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政策绩效的评价研究

刘丹

东海县引淮入石芝麻电力翻水站,222300

摘要: 众所周知,农业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阶段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呈现出精细化绩效评价的发展趋势,在农田水利建设趋于饱和的区域,为提高水利设施的利用效率应加强对管护措施与整体协调的运作管理;通过采取管理维护与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等措施进一步建设农田水利实施,从而提升区域水资源调度整体运作能力。
关键词: 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绩效评价
DOI:10.12721/ccn.2025.15702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立足实际,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对农村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境等进行全面分析。实践中针对现状和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带动经济发展,全面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建设。

1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

从目前国内水资源分布情况来看,存在着极不均衡现象,长期以来治水一直是国家主管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国耕地占世界9%,而且淡水资源只有世界总量的6%,目前国内农田水利灌溉面积为9.05亿亩,在粮食安全管理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三农问题解决的不断深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得以提高,有效实现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可以有效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旱涝灾害问题发生,对于保障水资源供给以及水环境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中可以看到,广泛而又高效地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可以提供更为可靠的农田水利保障,对于提高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抗旱抗灾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农业增产稳定,农民增收持续增加,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服务三农并推进农业经济转型。同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发展,近年来国内产业化以及机械化和科技化水平不断提高,水利现代化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应当加强现代水利设施建设,某种意义上来讲农田水利建设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新形势下我国农田水利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不断建设和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逐渐得到了改善,到2016年初,我国大小水库已建成近十万座,并建立大中型灌区近八千处,以及两千多万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并最终实现农田灌溉面积远超九亿亩。与此同时,我国通过启动县级规划来推动农田水利的整体建设,并累计实施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共六批约两千五百个,而在此过程中,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且其用水量所占用水总量的比例得到了一定的降低。在近些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文件,对各个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建后机制进行有效的指导,我国近七百万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问题得到了解决,有六千多处大中型灌区完成了管理机构的建立。除此之外,我国也在加快完善相关的基层水利服务,目前已建成基层水利站近三万个,在职人员多达十几万人,并拥有专业公益性服务队伍近六千支,服务灌溉面积达到近亿亩,已超过全国灌溉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达到了惊人的发展速度。

3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政策绩效评价方法

3.1选择评价指标

DEA分析法最早于1978年被提出,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发展已形成各种各样的DEA模型,DEA模型由于评价指标不受投入、产出量纲和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方法主要是通过综合指标分析评价多项投入、产出的管理绩效水平,其中CCR与BCC模型的重要理论依据为窗口分析模型,相对于其他的分析模型DEA模型主要是利用面板数据而呈现出较强的适用性与较高的可信度。鉴于此,本文利用DEA窗口分析模型分析评价了某省各分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绩效水平和变化规律,以期为完善、创新水利管理运行体系和管理制度,系统、科学的评价制度措施实施绩效与政策措施适用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DEA窗口分析模型的输入参数主要有机井数量、农业机械总店里、农林水事务支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户)、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非农户)、用电量,输出产量主要有减灾率、有效耕地管概率、农作物亩产量。

3.2绩效差异演变趋势

利用文中所述DEA窗口分析模型评价辽宁省各分区的农田水利绩效水平。根据现有研究资料和绩效窗口值评价结果,可将研究区域水利实施管理绩效分为如下6种不同类型,即绩效相对较高地市、绩效相对较高但存在波动并逐渐降低地市、绩效相对较高但基本保持不变地市、绩效相对较低地市、绩效相对较低存在一定波动但绩效变化不大地市、绩效相对较低并逐渐减小地市6中类型。如图所示。

图片1.png图1农田水利供给绩效变化规律

对比分析该区域农业机械总数与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的变化规律可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投入增长率显著低于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幅度,其他参数同样呈现出投入类指标大于系统产出类指标的增长幅度。结果显示,研究区域的农田水利资产投入与水利设施数量整体区域饱和,对该区域建设发展利用生长曲线理论分析可知,现阶段农田水利发展已处于成熟稳定时期,绩效变化逐渐呈现出放缓趋势。同理,对于朝阳市、盘锦市、本溪市、鞍山市以及沈阳市等处于快速增长且绩效水平总体较低的区域,农田水利设施增长速度较快缺处于为成熟稳定阶段;丹东与葫芦岛地区的绩效水平基本稳定且位于较高水平,因此相对于其他快速增长区域其农田水利设施数量增幅放缓且数量较少。

图2农田水利工程供给绩效窗口值

图片2.png

根据图2可以看出,在整个研究期间辽宁省各市、区的农田水利设施绩效处于波动型缓慢上升的变化趋势,局部区域存在先增大后减弱的变化趋势。进一步探讨分析引起管理绩效变化趋势的原因可知,财政管理以及历史原因为造成该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由于农田水利整体协调性政策的实施以及国家统一管理还处于初始阶段的磨合期,加上社会市场资金建设体系与放宽政策还不够系统、完善,所以该区域绩效水平整体处于波动性缓慢增长趋势;政府资金投入降低以及财政管理体系不完善也是引起绩效评价降低的另一大因素,并且随着随着水利设施的不断建设相应的管护措施还处于滞后状态,从而使得部分农田水利因管理不到位而影响农业用水的效率与功能。

4改进措施

通过构建统分结合的治水体系促进农田水利设施管理者、使用者、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协调关系,进一步提升用水户参与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加强使用者的管理与治理能力,形成政府主导和群众参与的综合治理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多渠道财政投入的功能作用,鼓励支持社会资本的投入,构建持续健康监督管理体系;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和运行体制建设,明确收益归属权与产权责任促进农田水利良性循环运营。

结语

总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的,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和影响因素,实践中既要加强建设又要加强运维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长效机制,不断改进和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综合管理能力,以此来不断推进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静.试论农田水利灌溉生态理念设计的运用与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3):52.

[2]姚时敏.关于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问题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8):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