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融入德育教育研究

汪良琴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龙溪苏村学校,516100

摘要: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音乐素质教育,尤其是德育价值给予了高度关注。这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重视德育的必要性,并将德育教育渗透、融入音乐教学之中,以发掘音乐的德育优势,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 音乐欣赏教学;德育教育;小学德育
DOI:10.12721/ccn.2022.15723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它是一种审美活动,通过音乐自身的美感使欣赏的人仿佛置身于音乐的天地中,通过教学手段能十分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品德智力方面、审美能力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虽说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启迪智慧、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但是,在音乐欣赏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道德素养,历来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在德育方面的优势也是有目共睹的。那么,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融入德育教育呢?

一、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渗透德育的可行性

小学音乐欣赏课中有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教学素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在音乐欣赏课中渗透德育教育理念,也需要以相应的教学素材为基础和支撑.当前小学音乐学科教学领域存在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如《国旗国旗真美丽》、《祖国颂歌》、《送别》等音乐作品,都是耳熟能详、广为传唱的经典作品,通过这些课程及作品赏析,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对祖国、对自然、对亲人与朋友的密切情感,从不同角度渗透德育理念与意识,以情感链接为纽带开展德育教育.同时教师也可以将《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春天在哪里》、等音乐作品应用于欣赏课的课堂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简洁明快的音乐旋律和通俗易懂的歌词中,感悟其中存在德育内涵.其次,美育教育与德育教育有共通之处。小学音乐欣赏课主要以美育教育为目的,而融合德育教育思想是以德育教育为目标,无论是美育教育,还是德育教育,其本质都是为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奠定基础,因而从本质角度而言美育与德育教育的本质目标具有统一性.美育教育与德育教育在教学途径方面也具有相似性,其教学成果也都是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二、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理念的有效策略

2.1积极应用情景式教学方法

应用情景式教学,可以给学生形成情境代入感,让学生在指定情境中理解教学内容,有助于在音乐欣赏课堂形成良好的德育教学氛围,进而有助于促进德育教育效能的提高.如进行《我的祖国》一课的教学时,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举国上下都在开展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国庆节开展的阅兵活动、天安门广场大联欢活动将国民的爱国热情推向高潮,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便可以应用相应的视频资料领学生重温这些庆祝活动,让学生在视频资料中再一次重温祖国的成长历程、了解到“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是何等的振奋人心,应用视频资料营造浓郁的爱国主义情境,再让学生聆听《我的祖国》这首歌曲,在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中,学生会对“爱国主义”这一空洞的词汇有具象化的理解,在自身涌动的心潮和血液中感受到自身的爱国热情,音乐欣赏教学与德育教育都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2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欣赏教育活动

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能的重要保障,在音乐欣赏课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充分调动起来,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成果.如进行《奥林匹克号角》一课的教学时,2018年北京奥运会使世界人民对中国形成全新的认知,而2022年冬奥会的脚步也已经越来越近,在迎接冬奥会的过程中,社会公众也应当行动起来,尽己所能为承办冬奥会出一份力.教师在与学生共同倾听《奥林匹克号角》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布设“我为奥运出份力”的绘画任务,让学生进行自主的角色设定,可以是冬奥会的志愿者、也可以是社会群体中普通的一员,想象一下在冬奥会到来时,自己能够为冬奥会的顺利举办做哪些事,用自己的画笔将这些内容表现出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无形中便产生对于学生思维与行为的引导作用,学生可以意识到哪些行为是好的行为、哪些行为是应当杜绝的行为,其自身的集体荣誉意识、爱国精神都会得以深化,新颖的音乐欣赏课教学形式,成为无形的德育教育课堂.

2.3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教师进行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不能仅以自身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设计教学内容及活动,应当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基础、学习诉求等内容进行充分的考量,从而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及活动,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和强化,德育教育也能够保证其有效性.如进行《友谊地久天长》一课的教学时,当前社会背景下的学生具有极强的自主意识与个性化思维,对于友谊的理解也可能风格迥异,歌词中的“我们曾经终日游荡在故乡的青山上,我们也曾历尽苦辛到处奔波流浪”等情境,很多学生也无法产生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而一直在重复的“友谊地久天长”便会稍显空洞.为深化学生对于作品情感内容的理解,在进行音乐欣赏完成之后,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你认为怎样的友谊才能够地久天长”的交流和讨论活动,学生们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会结合个人的现实生活、交友现状,对友谊的表现形式、友谊的构建形式有更为深刻的认知,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发表个人的观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让学生了解同学之间的正确交往方式,帮助其在交友方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音乐审美教育职能实现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对于学生思想及行为的影响作用.教师从学生身心成长和发展规律的角度,结合其身心发展需要设计教学活动及内容,使美育教育、德育教育都体现出现实价值,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和体现,深入的师生情感交流,也为后续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结束语

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环节渗透德育教育理念,可以使音乐教育赋予更为多元的教育价值,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应用情景式教学方法、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欣赏教育活动、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等途径,在课堂教学环节践行德育教育理念,形成美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共同育人作用,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庆玉.试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学周刊,2018(15):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