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乐器实践的应用

王云波

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康园中学,山西长治,046011

摘要: 音乐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缓解学习中的压力,净化人的心灵,还能够促进 学生智力的发展。在当前的音乐教学当中,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了音乐教师在教 学要面临又一重要课题,其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初中音乐;乐器实践;实践能力
DOI:10.12721/ccn.2022.15721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乐器也逐渐走进了音乐课堂的教学当中,不仅丰富了课 堂教学内容,还提升了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小乐器作为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的音乐器 械,能够使学生在针对乐律的掌握中有较大的突破,使学生能够在小乐器的演奏中实现自信 心的提升。在教学方法的改革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教学的重点内容, 学生在小乐器的实践演奏中,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乐器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乐器演奏能力差异较大

 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小乐器的运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但是学生之间对于小乐器演奏的能力却有着较大的差异。音乐课堂教育是以班级为单位来进 行开展的,小乐器实践活动的开展无法实现一对一的教学形式,但是有很多的学生在小学时 就学习过竖笛、口风琴、钢琴、古筝、巴乌等相关的乐器,对于小乐器的掌握有一定的基础。而有 些学生则从来没有接触过小乐器,甚至很多常见的小乐器都不认识,这就导致在教学中,教 师无法做到教学进度的统一性,教学内容过于简单会使有乐器基础的学生对于小乐器的学习 感到乏味,若教学内容过难,则会使零基础的学生难以跟上教学的进度,这给小乐器教学的 开展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教学方式不恰当

在实际的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着很多教学设计不科学的情况,很多教师针对小乐器教 学的设置不够集中,重点不够突出,这就导致了课程内容的前后联系不够紧密,连贯性较差, 也影响了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内容设计的不科学性和教学方式的单调性,对于教学的成果 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从而也就促使了音乐教师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采取行之有效 的乐器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实现乐器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在课程时间的安 排上也存在着诸多的要求,小乐器教学主要是在音乐歌唱课中和欣赏课中起到辅助的作用, 而小乐器教学的时间就需要安排的较为合理和科学,时间过长,会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时间过短,则无法实现乐器的辅助作用。还有一部分教师存在着教学观念过于陈旧的情况,对 于新的教学观念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这也严重制约了音乐教学方式改革的有效推进。

二、音乐课中小乐器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利用器乐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韵律和演奏能力

在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当中,教师一直将学生歌唱能力和技巧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 对于乐器的知识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讲解和传授,学生对于乐器的了解少之又少。乐器教学作 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初中音乐教师在进行小乐器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 性格特点来进行小乐器的选择。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学校都是以钢琴作为音乐教学中的主要 乐器,但是由于钢琴操作复杂、体积庞大,并不方便中学生的携带和操作。而小乐器则具有 方便携带、容易操作的优势,不仅能够实现多种音色的演绎[2],还能够降低学生的掌握难 度,例如竖笛、口琴、陶笛、葫芦丝、口风琴等等,这些乐器不仅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还 能够实现小乐器在学生中的有效普及,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相应的乐器,实现学生在 课后也能进行小乐器的练习,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增加适合的流行歌曲,增强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对于乐器学习的兴趣,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成果。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 在进行乐器教学时,要注重对于学生积极性的充分调动,使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乐器知识的 探究和分析。课堂教学中,初中音乐教师要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实现对于学生注意力的吸 引,再开展小乐器的训练,能够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教学实践中,初中音乐教师可 以选取当下流行的歌曲进行小乐器的课程教学,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为学生展示多样化的音乐 体验,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对于小乐器学习的积极性,其教学成果也会比传统音 乐曲目的选择要高出很多。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 生能够在音乐课程的学习中,体会到音乐的魅力,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和情感,从而实现音乐 教育的人性化,使学生能够充分的融入到音乐教学当中,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例如,在五声调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菊花台》等中国风的歌曲,先让学生视唱歌谱, 对旋律的走向有一个了解,明确歌曲表达的情感,鼓励学生进行动作创编,从而加深学生对 于音乐和五声韵律的理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流行曲目,结合小乐器进行伴 奏,活动课堂氛围。

(三)乐理知识和乐器教学相结合,拓展课外活动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过于抽象的乐理知识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无法起到任何作用,课 堂中乐理知识占比过重,还会导致学生对于乐理知识的内容产生厌倦的心理,更加无法做到 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实践中,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将乐理知识和乐器教学相互结合,使 学生能够在针对小乐器的学习中,实现对乐理知识的掌握,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音乐知 识能力,小乐器的实际应用中,还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已经学习的乐理知识内容,有利 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提升[3]。并且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内容,将音乐和社会与生活有效的结合起来,实现学生演奏能力和演唱能力的有效提升。比 如,可以开展音乐主题活动、创设合唱社团、小乐器社团等等,使学生能够在活动的参与中, 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领略音乐的魅力,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能 力,强化小乐器的演奏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乐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对于音乐教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 推动作用。所以,在实际教学当中,初中音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目标、 任务,设计科学化、合理化的小乐器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更好的运用乐理知识、 器乐知识,使其能够与歌唱练习形成一个整体,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卓.钢琴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J].当代音乐,2019(10):66-67.

[2]胡李鹏.小学音乐课堂中葫芦丝教学的方法与价值[J].艺术评鉴,2019(10):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