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理想教育

王菊玲 成清珍

河南省济源市东湖小学,459000

摘要: 实践是一个过程,只有把学习理论和探索的实践结合起来,才会产生新的认识,再去进行新的实践,如此反复才能进入一种新的境界。音乐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学习、再实践,将理想教育渗透到音乐教学中,尝试探索音乐育人的新途径。
关键词: 小学音乐;音乐教学;理想教育
DOI:10.12721/ccn.2022.15721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理想教育的实践,是将音乐教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探索。实践过程中以音乐为载体,没有空洞说教和堂皇教诲,而是通过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富有哲理的歌词启发学生,这是一种极为和谐的教育。

一、明确音乐教学中理想教育的本质

(一)理想是什么

理想是指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目标进行不断地奋斗和追求。所以说,理想是动力的源泉,是对未来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它与空想和幻想是不一样的概念。虽说理想有短期和长期之分,但按内容分:还有社会理想、道德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等;按层次又可划分为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教育中以社会理想为方向是前提,作为教师要时刻怀有对国家和对学生的责任意识,要甘于奉献、长期坚持,这样个人理想才会更加有价值。另外,理想还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美好性,理想是美好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没有哪个人的理想是将来要成为小偷,或是残疾人;二是切实性,理想是实实在在的,一般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没有人将来要成为“外星人”,因为这不可能实现;三是制约性,当一个人确立了自己的理想,不可能一成不变,因为理想会受到社会、时代、家庭、个人阅历等的制约;四是激励性,人总是在不断地实现一个个目标中前进的,有理想就有了目标,有目标就会激励自己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二)理想教育是什么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理想教育又是德育工作极其重要的内容。理想教育实际是对青少年进行三观教育的过程,是真善美的启迪和引领,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奠基石。小学阶段实施理想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青少年的自我教育的意识,引导青少年规划人生、确立志向、树立自信、指导行为,使青少年的不自主、不主动、不自觉的生命状态进入到自主、自觉、积极能动的生命状态,为进一步激发自身潜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命的价值奠定基础。

(三)音乐教学中的理想教育

音乐教学主要通过学生的听、唱、感、演来发现音乐作品的内涵和魅力,音乐教学中进行理想教育要紧扣教材,充分挖掘音乐作品本身及其创作背景等方面存在的理想教育素材,通过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在音乐教学的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理想教育,启发学生对未来的想象和希望,不断发展学生理想教育上自我教育能力。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他们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他们憧憬未来,都希望有个美好的明天。他们有愿望、有追求,因此,抓住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是再好不过的。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理想教育内容,不论是中国歌曲,还是乐曲,抒发情怀、展望未来、追求美好明天的很多,可谓信手拈来。这意味着可以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和多途径进行崇高理想的树立,及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

二、开发音乐教学中理想教育的潜能

音乐教育的主要渠道是音乐课堂教学,这也是理想教育中的重点。理想教育是隐性的,而且是必须长期坚持方能见到成效的教育过程,所以音乐教学中要开创理想教育的新途径,教师必须确立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的自觉意识,并结合本学科性质特点和教学内容,从显性与隐性两方面,充分开发学科教学中理想教育的潜能。

(一)深挖教材,整合理想教育融合点

学生有理想的前提是教师自己有理想,这就需要教师要有理想教育意识,认真钻研教材,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不仅分析教材,还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理想教育素材,并结合具体的教学计划,进行潜移默化地开展理想教育。

(二)审美体验,抓住音乐学科性

作为审美教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学,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有独特的作用。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以审美为核心,在音乐教育的艺术中渗透理想教育,不仅要贯穿于音乐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还要在实践中突出音乐学科的不可替代性。教师引领学生进入音乐意境,在审美体验的活动中抓住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抒发美好情感,是让学生在美育培养过程中确立美好的愿望,进行心灵的润泽。

三、音乐教学中实施理想教育的策略

(一)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不经意就受到了理想教育,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教育。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在学生先了解歌曲的内涵和创作背景,再进行歌曲欣赏和学唱,就能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作品。实践证明,只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就会发现理想教育会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生根发芽,并结出累累硕果。

(二)渗透于各种音乐教学课型中

目前音乐教学主要包括:唱歌教学、演奏教学、欣赏教学、综合教学等,这些课型各有特点,又都有联系,教师要仔细分析,把这些课型进行结合和互补。在审美教育的同时,将提炼出来的理想教育元素,有效地渗透到音乐教学的各类课型中。积极引导学生在欣赏教学、歌唱教学、小乐器演奏教学中感知、表现音乐的丰富情感,并深刻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涵。

(三)渗透于音乐社团中

学校的音乐社团是课外音乐活动之一,而课外音乐活动又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对审美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记得当时带领舞蹈社团时,就在编排时将理想教育元素融合到舞蹈训练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理想教育,没有干巴巴的空洞说教,没有赤裸裸的堂皇教诲,而是通过旋律、节奏拨动学生的心弦,通过富有哲理的歌词去打开学生的心扉,这是一种极为和谐的教育。所以,只要坚定信心、理想教育在音乐教学中是大有作为的,理想教育定会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赵理梅.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9(4):132

[2]王文蓝.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