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拼音教学的有效措施

罗正花

义龙新区新市民第一小学,562400

摘要: 汉语拼音是学生进入学习阶段面临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重点知识。然而,对于活泼好动的一年级小学生而言,拼音字母抽象枯燥且难懂。这就要求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枯燥乏味的字母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拼音教学的有效措施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拼音教学;有效措施
DOI:10.12721/ccn.2025.15702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汉语拼音作为学生进入小学阶段最初接触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然而,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语文基础参差不齐,要在短时间里掌握汉语拼音难度较大;同时,汉语拼音本身较为抽象,读音易混淆,这导致学生学习时常常缺乏兴趣。鉴于上述情况,教师必须借助适当的教学方法,将无趣的拼音教学融合于有趣的教学活动之中,借助多媒体立体的直观立体替代传统模式的平面抽象。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拼音教学的重要性

拼音是汉语的基石,作为一套精准而系统的音标体系,它如同导航灯塔,引领着学生踏入汉字读音的浩瀚海洋。掌握拼音,意味着学生拥有了一把开启汉字发音之门的钥匙,能够准确无误地读出每一个汉字的音符,无论是悠扬的四声变化,还是微妙的音节组合,都能信手拈来。这不仅有效避免了因地域方言或个人口音差异而导致的发音混淆,更为学生构建起了一道坚实的语言防线,确保他们在学习汉语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此外,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拼音教学的意义尤为深远。它像一座桥梁,连接着学生的直观感知与抽象思维,让他们能够借助拼音这一工具,迅速在汉字与发音之间建立起直观且牢固的联系。在拼音的助力下,学生们不再需要死记硬背每一个汉字的形状,而是能够通过拼读拼音,轻松解锁汉字的音韵之谜,从而大幅提升识字的速度和效率。这一过程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更为他们日后的阅读和写作学习铺设了一条宽广的道路,让他们的语文学习之旅变得更加顺畅和高效。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拼音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设计分层预习任务

预习是学生在听教师讲课之前对新知识进行预先独立学习的过程。充分的预习能够帮助学生降低新知识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下,拼音内容的课前预习通常以单调的拼读和抄写为主。枯燥的形式使学生的参与度极低,预习效果可想而知。为了提升拼音预习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生活,设计生动有趣的多样化预习任务,让趣味性的生活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现阶段教师不仅要建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意识,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设计符合不同学生需求的差异化学习任务。

例如,在教学“a o e”前,教师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预习任务,请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需求自主选择。第一层次任务被教师称之为乐趣组,主要是通过趣味性的元素,提升学生完成任务的主动性。学生只需有节奏地朗读以下内容:“阿姨的a,张大嘴巴a a a,公鸡高声叫,圆圆嘴巴o o o,一只小白鹅,嘴巴扁扁e e e。”第二层次任务稍微增加了些难度,被教师称之为探险组,主要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完成任务。学生只要在图片中找到隐蔽的字母,并进行正确书写即可。第三层次的任务被教师称之为挑战组,学生需要在工具的配合下用手摆出相应字母的形状,并自行创作一个小故事。这个任务能够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释放。教师精心设计的三个层次的预习任务,均符合该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也让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索欲望得到了极大满足,即使没有家长和教师的反复督促,学生也能获得极好的预习效果。

(二)创建合作学习平台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共同学习任务的驱使下,进行目标明确、责任清晰的互助式学习模式。每个学生都是相互独立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的优势与缺点。学生进行独立学习时,遇到认知局限或者思维瓶颈,通常自己都不曾察觉,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而在合作学习模式中,学生会在小组成员的相互影响及提醒下,意识到自己认知的偏差和思维的受限,有效提升自我洞察能力,进行自我认知的提升和思维的拓展,从而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例如,在教学“zh ch sh r”时,教师便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教师请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组成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各选择一个拼音字母,根据课本上相应字母的插图提示,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则有趣的小故事,或者创作一则同时集合该四个字母的趣味故事。如小薇同学接到学习任务后,便在小组同伙思想的引导下,创作了一则包含zh、ch、sh、r四个字母的小故事。她一边讲故事一边向同学们展示相应的字母牌。她的故事结构完整,情节生动: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早上日(r)出时,一头凶猛的狮(sh)子悄悄地走了出来,他想要吃(ch)掉一只正在树下专心吃(ch)桃的小猴子。这时,树上的大猴子赶紧扔下一根树枝(zh),将小猴子救了起来。大狮(sh)子只好灰溜溜地走了。小微的故事获得全体同学的喝彩。精彩的故事不仅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也让学生很快记住了本节课的四个拼音字母。在自主合作的小组学习活动中,学生少了些面对教师的拘谨,多了些同学之间相处的松弛感,能够沉浸于教学氛围之中,大胆自如地展示自己的创作才能,极大提升了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能够高效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适度插入游戏环节

部分家长和教师认为玩游戏是玩物丧志,是不务正业的表现。其实不然。游戏不仅是低年龄段小学生最为热衷的娱乐项目,更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有效工具。教师和家长不应一味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提供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活动。在开展拼音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适度增加游戏环节的设计,强化拼音教学的趣味性特质,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

例如,拼音字母“b、d、p、q”形状相似,很多学生容易混淆。为此,教师可在教学中组织“字母舞蹈秀”游戏,在教授拼音字母后,引导学生通过身体动作加深对拼音字母形状的记忆。每个拼音字母对应一个舞蹈动作,学生根据音乐节奏和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同时念出对应的拼音。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快乐超市”游戏,即布置一个“超市”场景,摆放书包、文具盒、尺子、玩具熊、课本等物品,在每个物品上标出物品的拼音和价钱,由学生分别扮演营销员和顾客。在买卖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巩固汉语拼音知识,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动力,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三、结语

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拼音教学对于学生的语言学习、识字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发展以及学习兴趣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学习需求,精准制订符合学生心理预期的教学活动方案,本着育人为本的理念做好教学服务工作,从而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巩固知识、强化应用、提升技能,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石佳南.小学低段语文拼音教学策略探究与实施[J].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2023,(07):86-88.

[2]宋娜娜.探析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J].文科爱好者,2023,(02):124-126.

[3]张亚琦.探究小学语文课堂开展趣味拼音教学的有效途径[J].当代家庭教育,2023,(13):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