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

邓叶馨

陕西省延安育英中学

摘要: 新课标下“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研究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开展“教学评”的一致性研究,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推广的课题。分析了新课标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论述了开展高中化学“教学与评价”一致性的必要性,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与实施方法。
关键词: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教、学、评”一致性
DOI:10.12721/ccn.2025.15701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教与学”相统一的教育理念,明确提出要实现“教学-学习-评价”一体化,并对日常化学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所谓“教学评”的一致性,就是把教师之“教”和学生之“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具系统性与协调性。只有做到“教-学-评”的统一,教学目标才能层层递进,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素养。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侧重于学科知识的传授,学生主要是被动地接受、记忆。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脱离了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要使高中化学“教、学、评”的一致性,教师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思维模式进行彻底的反思与突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最终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1明确目标导向,贯彻教学过程

“教、学、评”一致性的核心是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因此,在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中,教师应将明确的目标导向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首先,教师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明确化学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其次,教师要通过对每一位学生的深入了解,综合考虑学生需求,进一步完善教学计划,明确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特点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教学目标得以有效实现。最后,教师要根据教学过程和学习结果对自身教学做及时评价和反思。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学习反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完成度。通过明确目标导向,贯彻教学过程,更好地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中“钠及其化合物”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本次教学的目标是掌握金属钠的性质、钠与水反应的实验、钠的几种化合物。然后,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制订整体教学计划。首先,教师介绍钠元素,展示钠加热的实验以及钠与水的反应实验,进而讲解钠的几种化合物及其化学式,逐步实现教学目标。最后,教师进行评价,重点评价学生的能力,使整个教学过程在目标导向中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2立足学生需求,激发学生兴趣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内心想法。首先,教师要和学生进行亲切、友好、平等的沟通,知晓学生的兴趣特点,听取学生的建议,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喜好和兴趣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相关的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实际案例和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其次,教师可以从教学方法入手,凭借自己的执教经验并结合最新教育理念,设计具有足够吸引力的教学方法。例如,通过实验操作、模拟实验、直观展示等方式演示化学知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还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鼓励学生相互合作、探究、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只有将学生的学习需求纳入整个教学思路中,才能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中的“金属材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思考和讨论日常生活中的金属材料,比如各种合金,还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新型合金应用的图片和视频,比如飞机外壳、“蛟龙”号中的关键部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散学生思维,让教和学得到有机互动。在评价方面,教师可以开展趣味化、有创意的评价,比如对一些小组竞赛或游戏进行评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主动性。

3重视化学实验,提高实践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中,教师要重视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化学原理,培养学生观察化学现象、进行化学实验、敏锐感知问题的能力。首先,教师要选择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由此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其次,教师要重视实验的实际应用。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相关的实验,并通过实验报告和实验讲评的方式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目标。

例如,在教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中的“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时,教师可以实验贯穿教学,进行立足实验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进行简单的盐酸与镁的放热反应实验。在“实验活动化学能转化成电能”部分,教师结合实际应用,让学生进行一个简易电池的设计与制作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在实验报告和实验讲评中,教师可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实验设计和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水平和实践能力。观察盐酸与镁的放热反应,锻炼了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得出结论的能力;制作简易电池的实验,训练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目标。

4及时反馈评价,提供个性指导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中,教师要及时反馈评价,提供个性化指导。及时反馈评价是“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课下交流等方式,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全面、细致的了解和针对性的评价。之后根据评价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果。例如,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和疑惑,提供适当的辅导和解答。通过个别辅导、小组讨论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和互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学习反馈和学习总结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做反思和总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科讨论、学习小结,发现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加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及时而又深入浅出的评价和反馈,以及恰到好处的指导,可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结语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对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教、学、评”一致性,教师可以立足学生主体地位不断完善自己的化学教学,使教学内容和方式与时俱进,符合学生需要。还可以通过重视化学实验、强调学科整合、及时反馈评价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小琴.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3,(01):57-59.

[2]徐东方.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化学课程思政实践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23,49(01):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