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是小学各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合唱的成功,需要学生做到音准准确、声音韵律一致、情感表现一致。对小学生来说,做到这些很难。这要求教师要有创新意识,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性格特点,掌握丰富的合唱要领,从而在合唱中达到最好的效果。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及教师不够重视
尽管目前的音乐合唱教学较以往有很大提高,但是仍有部分学校对于音乐合唱教学不够重视,一些学校专注于提升学校的升学率,将大量课堂分配给语、数、外这样的主科,对于音乐、体育这样的课程看作是浪费时间,经常出现主科教师占课的情况,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还是因为学校及教师的不够重视,思想上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对于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下的理念没有真正地融入教学中,只是流于形式,这样做容易错失学生提升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培养的良好时期,因此,学校及教师应当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的教育思想,更好地开展音乐课堂教学。
(二)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教师的音乐素养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一些学校在音乐教学理念上有偏差,认为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不重要,因此对于教师的选聘也不重视,对于学历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是音乐专业的就可以,所以这些教师的素质水平本身就参差不齐,在教学中也很难传递一些更高水平的音乐教育理念。尤其是在新时期的音乐合唱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能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来进行教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音乐水平和音乐素养。
(三)教学设备不足
影响教学音乐合唱教学不仅需要优秀专业的教师,更要有现代化的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在一些合唱团里,需要钢琴、小提琴、古筝等多种乐器的配合才能演奏出好的作品,但是现在学校的教学中,大多是采取放伴奏的形式进行合唱教学,这样做可能影响合唱的效果,并且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和无趣;还有一些学校,有一些现代化的音乐教学设备和乐器,但是这些东西昂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少利用,长期以来,这些辅助教学的设备都成了闲置物,是一种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因此,学校要加强资金投入,购置一批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辅助教学。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合唱的兴趣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善于用教材,而不是就教材教教材。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往往始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让学生持久地专注于某一项学习内容,坚持参与活动,反复练习,不断提升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笔者讲授每一部分知识或者课堂导入时,往往都是从音乐欣赏入手。小学各个学段,上音乐课伊始,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音乐,能够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充分关注本节课学习内容,可以调动学生高涨的学习兴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音乐理论知识的讲解中。如果教师上课只讲解音乐的理论知识,就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用多媒体,通过音频或者视频播放音乐,呈现给学生的是音乐的和谐美,适当调大音量,让学生感受到合唱的震撼美。
(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科学化教学
针对目前小学教师业务能力水平不足的问题,学校应当引起重视,因为音乐合唱教学的效果好坏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业务水平,因此,学校应当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定期培训,邀请专业的音乐教师对他们进行培训指导,改正他们教学中现存的问题,更好地完善教学;学校也要定期开会,向教师传达一些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政策,并借鉴其他学校优秀的音乐合唱教学形式进行探究,开展研讨会进行教学探讨,让每个教师轮流做报告,汇报自己近期的教学情况,存在的问题,大家集思广益,寻找对策,在交流和碰撞中迸发出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除此之外,学校也要加大小学音乐教师选聘的力度,从学历、经验以及专业等方面选聘一批年轻的高水平音乐教师,为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注入新力量。
(三)加强资金投入,完善音乐器材设备
对于教学设备不足等问题,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也可以根据现有情况向教育部门申请资金,购置一批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多媒体设备进行理论讲解,节省口舌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音乐器材的购置数量,让每个音乐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时都可以利用这些器材,达到更好的效果。为了让音乐器材发挥最大用途,学校也可以设立一个共享音乐教室,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时统一到这个教室,进行错峰教学,将所有的音乐器材都集中到这个教室,让教师在这个教师中可以集中利用教学资源充分教学,在这过程中,学生也可以自主使用这些音乐器材,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优化教学技巧,掌握合唱要领
1.合唱技巧的掌握,要在因材施教中有所依托。不能只依赖于教材上的文字说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加以引导。可以使用白板设备,播放动画音乐、视频。音画兼备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更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合唱的效果。
2.在实践中掌握合唱要领。合唱既需要教师讲解要领,更需要在实践中反复练习。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不高,要想合唱好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掌握得还不多,基本能力也不高,学生发声音准基础还刚刚练习,情感表达的基础也不扎实,所以实践练习刚开始,效果会不理想。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是互相统一的。合唱是声乐艺术,表现为集体形式。对于低年级学段,合唱实践练习中,要加入音乐基础知识的讲解,讲练结合,从多个角度进行训练,提升学生综合音乐能力。例如先教学生如何发声,要求学生站姿正确,掌握好吸气吐气的频率,控制音调,发音准确,综合性指导穿插在反复实践练习中。在练习中,发现学生出现发音不准等问题,教师要及时指出纠正,效果会越来越好。合唱要领指导中,呼吸方法很重要。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换气方法,不至于憋闷导致气息不够,也不至于出现突然喘粗气现象。能熟练使用真声发音,也要会用假音进行转换。真假音的使用,学生合唱不累,而且整齐和谐。发音练习中,要求学生吐字清晰、字正腔圆。对于个别学生发音不准的,教师要单独指导训练。在合唱中,不允许有滥竽充数现象,这会影响整体效果。节奏训练也是合唱要领之一,先指导歌曲的节奏特点,再使用打击乐器,强化节奏,学生跟着节奏,达到统一和谐就不是难事了。
三、结语
音乐合唱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在新课改理念下,学校和教师应从教育思想方面进行转变,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设备等方面进行一个改进和完善,让音乐合唱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赵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分析[J].参花,2020( 9) : 137-138.
[2]白俊鸣.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新智慧,2020(24):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