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论体验式学习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价值与实现策略

冯倚静

广州市从化区神岗中学,510980

摘要: 体验式学习是当今社会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将学生的生活与课堂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将原本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也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而将体验式学习与中学的音乐教学结合起来,加以教师的引导,学生一定能从生活的细小之处体会到不同音乐所含有的丰富情感和艺术魅力。
关键词: 体验式;中学音乐教学;价值;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1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当今社会我国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只局限于学习的能力和成绩,更加强调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艺术内涵以及文化底蕴的重要性,中学音乐教育也因为这样的趋势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体验式学习的背景下教师不只是单向给学生传授知识,更多的是通过视觉听觉以及学生的感受进行课题延伸,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引导学生对于知识的兴趣从而产生渴望知识的冲动。本文将通过体验式学习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价值和实现价值两方面进行阐述和说明,如何运用体验式音乐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提高中学音乐教育水平。

一、体验式音乐教学

体验式音乐教学是当今社会新兴起的新式教学,教师通过对场景的还原和创造营造不同于单纯讲述授课的氛围,将所要欣赏的音乐通过其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认知特点规律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能,使学习者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身临其境。

二、体验式音乐教育的价值

(一)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单纯地讲述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理念及作者的创作思想是非常枯燥无味的,体验式音乐教学就能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所涵盖的思想,能生动地体会到音乐韵律,跨越时间和空间引起个体和作品的共鸣【1】,增强学生的想象力,从视觉、情感、思想等方面体会音乐旋律,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能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对于中学生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视,不再像从前一样只强调学习成绩而在于突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能力地培养。正因为新课改的实施才使得音乐教育越发地重要,为了使学生和家长们改变音乐教育可有可无的观念,更应该大力推荐使用体验式音乐教育。课堂上不仅仅是老师单方面进行知识传输,更多地将单向传输转变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突出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们自主进行创作演唱,教师适当的进行引导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又会让学生有更不一样的感受。这样不仅达到了教学目的更提高了每位同学的参与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在讨论和反思中提高自身的创作能力。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艺术类的学习中,尤其是音乐方面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学生本身的兴趣,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带学生感知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感知,以及对所欣赏的音乐作品有更深刻的见解和更完善的体验。授课过程中不要只注重音乐的演唱技巧等能力问题,应该将目光移到对音乐情感的表达,与作者的共鸣上,带领学生体会作者的感观和心理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从课本上、作品中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实际达到体验式学习与生活相协调,通过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音乐的审美能力。

三、体验式音乐教学在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策略

(一)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改变

从已了解的教学案例中来看,音乐教学往往与考试课程的授课方式相似,都采用教师口头讲述加以板书的形式进行教学,这使得学生们对于音乐课堂的兴致不高,通常将音乐课堂当成休息的课堂。由此可见,教师只一味地将书本上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是十分枯燥的,难以提起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热情,容易对音乐课堂音乐教师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应尽量加入一些简单的活动,不仅能调动课堂气氛,也能增强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

(二)音乐教学易被忽略

由于应试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导致许多教师、学生甚至家长都将音乐教育长时间归总于不重要的科目,这使得音乐教学的各方面始终难以有明显的成效。教师及学校应将音乐教育的地位加以提升并辅以宣传,让学生和家长都对音乐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减少家长和学生对于音乐教育的抵触心理,逐渐对音乐教育重视起来。

(三)课程内容与实际联系不大

教师讲授的课程与实际联系不大,建议教师多开展问卷调查活动,课前对学生发放问卷,对学生的回答及普遍感兴趣的音乐进行汇总,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尽量做到与学生所想贴合,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通过问卷了解到学生对于音乐教育的问题和困惑,一一进行解答。或者可以与经验十分丰富的前辈进行课题讨论和总结,在互联网或通过其他方式收集所需的信息进行积累,对每一阶段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并寻找相符合的案例比对,剖析问题所在,结合教师自身对于学生的了解及心理制定教学模式,形成理论知识。

