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随着工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汽车市场的竞争也愈发激烈,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引入可以有效提升汽车企业的行业竞争力,进而为实现企业利润提升打下基础。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发展会受到产品、技术、设备、人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进一步加强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十分具有必要性。
一、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汽车工业组织最新颁布的汽车管理体系,也是有效针对现代汽车行业所制定的标准体系。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内要内容包括了汽车零部件生产、维修、制造商以及供应商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而有效弥补了原有ISO/TS16949标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该管理体系的核心是支持汽车行业制造现场现场生产,也是认证审核的一部分。轿车、公共汽车、摩托车等日常的交通工具都在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适用范围内,但工业、农业、建筑业中的车辆不包括在内[1]。相较于原有的ISO/TS16949标准体系,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了对企业的要求。要求企业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政治、经济、技术等宏观环境以及市场需求、内部管理等微观环境的了解与分析,进而在掌握自身优劣势的同时,不断完善符合自身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另外还要加强对风险的管理与控制,从而促进汽车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双重提升。
二、质量管理评审的方法
(一)评审形式
在汽车其中可以应用的评价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专题会议之外,日常开展的经管会、公司高层调研等形式都可以包括在管理评审的范围当中。在制定评审频次的时候可以根据企业的自身需求来制定,较为常见的评审会议类型包括汽车造型的评审会议、投资决策会议以及经营管理策略会议等。通常情况下,评审会议的内容会涉及到一部分核心工作内容,进而需要最高管理者或者得到授权的管理者参与制定。
(二)评审顺序
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中所包含的评审顺序为对有效性、充分性以及适应性的评价。首先,有效性针对是的开展工作的结果是否有效,例如产品设计、生产流程以及整车销售等环节的完成情况,如果效果不理想也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现阶段汽车企业最为常见的销售服务质量指标是SSI服务满意度和CSI客户满意度,进而通过评审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其次,对充分性的评审即是对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的客观要素以及战略规划、产品设计等自身发展要素的评价。通过评价判断在现有的体系中是否存在需要完善与补充的地方,例如是否需要增加客服人员、是否需要开展更多培训等。充分性评审借助对内、外部的环境的分析实现对设备、人才、组织机构等要素的调整,进而对整个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最后是适宜性的评审,即企业是否可以有效适应组织机构、人事变动等方面的变革,是否需要针对这些变化对企业的发展策略进行调整以及是否需要新建或去除某些过程。
(三)评审重点
通常情况下,不同级别的领导所负责的评价范围也有所区别,中层领导负责评审过程,而高层领导评审整个质量体系。如果站在业务的角度来说,如果进行集中评审则最好按照经营计划、战略规划等公司运营流程的先后顺序展开评审。例如,中层领导对绩效指标以及企业各项工作目标进行评价,进而从运行、文件操作性以及目标制定等方面对没有完成相应目标的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有效改进的措施。接下来高层领导再根据中层领导的评价结果做出进一步评价。影响汽车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外观、功能、可靠性以及服务,而针对于这四个方面的管理要素分为别:设计和开发、采购、制造以及服务与资源。
三、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解读
(一)新增行业要求
在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以后,主要新增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行业要求:第一是在安全零件管理过程中新增了安全法律法规识别、客户要求识别以及客户通知等;第二是结合员工、消费者、顾客风险等级制定可行的产品可追溯性要求;第三是内置软件产品的供应商要建立质量保证系统;第四是在保修管理的过程中要遵循汽车行业指南,确保客户和企业判断的一致性;第五是增加供应商选择,应用供应商绩效监控制度;第六是增加汽车企业责任要求,进一步完善汽车企业内部的员工行为与道德建设,提升汽车行业市场的信誉程度。
(二)企业应对措施
面对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改变,企业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应对:第一是增强对新管理标准的了解,积极组织更多的研讨会与培训课程,从而加速企业内部新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第二是及时发现现阶段企业管理与新标准要求在文件、运行等方面的具体差距,并罗列出来;第三是根据存在的差距制定标准体系转换计划,并对内部审核评价管理加以改进;第四是申请转换审核,这个过程是一个较长的实践过程,企业内部的全体成员都应积极参与其中,进而为新标准的导入和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三)管理体系认证流程
自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正式实施以后,企业所有审核流程都需要按照新标准体系的规定进行。同时在标准转换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提升执行能力,应对企业责任和过程所有者加以明确。在转版审核实施之前首先要对包括客户质量体系评审等在内的非现场文件加以严格审核,如果企业提供的信息没有通过审核,则需要用最低0.5天的额外审核时间对确实信息进行补齐[2]。在转版审核报告中应把所有支持的职能及汽车标准同完成外部支持职能审核的时间罗列出来;同时,集团审核方案需要对制造现场的每一个文件进行评审,如果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解决审核过程中没有通过的项目,则转换审核就会失败,进而需要从头开始重新认证审核。
结语:综上所述,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是提升汽车企业运营质量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不断开展新业务的关键前提。在汽车行业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顾客为本的的原则,不断对IATF16949质量管理系统的运行成效加以优化,进而秉着对汽车产品负责的态度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学龄.基于IATF16949:2016的汽车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构建[J].科学技术创新,2019,(20):154-156.
[2]靳海利.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探讨[J].中国化工贸易,2018,10(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