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IM技术特点
1.1.可视化
建筑业制图的发展经历了由纸面绘图向数字绘图、由手工绘图向CAD绘图的转变。与CAD相比,BIM技术更加的强大,其可以让建筑更加的直观,它的核心是可视化,可以将2D图变成3D,可以从多个角度对项目完成后的效果进行直观地显示,让设计师在建筑中传达的思想更加清晰。可视化技术让一般人也可以看懂平面图上的建筑,达到了无障碍交流的目的。
1.2.模拟性
BIM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工程的仿真,利用软件产生的施工动画,可以清楚地看到建筑的全过程。通过对施工顺序的仿真检验,检验施工顺序有没有错,交叉作业有没有发生空间冲突,有没有施工平面布置,有没有工期安排,有没有最优施工方案。通过仿真,工程师可对建筑进行仿真,检验建筑尺寸是否合理,空间约束等。
1.3.协调性
BIM模型是建设信息的集成平台,各参与主体可以将工程信息嵌入到模型中,并可以实时更新、获取和修改,从而提升数据交互的精度。因此,BIM技术的协调表现为:各参与者之间通过信息的分享,实现了共同的协作、协调和交流,从而能够有效地规避矛盾和问题,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提升项目的施工效率。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1.规划设计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规划设计是最初的阶段,对于整个项目的施工建设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在规划设计环节充分地了解市场信息,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各项环节的实施有效的落实,提高工程的总体效益。BIM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之下的产物,实现数据的整合与应用,为规划设计方案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持。在以往的建筑工程项目规划设计的环节,管理人员和负责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规划方案的设计,掌握全部的数据信息,必须确保各项数据真实反映出实际情况,才能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在BIM技术应用之后,设计工作变得更加简单,数据掌握也更加方便。首先,利用BIM技术实现各个部门的有效沟通,使得各个部门都能够将信息数据传输到系统内,并且提高数据的应用效果。其次,通过使用BIM技术建立三维立体化模型,构建4D或者5D的图形,让建筑工程的各个结构都能够真实反映在模型中,管理工作顺利开展。BIM技术还能给设计人员提供完善的设计平台,使得设计方案水平得到提升,并且能够检查设计方案中是否存在碰撞的问题,让建筑工程内部各个专业的施工都能顺利进行。因此,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规划设计的环节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缩短项目工期,为工程项目建设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2.2.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2.2.1.进度管理
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独特、工期长的工程,受天气、地质、资金、材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传统的建设项目中,工程进度都是以横道图和网络图来体现的,这对于那些不熟悉或者专业基础不强的人来说,很难理解。在面对复杂的项目时,由于其工作内容的复杂性,在时空上的安排也比较复杂。BIM4D的进度模型,就是将BIM3D模型与项目进度规划相结合,实现对项目进度的模拟仿真。采用BIM技术进行模拟施工,通过施工动画下面的工期进度条,可以让施工人员对施工顺序、流程和每一项工作的施工时间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对每一阶段应该完成的工作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可以对工期进行检验。并且BIM模型还可以对各施工工序的衔接进行检查,确定施工顺序是否有误,各个工序之间有没有发生冲突,可以有效地防止施工过程中因返工而导致的工期拖延。将成本信息添加到BIM4D模型中,可以对各个阶段所需要的材料数量和成本状况进行全面地了解,从而对成本进行准确的核算与分配,防止材料的浪费,对工程费用进行动态控制,确保资金的合理供给,确保建设项目的进度。
2.2.2.安全管理
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源于现场危险隐患多、未保证施工方案安全性、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等。以往的施工中,方案的可行性只能通过实际施工进行验证,有可能最后出现边施工、边修改、边优化的情况。面对施工方案安全性问题,通过BIM技术的模拟性进行模拟施工,可以对施工方案进行分析、模拟,管理人员可以对方案进行选择、优化,保证方案实施的可行性与安全性,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面对现场交叉作业隐患问题,利用BIM技术的模拟性,通过BIM模型搭建施工现场,可以检查交叉作业在空间上的冲突,有效防止空间碰撞问题,减少安全隐患。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的根源是大多数人员是临时工人,虽在施工作业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但培训的作用有限。针对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以及培训问题,可利用BIM技术的模拟性和可视化配合VR技术,通过临边洞口作业、高空作业、现场施焊等仿真动画,让作业人员身临其境直观感受安全事故带来的严重后果,警示作业人员,增强其安全意识。
2.2.3.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是工程结算的依据之一,也是项目竣工验收的依据,建筑工程质量对建筑物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和社会经济有较大影响,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应对建筑项目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利用BIM技术协调性的特点,使参建各方更好地进行沟通,解决各专业在空间上的碰撞问题,避免后续施工中出现错误,提高施工质量。利用BIM模型进行技术交底能够清楚让施工人员理解设计师的意图,在施工中更好地落实。利用BIM技术模拟施工,能检测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对于问题方案进行改进优化,使施工人员了解整个施工节点和相关工序,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建筑工程质量也受到材料的影响,材料必须合格才能保证质量,利用BIM技术在施工各阶段对材料进行动态把控,包括材料的用量和质量,从施工材料上阻断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在BIM技术的在线监控下,对于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早发现早处理,能够实现管理人员对施工各环节的把控,监督、检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对于关键节点精准把控,实现建造全过程的在线控制,保证施工的效率与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可以实现项目的数字化管理,其是一个建设信息的集成平台,可以让各参与方进行实时的信息交换和有效地交流,其应用可以保障建设项目在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的检验碰撞问题,确保质量、安全等各方面的有效管理。当前,BIM项目的各个参与者都应该尽量利用技术,并且还在持续地发展和推广,建筑BIM技术能够促进建筑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为国家和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娟.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居舍,2021,(29):49-50.
[2]吕河辰.探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与预算,2021,(09):5-7.
[3]黄黎明,张华甫,罗富贵,张睿鹏,刘洋.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1,6(16):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