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由于小学生处在一个特殊的阶段,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所以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应针对学生的发展和个性特点,制订相应的教育策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无限的动力,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充实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同时也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
一、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一)单一的教学模式
在小学的时候,有些教师总是会给学生讲解一些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使得学生很难明白,且这种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实上,大多数的小学音乐课程都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听歌,或是跟着音乐一起唱,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不适合学生的音乐学习,不能使学生产生对音乐的兴趣。唱歌学习是一种消极的行为,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导致了课堂上的教学效果较差。
(二)师资不足
由于缺乏足够的音乐师资,导致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相对较差。然而,有的教师尽管进入了教师岗位,经过自己的学习身体和心理素质得到了提升,但仍停留在对知识的表面了解上,并且相当零散、模糊、缺乏经验。因缺乏对音乐教学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故无法成为一名真正的音乐教师。没有确立一个清晰的教学目的,也没有从学生的视角去考虑他们的兴趣和兴趣,不能与新时期的发展和变革相适应。同时,由于其自身的音乐素养还不够高,致使其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一现象严重地危害着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教育设施简陋
目前大部分的音乐教学都是在班级里进行,并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或是为了扩大生源将音乐教室当作教室。因为没有足够的场地,没有足够的音乐教学器材,平时也很少使用,只会在学校的一些重要场合才使用,普通的电钢琴和风琴从仓库搬出来去教室,费时费力,教师一个人无法搬运,而且很容易损坏,音响、音像等教学用品都没有。由于缺乏先进的教育设施,学生无法享受到高质量的音乐教育。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流行歌曲也变得无所不在,人们对民族歌曲的反感,很难了解,进而在心理上造成了反感,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音乐学习。
二、小学音乐课教学策略分析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意识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于学生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兴趣。因此,在音乐的教学之中,要添加很多具有吸引力的事物。也可以展示一些小型的乐器,方便学生使用。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都有好处。例如:在教学《四小天鹅舞曲》时,要准备好相应的道具。拿出可爱的四只小天鹅,让表现好的四位小朋友分别拿一只。这样,就会有别的学生被四个小天鹅所吸引,你争我抢地展现自己,想要让小天鹅能在自己手中随着音乐舞动。此外,也可以让学生模仿小天鹅的动作,使那些久坐的学生能够获得充分的锻炼,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更加强烈。再比如:带一些制作木琴的材料,教师用木琴演奏一曲优美的曲子,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让学生自己做一把。介绍木琴的历史、工艺和发声技巧,木琴是由一套长方形的小木块组成,依次序摆放。它是一种敲击乐器,是最好的学习工具。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做,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用自己制作的乐器弹奏,让学生有一种满足感,也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喜爱。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小学阶段,音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音乐教学实践和较强的专业知识与技巧。教育的实质在于教书育人,而非一味地把音乐的内容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全面地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感觉到,音乐课并非“娱乐”,它更像一种提高身体和心理素质和对音乐的认识,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音乐是一种很有挑战性的学科。音乐教师要有音乐创作、音乐表演、指挥合唱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另外,在教学的时候,也要有自己独特的方式。要使课堂生动活泼,引起学生的兴趣。一个好的课堂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所学到的东西。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同时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有广泛的文化背景,能够理解所要传达的内容。通过定期对音乐教师的培养,使其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
(三)更新学校的音乐教育设施与环境
新时期音乐教育应该大力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极大地促进音乐教育改革。它打破了以往的时空局限,拓展了音乐教学的场地和器材,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具有积极的探究和创造的能力。在课堂上设置视唱和节奏的教学软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到音乐,同时教师的备课也可以更加轻松。利用各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资料,如文字、声音、视频和图片等,强化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视唱和节奏学习云平台,教师只要有一个账号,就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共享教学界面。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开设专门的视唱教学,涵盖了从传统到当代的各类不同的知识与技能。它易于操作,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快速提高和充分利用潜能的良好的学习氛围。每一主题都包含了教学画面,并提供在线授课和参考书,让学生能够看到并进行音频演示。在观看了示范之后,学生还可以找到自己喜爱的乐器进行演奏,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专业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音乐理论与实际相融合。
(四)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欣赏名曲,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音乐的力量和魅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音乐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学生唱歌技巧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所以我在教学中改变了这种方法,把注意力放在了对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教学中,每周都会安排一节课,进行一次音乐欣赏,而音乐的学生也是有条件的,如春季,我会让学生去观察春天的美景,然后再根据春天的美景播放适合的音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欣赏作品。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的音乐教育是与时俱进的,它不能拘泥于常规的方法和思想观念,而应该从多个角度来思考,在某些教学方法上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要有一个清晰的教学方案。音乐教学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兴趣和欣赏音乐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要把音乐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体会到它的美妙。
参考文献:
[1] 王舒.浅析故事导入法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J].戏剧之家,2020(19):93.
[2] 管秀秀.兴在趣方逸,欢馀情未终: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戏剧之家,2020(19):103.
[3]范红芳.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及方法探究[J].戏剧之家,2020(1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