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及形式产生了明显的变动,学科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需要以知识经济、素质教育为依据,着眼于学生的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主动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活动创编能够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更多的契机,教师需要了解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现实条件,分析音乐教育对学生的重要吸引力。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以及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为基础和前提,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策略和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及形式,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大胆想象,保障学生能够产生由内而外的学习动机及收获。只有这样才能够推进小学音乐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小学音乐教学与活动创编
音乐是小学教育阶段中的基础学科,这门学科主要以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成长及发展为核心目标,因此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有重要的补助作用。小学音乐教师需要了解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求,尽量避免传一刀切,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低水平来指导学生。其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以及发现思维能力的提升最为关键,教师需要注重教育教学理念的有效创新,加强对不同教育元素的分析及研究,进一步指导学生自主实践。以此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参与能动性,保证学生能够对小学音乐课堂有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进而产生更多的学习动机。传统的教育模式备受诟病,学生参与活动创编的机会不足,教师过于注重对教学节奏的把控,认为活动创编会浪费一定的教学时间,因此直接跳过这一环节。还有的教师则直接包办所有的教育教学内容,没有给予学生自主参与活动创编的机会和空间,最终导致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只能够进行简单的练习和演唱,对音乐创作活动的认知和理解不够充分,个人的音乐素养提升速度非常慢。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学生的综合成长以及发展被提上日常,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备受诟病,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实践以及学科学习。对此,教师需要反其道而行,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真实情况,分析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认知以及理解,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主动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活动创编,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彰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确保小学音乐教学能够大放异彩、重焕生机。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进行活动创编的意义
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教学元素较为复杂,教学难度系数有了明显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思路和策略的有效调整,了解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新要求、新背景和新内容。着眼于活动创建工作的开展要求,在指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中彰显学生的主体价值,保障学生有所收获和成长,真正推进小学音乐教学改革及全面突破。
(一)践行与时俱进的育人理念
与时俱进的育人理念是新课改中的重点,有助于推进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将更多的时代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为学科教学带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活动创编有助于丰富小学音乐教学内容,真正践行与时俱进的育人理念。教师需要时刻注意小学音乐教学的新变动、新内容和新要求,将更多的现代化色彩融入其中,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穿插在抖音上比较火的民族音乐,旋律优美、简单易“上口”,很多小学生跃跃欲试。教师只需要关注对不同教育元素的分析及研究,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大胆想象,保障学生在参与音乐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机及收获。教师只需要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在适当的时间给予学生相应的点拨和启发,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让学生意识到自主参与创编活动的重要乐趣以及个人的真实收获,只有这样才能够改革传统的育人模式。
(二)开展活动创编工作
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摆脱传统育人模式,将创造性的教育策略落到实处,为学生的音乐学习以及社会实践保驾护航。活动创编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实现这一育人目标,能够更好地反映课程改革的实质条件,满足课程教育教学的现实要求,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依据。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真实收获,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在音乐的海洋中自由翱翔,意识到音乐学习的乐趣以及价值,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有了显著的提升。教师只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适当的调整教学思路,把握正常的教育教学方向及策略。这一点有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
(三)引导学生自主参与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角,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分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知识收获。一方面需要调整教学思路及策略,另一方面需要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机会和空间。在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创编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得到了有效地激发,能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引导下逐步意识到音乐学习的乐趣和精髓,进而主动调整个人的行为模式。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导上在课外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及巩固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以及专业素养有了显著的提升。这些都有助于小学音乐教学改革,充分彰显创编活动的重要指导作用以及育人优势,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以及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空间和环境。
三、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进行活动创编的现状
创编活动与小学音乐教学之间的结合符合学科教学改革的核心要求,对打造高效课堂、精彩课堂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小学音乐教师需要了解活动创编的具体要求及内容,始终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主动调整教育教学思路,确保活动创编能够发挥相应的育人作用及优势。但是有一部分小学音乐教师的教育基本功不够扎实,对创编活动的认知和理解还不够充分及全面,仍然按照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一以贯之,忽略了对不同教育元素的深入剖析以及解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大打折扣,很少有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首先教师没有着眼于社会发展的具体进程,深入分析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最终导致自身所开展的编创活动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一定的依据。整个课堂教学比较沉闷及乏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及发展备受阻碍。其次,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着眼于课堂教学改革的现实条件开展针对性的编创活动,无法实现两者的有效对接。学生的参与能动性不足,学生无法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解放个人的思维,真正提升个人的创新能力以及艺术水平,学生对音乐学习提不起兴趣,因此学习能动性大打折扣。
四、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进行活动创编的策略
为了有效避免音乐课堂中创编活动存在的不足,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了解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真实收获,着眼于即兴编创活动开展的要求,在指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之中打造高效课堂的精彩课堂。
(一)设置明确的育人目标
为了尽量避免教育教学活动出现偏差,促进编创活动的顺利开展,小学音乐教师需要设置明确的育人目标,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现实情况,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大胆地发挥。明确的教育教学目标能够为后期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指明道路及方向,确保编创活动的一致性、针对性。比如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需要以学生的兴趣激发和习惯养成为核心目标,教师只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要求,分析编创活动的现实发展规律。在指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中彰显学科教学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顺利完成前期的育人目标。
(二)加强师生互动与沟通
音乐教学的流程比较复杂,师生之间的交流及互动非常有必要,这一点有助于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方向。教师需要注意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分析,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加强与学生在情感上的互动及交流。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演唱自己最喜欢的流行歌曲,带领学生深入剖析创编活动的具体内容,开发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主动抓住黄金时间来与学生实现面对面的交流及沟通,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变得更加乐观。
(三)促进教学评价与改进
为了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教师需要注重后期的教学评价及改进,了解学生在参与创编活动中的真实收获,增加学生的创作信息,及时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评价学生的编创作品,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进一步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让学生重拾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和能动性。
五、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备受关注。教师需要注重活动创编活动的有效开展,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培养学生由内而外的学习兴趣,这一点对打造高效课堂有非常关键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杨晨. 论新课标下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即兴创编能力的培养[J]. 音乐创作, 2017(01):188-189.
[2] 王英奎. 中小学音乐课有效教学策略探究与实施[J]. 人民教育, 2011.
[3] 张悦心. 中小学音乐课创编教学初探[J]. 教学与管理, 2014(24):106-108.
[4] 张英梅. 小学音乐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当代教育科学, 2011(1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