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情感教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朱智华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道街中学,678024

摘要: 音乐学科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上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优势。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音乐学科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初中阶段开展音乐教学,不仅能够缓解学生的课业压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促使学生思维的发散,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很大帮助。基于此,本文立足初中音乐的教学实际,首先提出了情感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了具体的应用策略,希望能给其他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有效建议。
关键词: 情感教学;初中音乐;应用研究
DOI:10.12721/ccn.2021.15710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情感入手,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运用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使认知和情感相得益彰,创造轻松愉快的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热情,唤起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主动、和谐发展的教学。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深化教学效果

近些年来,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音乐逐渐摒弃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模式,愈加看重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关联。与此同时,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工作应该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导向,严格按照素质教育理念及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个体间的差异性,确保学生学习能力与生活实践能力得以提升。对于音乐教学工作而言,要求专业学生应该从情感教学角度入手规划与部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通过融入情感,提升个人音乐技术水平与演奏效果。

(二)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是融入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在授课时运用情感共鸣和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调节自身的情绪和状态,能够让学生学会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变化,以达到最好的弹奏效果,这是一种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教学体验。同时,教师在教学时也能够感受到愉快的情绪,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加深师生间的情感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上课质量和听课效率。

二、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一)介绍背景,体悟情感

顾名思义,情感教学法就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为出发点,引发其情感共鸣,使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教学中,进而体悟音乐作品中的情感,顺利实现教学目的。而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有效方式就是,教师向学生介绍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在特定环境中带领学生理解并感受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歌曲《保卫黄河》时,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演唱,以展现出长江、黄河儿女的自豪感和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借助千折百弯的黄河创设情境,由于初中生平时在电视、手机上等都见过黄河奔腾向前的视频,滚滚的黄河水总是给人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让人心潮澎湃,豁然开朗。当初中生身处母亲河河畔,感受着汹涌的波涛时,他们内心会有怎样的想法呢?此时教师就可要求初中生闭上眼睛,想象着海风拂面的感觉,聆听着黄河深处的波浪声……有的学生会被母亲河的气势所震撼,有的学生则想要高歌一曲……在具体的情境下,教师再带领初中生了解歌曲背景、进行演唱时,他们的兴致会更高,情感也会更充沛。

(二)创设情境,彰显魅力

情感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与音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而这种情感主要是依靠学生的听觉来实现,这对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音乐情境,让他们自主走入音乐情境中,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他们在情境中体会音乐内涵、感受音乐魅力。

例如,在学习《青藏高原》时,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充分体会歌曲的意境,感受音乐风格和歌曲情绪,以欣赏祖国锦绣山川的美好,从而激发初中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借助多媒体展示青藏高原巍峨的高山、潺潺的流水、皑皑的白雪、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等,促使初中生对青藏高原的了解更深入,在后续进行歌曲演唱时,他们会流露出更多的情感。此外,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的视频展示初中生家乡的相关景物,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唱一唱,以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三)加强认知,引发共鸣

情感教学法的有效实施,同时也建立在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认知和情感基础之上,这样情感教学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在将情感教学引入音乐教学中时,可从他们熟悉的歌曲入手,增强学生的亲切感,让他们独立提炼音乐中的情感因素,以此来完成音乐教学的目标,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能力,使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领会创作者与其音乐作品的情感。以《歌唱祖国》的教学为例,因为这首歌传唱度较高,在学生群体中有一定的“粉丝基础”,多数学生都听过这首歌曲。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用激昂、奋进的情感演唱歌曲,了解歌唱祖国的真正意义以及歌曲中体现出的对祖国的热爱与崇敬之情。学生们带着这种情感才能将音乐作品中的情感,通过演唱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也很快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进一步提升了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四)扩展视野,培养素养

初中生的音乐认知能力与音乐鉴赏能力有限,音乐素养还远谈不上,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把握。基于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提醒学生在学习之余,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适当接触一些其他的音乐作品或与音乐相关的专业知识,以此来提升自身的音乐视野。

例如,在学习《爱我中华》时,这是一首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歌曲,唱出了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致、共建祖国繁荣的豪情壮志。而在中华民族广袤的土地上,五十六个民族之间发生了太多太多的故事,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结合《爱我中华》创作时的背景和各民族之间的故事展开讲述,以促使初中生对五十六个民族多一些了解,并逐步培养起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结语

总而言之,鉴于情感教学的重要性,建议教师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文本”的教学理念,明确情感教学课堂构建的重要意义,将情感教学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最大化发挥情感教学的优势。同时,从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确保初中生的主体地位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茹.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策略研究[J].科技风,2020(9):59.

[2]王娟.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策略研究[J].品味经典,2019(1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