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中“身体乐器”的应用

张磊

莱州市莱州中心小学,261400

摘要: 近些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很快,特别是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新课程教学思想逐渐对许多教育者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并对课程的教学也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的方法与手段,对于提高身体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际运用,将有着非常重大的地位与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围绕小学音乐课程进行研究,从身体乐器在小学音乐课程中的实际使用功能着手,从嘴巴、手、脚等人体部位研究分析小学音乐课程中对身体乐器的实际运用,力求推动学生音乐水平的提高,为体现学校音乐教育功能,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提升打下了良好的铺垫。
关键词: 小学音乐;身体乐器;应用研究
DOI:10.12721/ccn.2023.15727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音乐课程中身体乐器的价值分析

在小学音乐课程中,由于身体乐器本身具有一定的韵律,有着超强的感染力,同时具有其他音乐所没有的优点,通过将它运用到学校的音乐课程中,学生就能够通过唱歌和肢体活动来传达心中的感情,这样有助于小学音乐教育功能价值的实现。“身体乐器”,通常说的就是以人体为乐器。学校音乐课程中主要就是通过各种专用的器材来体验歌曲的旋律。而购买小学音乐专业器材本身便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对一般的小学生家长而言,无疑是大大增加了家庭负担

二、音乐课程中身体乐器的具体运用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在小学音乐教育课程中,“身体乐器”的运用有着许多优点,其中包含优秀的表演效果、培养优秀的旋律节奏、提升教学效果等。所以,身为小学音乐教学的专业老师,应当明确的认识到在小学音乐实践教学中,应根据具体的小学音乐课本内容,灵活多样运用“身体乐器”对教学加以辅助。同时,作为音乐老师应该认识到,“身体乐器”包括了人体各个部分,可以作为一件乐器来弹奏,而不同的是,它所产生的各种效果也是千差万别。接着,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将人体各部分的弹奏效应及使用情况逐一分解分析,以期能为“身体乐器”在指导下的音乐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并为将来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身体乐器”的作用奠定良好基础。

(一)利用“嘴”演奏动人的旋律

“嘴”身为人类的最主要器官组成部分,是人类最为关键的一个发声器官,更是“身体乐器”的组成部分,其能够灵巧地产生各种各样的音色,在正确的练习过后,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主要原因就是小学音乐本身就是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主要是以“嘴”为主体器官通过说话实现的。因此我们可见,在“身体乐器”当中,“嘴”是最为关键的学习乐器之一,需要音乐老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注重“嘴”发声功效的运用,指导学生利用嘴实现各种演唱,以提高学生的演唱实力。在具体的操作中,音乐老师能够在教学初期指导学生实现元音声调练习。在此练习过程中,学生在念元音字母时,必须全程保留圆润的口型。经过这样持续不断地练习,有助于增强他们对嘴的控制,进而促进他们的音准程度的提高。此外,在具体的练习中,音乐老师可组织学生利用“嘴”开始练习其他的语言发声技能,如弹舌、颤音等,为今后的音乐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大家来劳动》中,老师就会引导同学用“嘴”说话,用各种声响、语速,让同学们了解到,劳动是多么的重要,劳动是多么的荣耀。首先,在《大家来劳动》这首歌中,存在着许多以元音为单位的单词,如“我们”。在歌唱过程中,要使学员掌握好的节拍,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现场的工作环境,保证歌曲的正确读音,在唱腔前,对学员进行有效的元音和词汇练习。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语音、呼吸的引导,使学员逐渐熟悉正确的读法。在练习了元音的发音之后,要运用清晰、响亮的嗓子来表达自己的工作热情,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到最崇高的工作。在元音的培养过程中,要把自己的热情投入到语音的练习之中,然后让同学们一起歌唱,进行一套完整的教学过程;最后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合奏。总而言之,在一次有效的练习中,可以使学员们在高声吟诵“劳动号子”等歌曲时,不能用喉咙高声地叫唤,这样不仅能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语音技能,而且能保证他们在音乐教学中的高效地进行;而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嗓音来提高嗓音的难度,来确保学员们的演唱技巧逐渐提高。

(二)利用双手拍打欢快的节拍

大家都知道,每当我们听到熟悉的或者有强烈的韵律时,我们的手就会忍不住跟随着节拍拍打节奏,并且随着音乐的波动而改变。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身体乐器中,两只手不但是最灵活的身体工具,同时也是最灵活的“身体乐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击掌的方式来综合地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并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手掌击打身体部位;如肩膀、腰部等,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反应能力和灵活性,使其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音乐韵律,培养他们在音乐课的实践学习中的浓厚兴趣;这为他们的音乐演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在《三个和尚》教学中,老师指导学生运用双手进行了合理的节奏练习。首先,老师为使学生能够运用双手敲击出正确的节奏,首先采用了三个和尚故事导入,意在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得学生们能够把全部精力都聚集在了课堂上。而在此基础上,学生随着老师的要求进行了具体的手指操作,从开始的一个数字为一拍,然后两个数字为一拍,最后第三个数字为一拍。老师在手部动作游戏时,引导孩子自己进行边动手、边报字,以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在简短的韵律游戏完成以后,老师利用多媒体设备直接呈现了《三个和尚》的唱词内容,并指导学生根据预先确定的节奏进行诵读,同时要求学生们在诵读的过程中,注意地进行手部动作,以逐步体会韵律。然后,当学生歌曲熟练以后,老师让学生使用手指打节拍为自己的演唱伴奏,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本首歌的韵律的掌握程度。就这样,学生们经过了多次的练习,终于能够正确进行有韵律地演唱,并且学生在齐唱过程中还能够不自觉地增加手部动作,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歌曲的感染力。

(三)利用双脚活跃课堂气氛

在“身体乐器”的使用上,手与双脚通常是不能分离的。所以,音乐教师应深深意识到在歌曲教学中“双脚”的作用,当他们进行手部活动时,也能够增加双脚的活动,增加他们对歌曲韵律与节拍的感受体验。另外,他们在唱歌时,手脚并用可以使他们在歌曲演唱时更为投入,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比如:在《郊游》一课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就要求学生在歌唱活动中手脚并用,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节奏感,同时也极大地活泼了音乐教学的氛围。首先,在手脚并用训练中,就要求学生以脚为节奏,以手为节拍,以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手脚并用练习前期,他们往往由于协调的意识欠缺而未能保持手脚步伐统一,从而导致对节拍掌握并不精准。但在经过较系统的练习以后,有些学生能够手脚并用完成演奏。由于手脚并用练习对他们的运动协调意识有着很大的要求,为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在练习过程中,将实时地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信心,培养他们能够手脚并用的能力,并将严格地按照从易入难的规律练习,逐渐增大手脚并用练习的力度,从而有效训练他们的节奏感,为他们今后的演唱比赛与练习奠定了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学校音乐课程中,“身体乐器”的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学校音乐教育课程中音乐教师应根据具体的音乐教育课程,指导学生正确利用自己的肢体部位进行各种各样的音乐演奏活动,有助于他们系统地了解艺术理论知识和提高他们的节奏感,以推动音乐教育功能的实现,为促进学生艺术基础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雷莉.略谈小学音乐教学中身体乐器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20(06):131.

[2]李慧敏,耿雪.浅谈音乐器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01):80-81.

[3]魏琳琳.乐器、身体与文化认同——以安达组合演奏的冒顿潮尔为例[J].音乐研究,2019(01):8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