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疆阿勒泰塔尔浪银铅锌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意义探讨

崔世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836500

摘要: 塔尔浪银铅锌矿床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境内,矿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西段北阿尔泰造山带中段,福海县以南。矿区主要地层为下古生代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为一套北西向和近东西向的断裂构造;岩浆岩不发育。
关键词: 铅锌矿;化学特征;硫化物;成矿意义
DOI:10.12721/ccn.2025.15703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矿床类型为与多金属有关的热液脉型矿床,矿石矿物主要有铅锌、银、金、铜等,矿石结构以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为主;构造以裂隙构造为主。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体受多组断裂构造控制,矿化主要与构造有关,成矿过程为:热液沿断裂裂隙上升过程中的流体交代原生矿物沉淀形成矿体。

1.成矿地质背景

首先是地层:矿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西段北阿尔泰造山带中段,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天山-阿尔泰地块东段,华力西期(J2y)北北西向和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的古陆边缘隆起,构造旋回为印支、燕山期,局部发育有印支运动形成的基底。区内出露下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其中石炭系主要分布于矿区东部的上石炭统;二叠系主要分布于矿区中部,由石炭系下部的砂岩、粉砂岩夹泥岩组成,上覆地层为三叠系主要分布于矿区西部,由泥岩、粉砂岩、炭质页岩组成;其次是构造:区域上处于北阿尔泰造山带西段北北西向构造旋回的北西向构造带中段,在区域上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区域断裂构造以北西向为主,分布于矿区东部;再次是岩浆岩:矿区内无岩浆活动,仅在塔尔浪-扎西科克断裂带附近发育有一套早侏罗世火山沉积建造[1]。主要为一套浅变质火山熔岩和少量碎屑岩类;最后是地球化学背景:根据区域地球化学资料显示,本区与金、银等金属元素成矿作用关系密切。因此,有必要对区域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

1.1主要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Au:在塔尔浪地区的Au含量很高,主要分布在矿区中部,呈北西向带状分布于中侏罗世火山-沉积建造中,其含量在879~1013mg/kg之间,平均为1278mg/kg。Au在上石炭统塔尔浪组、上三叠统扎西科克组和中侏罗统阿尔泰山组中均有分布。Ag在上三叠统扎西科克组中分布较广,而在上石炭统塔尔浪组中较少。Pb:主要分布于塔尔浪地区的中侏罗统阿尔泰山组、上石炭统塔尔浪组中,其含量一般在1040~1927mg/kg之间。

1.2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区域上在塔尔浪-扎西科克断裂构造带内共圈出19个异常,其中Ⅰ级异常2个,Ⅱ级异常8个。根据其分布范围、面积及特征等,划分为4个综合异常区,分别是Ⅰ-1、Ⅰ-3和Ⅰ-4。其中,Ⅰ-1综合异常区面积较小,为1.05km2;Ⅱ-2综合异常区面积较大,为1.36km2;Ⅲ-3综合异常区面积较小,为1.08km2;Ⅳ综合异常区面积较大,为2.75km2。根据区域地球化学资料显示:塔尔浪地区Pb、Zn、Ag等元素呈中—高浓度分带,并具有一定的负异常特征。在测区中部发现一条近南北向的元素地球化学强异常带,其中Pb、Zn、Ag浓度高,最高含量分别达14456×10-6、2245×10-6、5896×10-6;Ag平均含量达1622×10-6。该异常带与Cu、Mo元素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2.矿体特征

根据塔尔浪矿区内主要含矿断裂构造特征,将该矿区的控矿构造划分为北西向构造、近东西向构造和北东向构造3组,其中以近东西向断裂为主。(1)北西向断裂:区内北西向断裂为一组,自西向东依次为:塔尔浪北西向断裂、塔尔浪北东向断裂,其走向均为北西至北东,倾向南,倾角40°-70°之间。矿体赋存于塔尔浪北西西向断裂上盘的塔尔浪-查干塔格组中的泥盆系地层中,多呈近东西向展布,走向在70°-85°之间,走向长度约20km[2]。(2)近东西向断裂:区内近东西向断裂为一组,自南而北依次为:塔尔浪北东向断裂、塔尔浪北西向断裂、塔尔浪北北东向断裂、塔尔浪-查干塔格组中的泥盆系地层中的东西向断裂。其中以塔尔浪北东向断裂带最为发育,矿体产状与该断裂带的走向基本一致。该断裂带上盘为泥盆系地层,下盘为三叠系地层,其走向与该断裂带基本一致。(3)北西向构造:区内主要发育北西向构造,其中以北西向断层为主。近东西向的断裂带与北西向褶皱轴面基本一致,其走向与该断裂带基本一致。矿区内主要发育北东、北西和近东西向等三组断层。(4)北东向构造:区内主要发育北东、近东西向和近南北走向的构造。其中近东西向断层主要分布于矿区内北部,主要产状为30°-65°之间;近南北走向的断层主要分布于矿区中部和南部,主要产状为70°-80°之间;北东走向的断层则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和南部。(5)北东向构造:区内北东、北西和近东西向断层主要发育在矿区南部和北部。其中以北西向断层最为发育,该断层产状为50°-75°之间。根据区内矿体产出部位、形态、产状及与围岩的关系等特征可以划分为2个矿体:F1矿体和F2矿体。F1矿体呈透镜状赋存于泥盆系-二叠系地层中,倾向南东,倾角20-40°之间;F2矿体呈脉状赋存于泥盆系-三叠系地层中,倾向南西,倾角40-60°之间;其中F1和F2为主要的主矿体。其中以北东、北西和近南北向断层为主。该断裂带在区内发育多组不同方向的次级断裂构造。

3.地球化学特征

矿区地球化学测量共圈出异常5个,分别为:(1)F1、(2)F2、(3)F3、(4)F4、(5)F6。其中,F1异常面积1.13km2,以银为主,另有铜、铅、锌、金等。F1异常的元素组合主要为Ag、Cu、Pb、Zn,其次为Ag。F2异常的元素组合主要为Pb、Zn,其元素组合与F1异常相似,但Ag异常的含量相对较低[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论文以新疆阿勒泰塔尔浪银地区为例,对新疆阿勒泰塔尔浪银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调查,但实际调查中发现的地质调查样品很少,调查对象也很少,所以还有待于更多的实际调查,本论文的内容只是提供了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眭照鹏.新疆阿勒泰塔尔浪银铅锌矿成矿规律及找矿远景浅析[J].新疆有色金属,2019,42(03):44-45.

[2]张中欣.新疆且末县米特河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J].山东国土资源,2020,36(06):34-42. 

[3]胡力升,韩永金,高义.新疆阿勒泰塔尔浪银铅锌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意义[J].世界有色金属,2020(16):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