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探索初中地理微课教学的运用

陆亮

北海市第一中学,536000

摘要: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各个阶段,合理、科学地导入微课技术,对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已经是一种促进了初中地理老师们进行信息化教学研究、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探讨了微课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式与策略,希望能引起广大教师对微课教学模式的关注,充分发掘其应用价值,从而有效地实现地理课程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微课;初中地理;应用策略
DOI:10.12721/ccn.2025.15703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文化教育事业的不断变革与革新,微课教学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已经逐渐应用,它的出现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初中地理的具体教学应用中,地理教师可以按照教材的要求,将新的专业知识和旧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对接,制作成微课,按照线上教学的方式,将其展示在地理课堂上,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问题。

一、利用微课录像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必须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不过,在教室里的时间终究是有限制的,要想达到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教育的要求,就得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外的时间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预习习惯。因此,初中地理老师可以通过制作微课视频来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通过微课视频来指导同学们在课前预习,将他们的业余时间发挥到最大,从而提高他们的课前预习质量。微课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一种革新,要使微课的效果更好,老师们要做好微课的准备工作。

比如,在做《多变的天气》的预习微课录像时,老师要先列出本单元所要达到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在视频的开头播放,让同学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本单元的主要学习任务,这样可以让他们在预习中掌握教学要点。其次,微课录像要突出教学要点、难点,其他零散的知识点可以不放在微课视频里,通过微课视频进行预习,只要把握住要点就可以了。这主要是由于每个单元的地理教学内容比较多,如果将所有的内容都用微电影的形式呈现出来,那就太浪费了,不利于学生的预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录像中加入适当的音乐、有趣的图片,以提高学生对微电影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利用微课进行趣味性教学

对地理课堂上的知识讲授方法进行全方位的优化,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这也是中学地理教师利用微课进行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议题。然而,从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讲授的内容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求知欲不强,这对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有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老师们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基础上,将微课技术合理地引进,以达到更有趣、更有趣味的知识讲解和技巧传授,使地理课堂教学更有情趣,促进了课程内容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比如,在《地球和地球仪》这一节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微型计算机进行有趣的教学。老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这节课的基本知识点展现出来,例如:经纬度的作用,东西半球的划分,地球仪的作用和用途。这样,同学们就能对这节课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指明方向和道路。然后,老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以情境案例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讲解以上所展示的基本知识点,同时,在讲解的过程中,还会持续地通过微课将随堂练习题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地实践,让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步骤都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实现微课的高效教学

通过微课进行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自学能力,打破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提高了学习的效率。鉴于多媒体教学的即时性特征,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对微课内容的学习进行适当的调整,这对解决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有很好的帮助,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这一课时,有些学生对“地球运动和气候”这一节课有很大的难度,如果直接给他们讲这些知识,常常会使他们感到困惑,有些同学对此产生了强烈的恐惧。通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微课方法,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将地球的运动和气候的联系表现出来,对地球以冬至、立春、立秋等节气为时间轴的动力学变化进行清晰的标识,并通过平面图将各大洲的气候状况进行展现,可以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由点到面对有关的知识进行掌握。在微课的具体运用中,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单调乏味的局面,营造一种宽松的、交互式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达到预期的素质教育目的。

四、依托微课堂,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类地理网络教学资源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初中教师不仅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而且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创新,不断地给自己的“电池”充能。初中地理教师在全面充实自身的教学知识体系的同时,也要与教学考试大纲和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微课教学,广泛利用海量的地理教学资源,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充实,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习到课本上没有的地理专业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堂的形式,对大量的专业地理知识进行“简略”的讲授,从而让学生全面、全面地了解到许多专门的地理知识。教师也可以将中学学生对地理的学习需求结合起来,制作出不同内容、不同难度系数的微课内容,使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实现“按需”的教育,这对于提高初中地理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在教学“地球的运动”这一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地球的自转和自转转换成动画,让学生们对地球的匀速公转和自转的方位、周期时间等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此外,还可以对网络地理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运用,展示出地球健身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地理情况,比如太阳和月亮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的情况,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等。这样的微课教学,不仅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地理专业知识,还能把“地理全球”中的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五、提炼重难点实施个性化教学

利用微电影进行地理教学,可以减轻学生在地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而且,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可以将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为初中地理课堂提供有力的支持。在网络资源的支持下,教师能够以微课的形式建立个性化的教学视频,将重点和难点的知识呈现给学生,促进他们对难点的理解。另外,初中地理科的知识体系比较复杂,所以也包含了很多重要的知识,各个重要的知识之间都有内在的关系,这就是对学生建立系统地理知识体系和综合应用能力的一种考验。这就更突出了微课教学形式在中学地理课堂上的重要性,也是实现个性化教学的关键所在。

结语:总之,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各个步骤中,合理、科学地导入微课技术,对整个课堂的教学教思想和基本教学形式都有很大的帮助,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初中地理教师应该注重对微课技术的研究,并将其在以后的地理课程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主动发掘,做到有趣的课程内容讲解、高效的分层教学组织、高效的课后复习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兴玲.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20(24):76-77.

[2]石晓庆.论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1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