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大数据金融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分析

雷雯亦

南开大学;天津市;300071

摘要: 小微企业融资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大数据金融的快速发展为破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带来了契机。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特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大数据金融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优势及不足。
关键词: 大数据金融;小微企业融资;
DOI:10.12721/ccn.2021.15701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小微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力量,一方面积极推动创新,促进我国产业机构调整;另一方面积极带动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小微企业在发展中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融资难和融资贵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1]。近些年我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目前小微企业融资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关注的重点问题。近些年大数据金融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为破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带来了契机。

1 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特性以及存在的问题

1.1 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特性分析

小微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小微企业具有不同于大中型企业的融资需求特性,具体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是小微企业融资期限短,很多小微企业借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资金的短期周转,因此对于资金需求的时间不会太长。二是小微企业借贷额度较小,小微企业受到生产经营规模的限制通常不会存在大规模的资金需求,甚至很多小微企业的借贷额度低于银行的贷款下限。三是小微企业贷款频率较高,小微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因此其非常容易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四是小微企业对于资金需求存在明显的个性化特征,整体来说生存期和成长期的小微企业对于资金需求旺盛,但是平稳期和成熟期小微企业对于资金需求显著降低。

1.2 小微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已经成为限制小微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如何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小微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小微企业融资缺口大,2020年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小微企业目前存在1.9万亿美元的融资缺口,并且该融资缺口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二是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较为单一,虽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融资渠道不断拓宽,但是对小微企业来说银行依然是其最为主要的融资渠道,70%以上小微企业均是通常银行进行融资。但是目前小微企业在银行贷款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一方面在我国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加强了对银行业的监管,银行信贷收紧,增加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度;另一方面很多小微企业难以满足银行信贷的条件,因此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此外即使一些小微企业具备从银行进行贷款的条件,但是由于信贷手续较为繁琐,放贷时间较长,也会影响小微企业对于资金的迫切需求,导致小微企业难以通过银行贷款来缓解自身的资金需求。三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较高,小微企业在向银行贷款的过程中银行为了对小微企业进行信用评级,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对小微企业进行调研,因此会显著提升小微企业的信贷成本。一些小微企业不满足银行信贷条件,只能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进行融资,但是民间借贷成本较高,增加了小微企业的经营发展压力。

2 大数据金融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优势

2.1 可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之所以不愿意向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其主要原因在于信贷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及时,导致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难以准确了解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情况以及还款能力,对于小微企业难以进行准确的信用评级。因此,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信贷资金安全考虑拒绝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大数据金融的出现和发展有效缓解了该问题,金融机构通过大数据分析,全面了解小微企业的交易记录以及客户评价等相关信息,进而能够对小微企业进行科学准确评价,为信贷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2.2 可以解决担保缺失问题

小微企业资产规模较小,缺乏有效的贷款担保抵押物,这也是导致小微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大数据金融背景下,可以从互联网以及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积累小微企业的相关数据,包括小微企业的财务数据、贸易数据以及合作企业等,基于这些数据相关机构可以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担保[2]。比如供应链金融便是供应链核心企业基于其与上下游小微企业的贸易数据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有效拓展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提高了小微企业从商业银行贷款成功的概率。

2.3 可以降低融资成本

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一直存在融资成本较高的问题,一方面小微企业在向商业银行贷款过程中由于缺乏担保抵押物,需要专门的担保公司进行担保,进而增加了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多数小微企业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支持,不得不选择民间借贷方式进行融资,民间融资成本较高,增加了小微企业的经营负担。在大数据金融背景下,通过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小微企业可以基于自身情况选择更为合适的融资方式。同时大数据金融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在贷前调查以及贷后跟踪过程中可以有效节省人力资源,降低了人力成本。

2.4 可以提升融资效率

小微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通常具有短小频急的特点,即资金使用时间短、融资规模小、融资频率高、对资金需求急迫。但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受到传统工作理念以及工作模式的影响,信贷流程较为繁琐,放款时间较长,难以有效满足小微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在部分情况下银行放款已经错过了小微企业对于资金的最佳运用时间。大数据金融下小微企业融资流程更为简单,融资时间显著缩短,其通过预先设置好的程序便可以实现贷款拨付全过程,有效提升了融资效率。

3 大数据金融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中存在的不足

3.1 数据采集维度不够完整

大数据金融的核心在于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来对小微企业的信用情况进行科学准确评价,数据采集的完备性直接影响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准确性。虽然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应用,大数据金融机构已经可以实现对小微企业多维度的数据采集,但是依然存在采集维度不完整的情况。以阿里电商平台为例进行分析,其虽然已经实现海量规模的数据采集,但是在数据采集维度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数据采集领域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所处行业,对于其他行业数据采集较少[3]。特别是目前我国几家大型大数据金融机构,均未与央行征信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导致其缺乏小微企业银行信贷数据。在数据采集维度不完整的情况下,难以对小微企业信用进行有效评价,进而难以剔除不良客户。

3.2 数据采集准确度不够

大数据金融数据采集过程是由计算机基于相应的算法自动执行的,但是这些原始数据的生成以及录入基本上都是由人工来完成的,这样在原始数据生成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失误,而这种数据误差将会影响大数据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在数据规模还不够大的今天,在对小微企业进行信用评价数据分析过程中难以准确识别并剔除这些错误数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大数据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融资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3.3 监管和保障力度不够

近些年大数据金融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金融模式和金融产品,导致大数据金融监督保障机制建设相对滞后,在大数据金融监管中存在一些空白地带,这为不法分子利用大数据金融的名义骗取投资者的资金留下了可乘之机。比如近几年很多P2P网络信贷平台涉嫌非法集资,一方面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不利于大数据金融的健康稳定发展。

3.4 存在隐私泄露问题

大数据金融具有强大的信息收集以及分析能力,其在对小微企业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的过程中如何对其隐私信息进行保护也是其在服务小微企业融资中所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大数据金融可以收集到小微企业方方面面的信息,包括业务往来、财务收支以及水电费用等,有些数据是公开,但是部分数据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可能是商业机密。这些机密数据信息一旦泄露,将可能严重影响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甚至给小微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比如企业原材料清单信息泄露,竞争对手便可以基于这些信息获得企业一些关键产品的配方等。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这是由小微企业的自身特点决定的,大数据金融的发展为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带来了契机,其相比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在服务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有效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大数据金融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数据采集维度不够完整、数据采集精度不够、监管和保障力度不够以及存在隐私泄露问题等。因此,应该合理看待大数据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融资,在充分发挥大数据金融优势的同时,还应该尽量避免各种风险问题的发生,保障信贷资金安全。

参考文献

[1]钱昱君.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J]. 现代营销(下旬刊),2020(08):48-49.

[2]沈黎怡,陆岷峰.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小微金融业务发展研究[J]. 西南金融,2019(07):36-43.

[3]金枝.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37(03):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