始进入叛逆期的初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有着正确的引导作用。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音乐是人类的速记,它以特有的声音语言诉说着情感,音乐教学仅仅完成音乐知识结构分析,而不努力挖掘其蕴含的情感因素,是永远不够的。”基于以上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音乐教学的备课中,寻找教学和情感教育相结合的平衡点,让理论与实践共同推进,这样才能使音乐课堂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真正有效的平台。

    一、初中音乐课堂渗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新时期将初中音乐教学渗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音乐本身特点上看,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每一首音乐曲子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融入了丰富的情感要素,能让学生快速的体会到音乐的魅力,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情感的传递能够让学生体会到音乐不仅仅是听过就忘了的消遣,更重要的是充分地感受到音乐内涵,加深学生对音乐课程的认知和了解,从而有助于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其次,从音乐对学生的发展上来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适应当代初中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提升学生个人艺术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好的音乐可以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成为学生情绪表达和情感宣泄的的载体,还能在音乐的积极影响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

再者,从当前的教育形式上来看,初中音乐教学渗透情感教育的融合,是全面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注重音乐课堂的“情感和过程体验”是新课程改革对音乐科目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音乐教学和情感教育相互渗透融合能够促使初中音乐教学在教学方法上突破限制,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从而更好的展现出音乐这门艺术学科的魅力,并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最后,从当前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上看,或因师资的不足,或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很多学校每周的音乐课时远远不足,甚至不开,最多只作为一种为丰富学生日常活动、素质拓展的课程,加上中考并不考,所以对于很多音乐老师来说,在对于课程的研究上过于放松,仅仅是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或者干脆在上音乐课的时候不讲课,直接播放学生感兴趣的歌曲,很少有自己的想法,更是从来都没意识到,情感教育和音乐教学的密切联系及其重要性,更别说在音乐课堂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实践活动了。长期以往,对初中学生情感知识的建立和音乐素质的提高都是有不良影响的。

由此看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势在必行。

二、初中音乐教学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一)创设有趣的情境导入新课

根据学生和教材结合实际情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是情感教育融入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之一。情感教育情境不仅要熟悉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中音乐所蕴含的情感,还要适应学生对情感方面的发展需求, 把音乐知识传递给学生和培养学生对情境教育的接收能力。在教学情境的设置中,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的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做到场景自然,容易代入,增加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比如《爱我中华》这首歌曲,里面不仅包含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尤其是歌词中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话还流露出了浓厚的民族意识。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拓宽学生的视野,并促使学生能主动的去了解其他民族的风土人情,在学习这首歌时,我们可以展示一些其他少数民族的图片,或播放一些感人的故事影片等,以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

(二)讲解感人的故事激发学习的热情

音乐是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是生活情感的载体。教师教学时可以结合音乐所讲述的故事来进行情感教育的融入,这是实现音乐课堂和情感教育相融合的非常有效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进行充分的备课,熟悉音乐讲述的故事背景,用故事和音乐相结合的方式,渲染教学氛围,以至完成情感教育的渗透。比如在《七子之歌》这一课程的教学中,我在课前导入时选择播放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以引起学生的学习激情。然后讲述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是如何从澳门妈祖庙前登陆,如何逼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从而侵占中国的大片领土,直到1999年12月20日澳门才回到祖国的怀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情感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有国才有家的情感,了解到祖国就是人民背后最强大的后盾,使学生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越来越爱自己的国家。

(三)营造欢快的气氛愉悦学生身心

音乐是有声的艺术,搭配歌词中所描绘的场景,利用多媒体创设相关的教学情景,可以有效的营造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情感。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或者播放视频,调动学生的感官,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更高效的学习音乐知识。在学习歌曲《青藏高原》 时,我借助多媒体展示青藏高原蓝天白云,白云下是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然后让学生来说一说自己家乡的风景或民歌之类的,最后让学生唱出来,亲自去感受和体会。这样就能让学生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加深了对青藏高原的了解,既感受了歌词中描绘的场景,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教学渗透情境教育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作为音乐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情感教育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要充分把情感教育渗透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让学生在情感教育中理解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真正领悟音乐的魅力,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剑. 谈初中音乐教学与情感教育的融合[J]. 读写算,2020(29):55+57.

[2]修一歌. 初中音乐课堂融合情感教育的教学策略解读[J]. 华夏教师,2019(24):35.

[3]刘晓丽. 浅析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进行情感教学的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