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素质教育对中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要学习更多有用的音乐知识,而且要求在音乐教学中重视传统文化的融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高中学生能够继承传统文化。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使高中学生具备民族精神,并且能够使高中学生在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高中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一、在音乐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我国优秀传统音乐的创作灵感大多数都来自于生活,因此音乐教学不能与实际生活脱离。传统文化对于现代高中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有年代感,比较难以理解,在音乐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将传统文化由抽象化为具体,使学生更好地对传统文化继承。对此,音乐教师要深入了解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可以围绕高中学生身边的事情为话题展开音乐教学,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使学生集中精力进行接下来的学习。将音乐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能够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能够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使音乐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序篇《不忘初心》这课时,有这样一首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主要是我国电影《红日》中的插曲,是为解放军送粮食的农村姑娘所唱的。通过这首歌的学习,主要是引导学生能够用艺术的眼光欣赏家乡并且能够体会到家乡自然景色的美,培养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自己家乡的感情。在学习这首歌时,音乐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家乡的特别之处,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自己家乡的特别之处。音乐教师还可以鼓励高中学生站起来为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迅速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唱这首歌时,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融入自己的感情,通过音乐的歌唱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学习完成之后,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我们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是解放军在战场上的浴血奋战为我们换来的。音乐教师要使学生回归现实生活,用行动来证明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自己做起,保护家乡的环境,彰显音乐学科的教学价值,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使音乐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重视音乐教师的作用,采用的主要是音乐教师领唱的方式学生被动地学习音乐,对于音乐的学习态度主要是“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长此以往教学模式僵化,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还有些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抵触或者厌恶心理,从而无法实现传统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融入。还有一些音乐教师片面地重视学生对音乐技巧的掌握,忽略了传统文化的融入,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发展的新时期,音乐教师要重视传统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融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产生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兴趣能够成为高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催化剂,在无形中推动学生的音乐学习,使传统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融入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能够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形式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音乐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此外,高中学生具有差异性的特点,一些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学习能力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使高中学生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丰富情感体验,能够有效促进高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消化。例如,在欣赏《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时,通过这首歌的学习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促使学生在以后学习中努力学习,在未来报效祖国。音乐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不同民族的服饰图片,并且配上音乐,让学生感受祖国是丰富多彩的,还可以播放我国阅兵仪式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在视觉盛宴下真切体会祖国的强大和崛起,使学生树立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离的正确价值观念,不管在何时何地,心中都有一首祖国的赞歌。音乐教师要使学生在聆听中感受歌曲的情绪,通过歌声表达自己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深厚感情,使学生获得思想上的升华,实现传统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三、在音乐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民族荣誉感
传统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融入人不是一蹴而就的,也非一朝一タ,而是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音乐教师可以将音乐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一方面能够使学生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提高生在音乐教学中的参与感,调动学生参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散思维,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记忆,从而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对传统文化的灵活运用,有利于高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此,音乐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时,要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紧密相连,避免出现实践与教学相脱离的情况,要使实践活动能够在音乐教学中发挥有效作用增强高中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例如,在学习高中音乐鉴赏《鼓乐铿锵》一课时,这节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打击乐,并且能够简单掌握一些绛州大鼓和打溜子的打法。音乐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我国鼓乐团演奏的《中国龙》,这首乐曲的鼓声比较振奋人心,能够增加学生想要尝试的积极性。在经过一定的学习之后,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打击乐竞赛,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并分给他们部分乐器,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创作练习,然后参加实践比赛。音乐教师可以设置奖项,对于表现较好、参与活动积极的小组进行定的表扬和奖励,引起其他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使其他学生都能够重视音乐教学的实践活动,在以后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体会音乐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实现传统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融入,还能够使学生爱上音乐学习,升华学生的民族荣誉感。
结论:综上所述,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十分重要,传统音乐作为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意义重大。对此,高中音乐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手段,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在不断的教学实践和摸索中,探索出适合高中学生的音乐教学方法,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方法适合才能不断提高高中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学习兴趣,高中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为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永山,张学芬. 高中音乐鉴赏课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 北方音乐,2019,39(09):41-42.
[2]周颂军. 高中音乐鉴赏与中国传统文化[J]. 黄河之声,2019,(01):90.
[3]黄莉. 高中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