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五育并举视域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创新措施

汪晴晴

河南省漯河市市直幼儿园,462000

摘要: “五育并举”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劳动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仍存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等问题,难以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将针对五育并举视域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创新措施进行分析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五育并举;幼儿园;劳动教育;创新措施
DOI:10.12721/ccn.2025.15701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劳动教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与使命。作为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劳动教育不仅关乎幼儿生活技能的培养,更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体。在五育并举背景下,幼儿园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丰富实践内容,以此促进幼儿在劳动中全面发展,为其终身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一、五育并举视域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劳动教育是“五育”融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劳动教育,能够使幼儿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在此基础上也能达到以劳树智、增智、强体、育美、创新的效果,促进“五育”并举工作的正常落实,助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劳动教育高度契合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有利于巩固“五育”融合效果,提升幼儿的责任感,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劳动过程中,用双手创造财富,用双手撑起美丽的明天。

二、五育并举视域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创新措施

(一)挖掘幼儿园中的各种资源

为彰显劳动教育的价值,要充分挖掘劳动教育资源的优势,通过多元化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幼儿园作为幼儿活动的重要场所,教师也要挖掘幼儿园中的各种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展开劳动教育,最终达成劳动教育目标。例如,可以设计劳动主题“我的小手真能干”“快乐的五一劳动节”,结合这些主题挖掘劳动教育资源,也可在不同区域内投放合适的劳动材料,在各个区域中开展劳动教育,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劳动的快乐。教师也要定期观察幼儿的行为,避免幼儿发生危险,逐步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当然,也可以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挖掘日常生活资源,鼓励幼儿自主穿衣、进餐、清理桌面、整理书包,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当然,也可挖掘环境资源,可以在幼儿园开辟种植园、饲养区,也可创设木工坊、烘焙坊等,通过上述特色劳动区的创设,提升劳动教育效果,强化幼儿的劳动精神,真正达到以劳育人的目的。

(二)开展体劳结合的特色活动

在五育融合背景下,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幼儿教师在教育环节需要引进更多的体育项目,将劳动与体育课程紧密关联在一起来,帮助幼儿在劳动学习期间实现体能、素质、能力的提升。幼儿教师可通过在劳动教育中引进走、跑、跳、攀、爬、钻等各种自然动作,带动幼儿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进行劳动实践,在劳动实践环节进行体育锻炼。而为了进一步使幼儿在劳动学习期间参与体育练习,幼儿教师可将声势律动与体育劳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在音乐的烘托影响下带动幼儿进行劳动体育学习。另外幼儿教师也可以在户外开展多元化的特色活动,结合户外篮球、太极拳,让幼儿学习传统文化,并且也可开展各类种植活动以及除草活动,带领幼儿在劳动学习期间参与体育体能锻炼,增强幼儿的情感思维以及体育素养。因此,幼儿教师需要结合特色化的体育活动,找到体育教育与劳动教育的结合点,带动幼儿在学习劳动技巧的过程中增强体能素质,在锻炼体育技巧环节开展劳动学习,从而使幼儿在后续能够形成终身劳动学习思维以及终身体育学习习惯。

(三)组织劳动德育实践

劳动德育实践是帮助幼儿做到知信行合一的核心举措。在五育并举背景下,幼儿教师需要给予幼儿更加宽阔、自由的探索空间以及实践学习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带动幼儿能力、思想提升。在幼儿园劳动教育环节,幼儿教师需要加强劳动德育指导,比如将劳动教育中所包含的道德观、价值观向每一位幼儿渗透传递,使幼儿能够对劳动教育的核心意义和价值形成较为深层次的认知。比如,幼儿教师在教育期间需要引领幼儿通过劳动实践教育,学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懂得尊重和热爱劳动行为,从而树立起高尚的劳动思想美德,形成良好的劳动学习习惯。其次在劳动实践环节,幼儿教师也需要拓宽教育空间,帮助幼儿进行深层次研学探究,引导幼儿在学习期间正确表达自身的劳动情感、想法,对劳动德育的含义和价值进行深层次理解领悟学习。幼儿教师在劳动德育实践环节需要开展常态化的思想教育,向每一位幼儿分配对应的劳动职责,比如维护好座位的卫生,尊重劳动成果。而在该环节,幼儿教师也需要将正确劳动价值观向幼儿渗透,比如避免将劳动与惩戒、惩罚关联在一起,使幼儿能够对劳动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总体来说,幼儿教师在当前五育融合背景下需要强化劳动德育实践,带动幼儿进行高质量、高效率地学习。

(四)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角色扮演活动高度契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能够引导幼儿揣摩角色特征,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劳动教育过程中,引导幼儿开展角色扮演能够增强幼儿的劳动体验,使幼儿积极参与到劳动过程中,用双手创造财富。以“今天我当家”这一活动为例,可以为幼儿创设家庭生活情境,使幼儿在熟悉的场景中进行角色扮演,逐步提升自身的劳动能力。活动过程中,可以让幼儿回忆父母在家所做的事情,自由选择家庭成员角色进行扮演。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幼儿也能感受到家长的辛苦,能够主动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提升自身的家庭责任感,主动参与到家庭劳动中,创设良好家风。

三、结语

劳动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五育”并举的关键。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不仅能培养幼儿正确的劳动观,而且也能使幼儿从多方面审视劳动的价值,积极参与到劳动过程中,创造更多的劳动成果。在五育并举背景下,幼儿教师应当关注幼儿的实际学习需求,制定严谨的劳动教育计划,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娜兰.“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幼儿劳动教育[J].天津教育,2024,(02):49-51.

[1]刘俊芳.幼儿劳动教育之价值意蕴与未来路向——基于“五育”融合的视角[J].知识文库,2022,(24):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