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营销作业现场具有数量多、作业现场小、时间短、分布广等典型特点,且多位于客户侧,客户设备种类繁杂、现场安全隐患多、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较为突出。作业多为临时性作业,需求响应急迫,难以通过提前编制、审批作业计划的方式对临时性营销现场作业进行风险分析与管控。现场的工作票、安全控制卡的填用、流转仍采用线下方式进行,缺乏过程管控手段,工作人员难以有效辨识作业风险点,难以保障将针对性预控措施执行到位。同时,参与营销现场作业的人员身份复杂,人员信息未全面纳入现有信息系统,因此,安全风险高,安全管控压力大。
1电力系统业务需求
在电力系统的通信业务中有分布式电源接入、智能化巡检这种需要灵活调控的场景,另外,电力系统对于网络的可靠性需求也是极为严格的。基于这些条件,传统的4G网络在通信方面的表现并不能达到电力行业业务的要求。5G网络的海量连接、大带宽和超低时延三种场景,恰好填补了架构上的空缺,网络切片技术更是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各个场景之间的灵活切换,更好地服务于电力系统各个业务。它可以打造电力专网,为不同场景划分不同的切片,实现公网专用,达到与“专网”近乎等同的安全性。
2系统总体架构
2.1营销现场作业
APP营销现场作业APP设置有针对管理人员的安全管控功能,以及针对作业人员的业务微应用功能。安全管控。电力营销人员将营销现场作业APP带到工作现场,现场作业工作负责人、工作票(卡)签发人和工作班组成员利用营销现场作业APP开展作业计划编制审核、工作票(卡)管理生成签发确认、班前会、作业风险点等关键数据及图像信息上传等业务操作。业务微应用。营销现场作业APP中创建了应用市场功能,将已有的营销业务APP全部以微应用的方式集成到应用市场中,进行统一管理,实现现场作业只用一个APP。营销现场作业微应用将营销业扩、用电检查、电能计量、智能用电专业等各类现场作业业务流程全部以微应用的方式集成到营销现场作业APP中,进行统一管理。
2.2传感布局与精准映射。
针对电力系统发、输、变、配、送等五大场景的电气量、环境量、状态量、空间量、物理量、行为量等特征参量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和软件应用程序和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从局部感知量向全局的确定性精准映射转变,从单纯物理量的分析研判进行转变,从电力物理系统的机理模型仿真和数据模型的信息物理耦合仿真预测转变。
2.3平台应用服务
平台应用服务主要包括安全管控后台服务、微应用市场服务和业务微应用后台服务功能。安全管控后台服务。采用5G传输通道,实现通过营销现场作业平台提供作业计划管理服务、工作票卡管理服务、班前会管理服务、风险点取证服务、登录认证服务、注销登录服务等,支撑现场作业工作负责人、工作票(卡)签发人在现场作业平台中开展作业计划编制审核、工作票(卡)生成签发确认、班前会、风险点取证等业务操作。微应用市场服务。营销现场作业平台业务微应用功能通过提供业务受理服务、竣工验收服务、用电检查服务、线损治理服务、设备装拆服务、反窃查违服务等,支撑现场作业工作负责人在现场作业过程中通过营销现场作业平台业务微应用实现各类业务数据采集和工作质量规范化指引等操作。业务微应用后台服务。应用市场通过提供微应用下载服务、微应用更新服务、消息服务、微应用发布服务、微应用下架服务等,支撑营销现场作业微应用的数据和业务集成。
2.4全模态仿真协同平台建设应用
针对集中式新能源场站,提出了基于数据-物理融合的新能源机组精准建模。如:基于数据-物理融合的光伏电站精准建模。针对小容量分布式或新建光伏电站出力预测的问题,提出基于空间相关性的光伏主从预测技术;目前负荷模型仍采用简单模型或典型参数,仿真结论与实际运行情况存在出入,对电网仿真分析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基于负荷精细化建模。随着能源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化,新型负荷元素接入电网,使得负荷侧呈现出电力电子化、随机性、智能化的新特点。为实现对电力用户负荷信息的在线量测,研发了负荷智能终端和智能平台。智能终端采集的数据用于负荷模型的在线修正。智能终端实时采集用户负荷电气信息,通过路由器和通讯基站将负荷信息上传至云平台,并进行数据处理及可视化展示。同时,智能终端还可接收和执行控制中心下发的负荷开断及功率调节等控制指令。
3主要功能设计
3.15G研究与应用
5G技术应用于新型电力系统中不仅可以提升大电网源网储互动能力,还能够提升用户供需互动能力和传感信息的采集能力。目前5G研究与应用如:5G+数电力线路在线检测、5G+配电网保护、5G+精准负荷控制、5G+短路电流计算分析、5G+智慧变电、5G+虚拟测量平台、5G+柔性负荷等。
3.2分布式配电自动化
智能分布式配电自动化主要应用于10kV配电线路三遥业务,多种智能终端相互协作,使用边缘计算可降低配电时指令和数据传输的时延,5G海量连接的特性有效解决了大量终端和子站中间互连的问题。
3.3营销现场作业
5G微应用功能5G业务微应用功能主要包括营业业扩、市场管理、现场计量、智能用电、采集运维、计量室检定6类。营业业扩。包括业务受理、现场勘查、中间检查、竣工验收、业扩报装停送电、分布式并网验收、地方电厂并网验收等。市场管理。包括重要客户检查、反窃查违、用电检查、综合能源安装调试、综合能源运维、用能监测、综合能源定期巡视、多能服务、屋项光伏建设等。
3.4采用高效可靠的5G技术
通过营销现场作业平台、营销现场作业微应用等的全面应用,实现了现场作业的全流程管控、作业过程的全方位监督、作业类型的全专业覆盖、作业实施的全痕迹管理,有效消除了现场作业盲区,大大提升了现场督查工作质效。(2)管理人员通过公司内网平台和移动终端可随时发起视频,管控现场作业进展、人员行为、安全措施、到岗到位等情况,进一步提高了营销现场作业安全管控水平,全面推进智能化安全管控体系建设。
结语
采用高效可靠的5G技术,通过营销现场作业平台、营销现场作业微应用的全面应用,实现了现场作业的全流程管控、作业过程的全方位监督、作业类型的全专业覆盖、作业实施的全痕迹管理,有效消除了现场作业盲区,大大提升了现场督查工作质效。营销现场作业平台将作业计划、工作票、作业结果数据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采集系统、MDS平台、车联网系统、安监安全管控系统的业务工单形成安全管控闭环。
参考文献
[1]孙继平,陈晖升.智慧矿山与5G和WIFI6[J].工矿自动化,2019,45(10):1-4.
[2]赵宏达,王哲,朱铭霞,等.5G通信技术在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应用[J]南方电网技术,2020,14(8):9-17.
[3]宁剑,任怡睿,林济铿,等.基于人工智能及信息融合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方法[J].电网技术,2021,45(8):2925-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