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重要性探究

周艺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牟坪镇中心小学校,644015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提出之后,音乐教师需要根据改革要求不断推进音乐教学,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让学生基于兴趣层面出发,学会欣赏音乐。新课程对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也提出了要求,需要教师不断重视起来,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和主体,从而彰显他们的主体精神,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对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 节奏训练;小学音乐;重要性
DOI:10.12721/ccn.2022.15708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它能够不断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很多音乐教师在教学方法以及策略上没有进行具体的探究与创新,对节奏训练不是很重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提高。然而,每段乐曲都有其独立的节奏,需要掌握音乐的节奏,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感悟音乐。

一、帮助学生了解乐器

乐器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中的组成是丰富的,包括我国传统乐器以及西洋乐器。这些乐器还能够分成拉弦乐器、吹奏乐器、弹拨乐器和打击乐器等,其来源不同,能打造出的曲风也不同。然而,为了能够让学生们在音乐课堂上通过节奏训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乐器知识,夯实艺术基础,丰富艺术感受。在当前音乐课堂上,乐器也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好的体验和感受,帮助学生陶冶、净化心灵,促进智力的不断提升。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每一章节最后都会有竖笛练习这一环节,在这一部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节奏训练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竖笛这一乐器。在《爱的旋律》这一单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利用竖笛来吹奏《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曲,进一步深化单元主旨与内涵的同时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竖笛这一乐器。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乐器。可以在碗中放入不同深度的清水,用筷子敲击便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利用细的竹竿也可以做成笛子。利用这种方式进行节奏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发现不同音调,进一步激起他们热爱音乐的情感,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二、激发学生对节奏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产生了阻碍,对此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角度出发开展节奏训练,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声音都是有一定的音乐节奏的,包括自然界的流水声、雨声以及小动物的叫声等。对此,我们在学习《蓝天白云》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展现空山鸟语、蓝天白云以及四季交替的场景。将其中存在的节奏感传递给学生,虽然学生的理解能力不是很强,但是能够对节奏感有着初步的认识。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鸟叫声、雄鹰展翅声以及牧场上的各种声音、歌曲等,为学生的节奏感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节奏训练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节奏。

三、加强课堂互动,感知音乐节奏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课堂互动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互动,运用趣味语言将节奏表达出来,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音乐的节奏。语言互动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沟通,同时,教师也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语言进行节奏感训练,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在音乐课堂中,互动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除了语言互动,还可以采用动作互动,让学生更加立体地了解音乐的节奏感,体会其中的情感。例如,在学习《快乐小舞曲》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音乐的整体节奏,用语言分段、分句的描述出其中的节奏,并加之以手势的互动,让学生通过直观的音乐节奏和手势感受音乐节奏,从而感悟其中所蕴含的音乐素养。在运用语言描述节奏时,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过程,通过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节奏反馈,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内容及时地调整课堂的进度,加强课程内容重难节奏点的解析,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其中的精妙之处。很多音乐的节奏变化和起伏较大,如果不加以分析和剖析,学生很难感悟到。因此,教师要注重课堂细节,做好相关的分析,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四、让音乐更加生动化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之下进行学习,使得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音乐学科的精髓。例如,我们在学习《乡音多喜乐》这一章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现出瑶族的美丽风景,通过大山、瑶寨、舞蹈等特色将瑶族的形象传递出来,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广西,了解到瑶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进而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让学生们对瑶族充满向往之情。教师也可以将瑶族的特色舞蹈与《瑶族舞曲》组合起来进行节奏教学。在实际节奏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前期铺垫让学生能够理解背景,进而通过动画来将瑶族舞蹈呈现出来,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律动的节奏中。最后,教师应当以活跃课堂氛围,将学生的兴趣作为导向,来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多媒体指导下进行节奏训练,可以强化教学效果,发挥音乐教学的高效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选择最佳的节奏。在音乐教学中由于可取的教学素材很多,教师可以更好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教师可以利用乐器指导学生训练音乐节奏,根据歌曲的不同,选取不同的乐器,如口琴,吉他,小鼓等。教师在进行演示后,可以让学生随机进行训练,欣赏不同乐器产生的声音。例如,在学习《哆来咪》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吉他,在课堂中进行节奏演示,让学生进行观赏,经过多次的吉他音乐赏析后,教师可以随机指派几名学生进行感受,经过训练提升学生的节奏感。

五、注重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音乐节奏

音乐艺术来源于生活,经过加工,就变成了音乐。生活和大自然中的声音都是音乐的另一种原生态的表现形式,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事物让学生感知音乐节奏,获得启示,从而提升自己的音乐节奏感。指导学生深意发现生活中的事物,清脆的虫鸣声,悦耳的鸟叫声,叮咚的流水声,都是大自然的馈赠。由于课堂中的素材有限,时间也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就地取材,利用录音机录制大自然中的声音,让学生感悟原生态的音乐。例如,在学习《小雨沙沙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雨声,学生沉浸在富有节奏感的雨的嘀嗒声中可以感受到雨声原来也是有节奏感的。听完雨声后,教师可以播放音乐,让学生再次感受音乐中的节奏感,在进行对比后,可以更加纯熟的掌握其中所蕴含的音乐节奏。

结论:综上所述,在当前小学音乐节奏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重视节奏教学,认识到节奏教学对于学生了解乐器、激发节奏学习兴趣以及让音乐更加生动化的教学意义。教师需要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念,创新节奏训练理念、方法、模式等,通过利用节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新的节奏教育、渗透促进教学等方式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学效率,以此不断推进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希娟. 浅析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节奏训练[J]. 北方音乐,2020,(21):185-187.

[2]王华伟. 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 北方音乐,2020,(21):107-109.

[3]李雨阳. 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北方音乐,2020,(21):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