(四)学生对音乐教育积极性不高

适当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到音乐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素养,能够拥有自身分辨音乐旋律的能力。并且通过体验式教学开发学生的自我赏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表现力、创造力和反思能力。让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如何与他人交流、如何和同学合作、如何尊重他人、关怀同学。在有限的课时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探究音乐魅力,扩展学生学习的空间从音乐中获得正能量的能力。

(五)通过合作进行音乐创作

教师带领学生观看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并加以适当的引导,使学生们注意身边细小的事物,收集生活中的声音进行创作,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在课堂上将所收集的声音进行汇总,与学生们共同创作音乐歌曲或对某个音乐作品进行二次改编。提示学生们注意生活中经常被人们忽略的普通事物也能创造出不一样的音乐作品,设置不同的主题,与学生们共同探讨生活中哪些事物具有不同的情绪,引导学生们体会生活中不同事物的情感【2】,如何将不同的声音融合在一起并同时运用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对不同的声音进行评价,与学生们探讨问题所在。

(六)将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引入课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音乐教材的内容并将学生所感兴趣的元素引入课堂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课堂气氛。教师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音乐栏目、歌手或歌曲引入教学内容中,使学生们讨论其中所含有的音乐基本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将教学内容传输给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喜好,通过演唱或演奏的形式使学生感受音乐世界的魅力,对音乐有更加深刻的见解。

(七)加入奖罚机制

教师可以以分组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们不再惧怕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喜好,在课堂中加入奖罚机制,以问答的形式提问已学过的音乐知识或者通过抽签做游戏等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感。在课堂时间内适当奖励学生,更能激起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和热情。

(八)创设包容性的教学课堂

教师应该做到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允许每个学生发表自己对于音乐的见解,允许学生犯错,及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正,并且带领学生改正错误。教师需要包容课堂中的每个学生,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以创新包容为本质制定教学模式,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综合素养【3】,为学生潜能的发展铺设有效的平台。在有限的课时内,组织班内创新比赛,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并且加以奖罚制度鼓励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对音乐艺术方面内容敏感,易对与音乐与关的事物产生兴趣。

(九)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教师需要积累大量的经验形成体验式教育的教学风格,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时刻记得结合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民主的教育风格,及时调整更改自己的教育计划。教师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时刻关注体验式音乐教育的最新成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最新的信息,整理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师需要制定问题情景创新式教学的设计,以此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性。

(十)结合教材应用体验式音乐教学

教师带领学生们课前结合教材内容,欣赏书中歌曲《橄榄树》所表达的基本情感并且带领学生演唱歌曲。教师简短介绍歌曲所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所蕴含的情感,带领学生们由生活中的事物出发,寻找与歌曲中含有相似情感的生活细节,并将细节放大深刻体会。教师适当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歌曲和视频的展示,使得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并能够对教师所展示的资料印象深刻。

四、结束语

教师首先作为整个教学项目的制定者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以学生的观感体验作为主体制定教学模式,减少教师的参与感,由学生自行讨论制定计划,选择出学生普遍感兴趣的音乐作品和音乐元素进行体验,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己的感悟和认知,并将感受分享给他人,通过小组讨论和联想将主题上升到音乐内涵和底蕴,最后检验整个项目的成果,由学生自主创作并加入日常生活中的元素进行即兴创作。减少强烈的任务性可以使得学生降低自身的逆反心理,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音乐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的目的。同时轻松愉悦的氛围感减小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可以更好地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小组即兴创作让每个人都有深深的参与感,在自省和实践中激发个人潜能,提高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与其他的教学方式相比,体验式教学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伟. 探究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体验式教学策略模式[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29).1-1.

[2] 林欢. 高中音乐体验式教学应用策略[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 16(05):107+139.

[3] 吴宜达. 体验式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新课程, 2019(15):16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