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析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

乔荣

内蒙古呼和浩特清水河县城关镇第一小学,011600

摘要: 合唱教学法目前已经成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合唱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有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纵观目前,合唱教学法在整体音乐教学中已经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立足于小学音乐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小学音乐;合唱;课堂教学
DOI:10.12721/ccn.2022.15700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当下小学音乐教学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重视,有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相关的乐理知识,培养艺术细胞,种种现象都反映了当下社会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因此,教师也需要提升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合唱教学的优势和特点,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协调声部,密切配合,提高课堂效率,掌握音乐学习的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合唱教学法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缺乏落实

虽然新课标目前已经广泛强调合唱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但是观察目前合唱教学方法开展的实际情况发现,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比较明显的问题是一些老师对当前新课标要求的课堂合唱教学方法,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这些老师并不理解合唱教学法的作用和意义,认为合唱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方法一样,并没有显著的作用,所以一些老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一直按照自己的教学习惯来教学。老师固执的心理,导致合唱教学法没有得到落实,从而影响整体音乐教学的效果。

2.设备简陋

一些学校忽视音乐学科,认为学生应该更多地重视文化课相关科目的学习,所以一些学校缺乏相关的音乐教学设备,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阻碍音乐老师的实际教学。尤其是对于偏远地区来说,学校几乎没有音乐教学设备。但是要开展音乐合唱教学,必须借助一定的教学设备作为辅助。所以,由于学校内部缺少相关音乐教学设备,所以给教学老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

1.重视基础训练,绽放合唱教学魅力

基础训练方法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至关重要,不少教师在学生没有打好乐理知识的情况下就开始合唱教学,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对此,教师在教学初始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区分基本的概念,并且辅以相应的基础训练。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实际合唱学习的过程中更加驾轻就熟。以歌曲演唱《在祖国怀抱里》为教学案例,这首歌需要学生通过合唱的形式演绎,并设计队形的变换,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教授学生识别简谱。不少学生没有系统的音乐学习经历,在初识简谱的时候会有一定难度。对此,教师一定要将简谱的教学形象化,增强学生学习简谱的兴趣。教师在教授12345所代表的简谱内容时,可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寻找概念之间的关联,并且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解体系。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之后,学生不仅提升了课堂参与感,同时初步掌握了识别简谱的方法,在第二步需要让学生唱出歌曲的简谱,教师让学生从do唱到si,训练音准,为合唱学习打下基础,在学生完成了这一步之后再进行合唱的学习。

2.激发内心感,绽放合唱教学魅力

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极大程度依赖于学生对合唱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有效提升学生合唱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表现,给予每一位学生相应的关照,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对此,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要丰富教学的形式,根据课堂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小螺号》这首歌曲的教学为例,由于《小螺号》这首歌曲比较轻快活泼,旋律较为简单,而且这一首歌曲的画面感极强,学生对于歌曲本身的学习意愿较为强烈。对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完毕的基础上再开展合唱训练。教师先一句一句地引导学生学唱《小螺号》这首歌掌握基本的旋律,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自由训练,给予学生五到十分钟的时间调整个人的音准,在下一阶段,学生需要接受教师的检阅,教师对学生自主训练的成果进行验收,通过单独演唱的检查,给予每一位学生相应的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细心,耐心地指导学生掌握演唱的技巧和方法,当学生有问题时,也能够及时指出,并给出改正的建议,最后在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合唱表演。由于教师在前一环节对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指导,在合唱环节,学生的声音更加和谐。

3.组织小组活动,使学生激发热情

小学音乐教师应当正确意识到划分合唱小组的重要性,将学生科学合理的划分在适合他们能力发展的小组中,在组织开展小组合唱比赛,激发起他们的竞争意识。在组织小组活动之前,笔者会重视做好对学生科学合理的分组工作,依据“同组异质”和“异组同质”的重要原则来将不同的学生合理划分在适合他们能力发展的小组中。在分组的同时,笔者会对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观察,分析出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如有的学生音乐基础较为良好,笔者会将一些对合唱活动缺乏热情的同学与他分为一组。而有的学生演唱能力较弱,笔者便会把他们与合唱能力突出的学生分在一起。随后,笔者会组织开展合作训练活动,给每个小组分配同类型的训练歌曲,如A小组的是《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B小组的是《大中国》,C小组的是《团结就是力量》,鼓励他们在小组内共同合作开展训练。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会根据每个小组间的差异来做好相应的指导工作,帮助他们准确找出合唱过程中的不足,及时地加以改进。

4.重视因材施教,使学生发挥优势

由于小学生之间存在音乐基础、合唱经验和演唱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合唱活动中必然会表现出不一样的情况。这就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充分考虑这些问题,积极落实素质教育因材施教的要求,先分析每个学生的音乐特点,再有意识的做好对合唱歌曲的选择工作,以此来适应他们个体的优势,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合唱中挖掘到自身闪光点,逐步提升合唱自信。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合唱曲目《红蜻蜓》时,为了让学生对歌曲形成更为深刻的情感认知,笔者会引导学生聆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内容和演唱形式,把握其运用合唱来表现出的优美深情的情绪。随后,笔者会进行一个简单的小游戏,目的是考查每个学生对音乐声部和拍子的把握:再次聆听歌曲,听到高声部时举起右手,听到低声部时举起左手,两个声部时举起双手。此时,有的学生能够准确判断高低声部,也有的学生混淆不清。那么,笔者会及时记录好每个学生的表现情况,再引导他们进行低声部和高声部的练习活动,根据他们的音色、节奏和音调来分析出他们在合唱中的优势和特点。

结论:总之,在小学阶段,合唱教学对学生的个人成长有极大的帮助,学生需要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完成合唱表演,包括声部的变换,队形的变换等。学生能够在合唱学习的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学习乐理知识,提升合唱学习的兴趣,教师也能够通过合唱教学营造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管勤英.多声部教学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的实践[J].新课程,2021(08):213.

[2]赵建英.“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学创新之路[J].天津教育,2021(06):141-142.

[3]崔筱凡.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文理导航(下旬),2021(02):65-66.

[4]赵丹丹.合于声融于情——探索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创新路径[J].文理导航(下旬),2021(0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