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群众思想意识的增强均表明人力资源应朝向更为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初中音乐教学在此种情况下受到的重视自然是极高的,通过对其有效应用可以培养出更多综合人才。在新课程改革的基础背景下,音乐教师应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是需要重点思考的话题。
一、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教学局限于教材中的曲目,不注重其他优秀音乐曲目的扩展
认真观察和分析当前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笔者发现,音乐教师习惯直接按照教材上的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即表现为音乐教材上有哪些音乐曲目,便在音乐课堂上带领学生学习什么音乐曲目,此外,便再无其他优秀音乐曲目的引入。音乐教材上所挑选的音乐曲目虽然有着自身的经典性与优秀性,但是有些曲目与初中阶段学生追求新鲜、时尚的年龄特征不相符。因此,音乐教师一味地照抄照搬教材,便很容易消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进而大大影响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及质量。
(二)教学局限于教给学生歌曲,不注重挖掘其背后的优秀德育元素
在相当一部分初中音乐教师看来,在音乐课堂上教会学生演唱教材上原有的音乐曲目就是完成教学任务了,毕竟音乐作为一门“副科”不参与中考考试,其他与音乐相关的知识都不在音乐教学的范围之内。在这种错误认知的引导下,初中音乐教师忽视了对音乐曲目背后所蕴含的优秀德育教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使得音乐课堂教学更多时候停留在了“教唱歌”的浅层次上,未能发挥出音乐学科立德树人的良好作用。这也是影响初中音乐学科教学效率及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立足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引进优秀音乐曲
众所周知,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但并不是唯一的载体。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为此,初中音乐教师在做好教材内音乐曲目选用的基础上,应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引进其他优秀的音乐曲目[2]。
例如,有的学生喜欢流行歌手,所以教师便可以将一些流行歌手的经典流行音乐作品选入音乐课堂上。比如,王力宏的《不可思议》将爵士音乐打造得令人叹为观止,同时,将京剧唱腔与蓝调唱腔有机融合成一体,具有明显的中西方融合的特点;周杰伦的《黑色幽默》《安静》《画沙》也是非常优秀的R&B作品,同时具有明显的中国风和HIP-HOP风格……听到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手演唱的音乐曲目,学生无需教师的督促与引导,便能快速集中注意力,认真融入音乐课堂的学习中。如此,借由同样优秀的音乐曲目,教师便很好地达成了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教授给学生R&B音乐知识的良好目的。这便是初中音乐课堂中的一种创新,带给了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体验。
(二)利用语言魅力,增强学生想象
语言是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的与他人交流沟通的工具,生动的教学语言能够为学生提供足够和谐的学习体验。如果教师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利用足够生动和谐的教学语言来进行描绘,或者是采取各种各样的充满趣味性的动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学生在音乐学习上的投入力度必然会显著提升,同时还能够在无形中助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在对初中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的过程中,教师的此类行为能够有效地安抚学生的心灵,让学生静心聆听,有助于满足学生的多元化成长需要,对学生的未来学习成长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音乐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正因为拥有丰富的想象,音乐才能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教师便可以利用自己的语言魅力,将“草原”作为主题,通过演唱并且欣赏草原歌曲,让学生形成对大自然的美好景色的感受,感受不同区域的民俗歌曲的特征,以此为基础强化地域文化、民俗民歌以及人民生活的关联。此节课可以分两个课时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差异化教学内容的衔接情况,然后通过相关语言描述,学生很轻易地便能够了解到相应歌曲的背后景色,从而促使学生形成对所学习的音乐知识的深度理解,为其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增强奠定坚实的基础,提升音乐教学有效性。
(三)挖掘背后的德育元素,向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渗透
音乐曲目中蕴含丰富的人文性资源,适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与渗透。为此,初中音乐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在课堂上教授学生学习演唱歌曲,而应认真分析与挖掘,以音乐曲目的教学为载体,在传授给学生音乐知识的同时,对他们进行良好的德育渗透。这样,学生才能在学到音乐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品德的熏陶、感染,从而朝着德智兼备的方向发展。笔者在平时的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就会有意识地挖掘所教学内容背后所蕴含的德育资源,学生反馈良好。
例如,在教学《爱我中华》这一音乐曲目时,笔者会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德育渗透,让学生在学会《爱我中华》这一歌曲演唱的同时,能于内心深处意识到民族团结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从而在日后的学习及生活中自觉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挖掘歌曲背后的德育元素,面向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渗透,能让音乐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音乐,而是具备更为丰厚的人文内涵与外延,从而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量的教育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优质的、高效的音乐教育能让学生的音乐审美与鉴赏素养得到良好的锻炼与培养,能让学生以美的视角感知生活中的美,创造生活中的美,从而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为此,初中音乐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正视当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究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并想方设法加以应对与解决。这样,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才能获得质的提升与飞跃,学生也才能在接受高质量的音乐教育的同时,收获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国.浅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黄河之声,2019(06):110.
[2]崔艺宁.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北方音乐,2018(22):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