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职思政课程中的法治教育内容与形式创新研究

岳华

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415900

摘要: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法治教育内容。但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中的法治教育课教学面临着师资力量薄弱、课程体系不健全、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为了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中法治教育的有效性,需要从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和丰富教学方法三方面着手。
关键词: 高职;思政课程;法治教育;创新策略
DOI:10.12721/ccn.2025.15702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首先要做好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自身的法律素养提升,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打下基础。

一、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法律素养

一是强化师资队伍法律素质培训。一方面,学校要定期邀请司法机关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尤其是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系统地学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教育法规,并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和校级的各项教学技能大赛,增强自身依法施教的能力。

二是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拓展校外法治资源。高职院校可根据本校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与企业开展合作,为其提供实习基地,同时,也可以在企业建立“校外法治实践基地”,鼓励教师带领学生走进企业,将法治教育贯穿于日常工作中,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三是开展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活动。除了课堂上的法治教育外,还应该丰富校园内的法治文化建设,例如:通过悬挂标语、宣传画报、开辟普法专栏、举办法律咨询日等方式,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培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四是注重师生互动,优化课堂效果。为了避免因教师理论水平不足导致的授课内容枯燥乏味,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法提高自己的课堂掌控力。首先,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式教学模式,使抽象难懂的法条具体化,生动形象地讲解法律条款背后的故事,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其次,教师要善用多媒体设备,如PPT、视频、动画、图片等,把法律知识融入其中,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最后,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了解他们的疑惑和问题,以此调整教学方案,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二、完善课程体系内容,实现知识与能力相结合

第一,整合课程资源,构建系统的法治教育体系。高职院校开展法治教育要遵循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将法律知识与技能融入到具体的专业课程中,实现“软”与“硬”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法学知识的同时也能提升自身的法治素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高职思政课中法治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梳理出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内容、学习方式及评价机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定课时数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以保证学生能够获得系统的法律知识,了解相关法律制度、程序和实施细则。

第二,丰富课程内容,推进教学改革创新。一方面,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把法治教育渗透到思政课各个环节中去。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案例分析法和问题讨论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并针对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热点话题展开探讨,引导学生树立守法意识;另一方面,在课堂之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举办法律讲座、模拟法庭、参观法制教育基地等形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法律的魅力。此外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发网络在线课程,通过开展“互联网+”法律知识竞赛、微电影创作比赛、普法征文大赛等,激发学生参与法治教育的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法治实践能力。开展实践教学是提升高职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途径。首先,学校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走进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单位,接受司法工作人员的现场指导,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法律服务活动,比如成立志愿法律服务团、模拟法庭、法律援助中心等,帮助有需要的人维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后,通过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开展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创新教学模式方法,提升法治教育实效性

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认识是对客观现实及其规律的把握”。因此,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进行法治教育时,教师要注重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思维。

第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强化法治教学效果。目前,高职思政课法治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即教师直接向学生灌输相关的法律知识。但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地位,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因此,需要创新高职思政课法治教学的模式与方法。首先,可以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发布一系列关于法治方面的小视频或者漫画,让学生自主阅读了解。在课堂上,教师再以这些资料为基础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不仅能提高自身对法治内容的兴趣,而且还能增强其参与度,并逐渐养成良好的法治习惯。其次,可以通过开展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法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和重要性,从而树立起正确的法治理念。最后,也可以通过组织辩论会等形式,让学生在辩论中学习法律知识。例如,在讨论某一件热点案件时,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讨论,从而加深对法治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确保教学质量。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是确保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首先,学校要加强对思政课程的考核力度,尤其是法治教育课的考核。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考评机制,比如制定学分量化标准、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学生重视法治教育课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其次,学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则要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以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和教学环境。最后,学校还要积极营造公平公正的教学氛围,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法治教育。

第三、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宽法治教育渠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网络工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拓宽法治教育的渠道。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课前就提前了解所学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等社交平台,定期推送一些法治方面的文章或视频,供学生课后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信息,为学生提供一个便捷的学习渠道。总之,通过新媒体平台,可以有效拓宽法治教育的渠道,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而提升他们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李恩华. 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思政课教学路径探析 [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 (13): 89-90.

[2]王瑞莹.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新路径 [J]. 科教导刊, 2024, (10): 48-50. DOI:10.16400/j.

[3]化希如. 以职业化思想引导高职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构建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 23 (07): 27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