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历史人物是一个庞大而重要的群体。朱熹、胡适、陶行知等为代表的徽州历史人物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今天社会的作用仍不可小觑。为此,对徽州历史人物的意义进行全面地梳理,力求能对黄山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资政意义
(一)助推廉政建设,提升政府公信力。“公生明,廉生威,廉洁是政府公信力的基石。”[1]政府大力反腐、廉洁高效才能取信于民,提升公信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助推器。徽州自古就有“为官者廉洁自律、洁身自好”传统。明朝歙县人许国出使朝鲜,一概拒收按例所奉馈品;[2]清朝歙县人王茂荫京宦30余载,未尝挈妻子侍奉,独居于宣武门外歙县会馆,粗衣粝食,处之晏如。[3]无数徽州先贤具有的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已成为丰富的廉政文化资源,对当今廉政建设具有一定作用。
(二)树立正确权力观,为民办实事。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严以用权,可造福一方;以权谋私,则祸害百姓。作为政府工作人员,怎样把权力阴暗面关进笼子,十分关键。不少徽州先贤就是榜样。朱熹从民本理念出发,重视农耕水利,积极赈灾救荒,打击豪强兼并,被奸臣排挤而无怨。王茂荫刚正不阿,于国计民生政事得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直言敢谏声震朝野。封建大臣尚能如此,作为当代人民公仆,怎不该学习其为官之道,为民众办实事,给群众谋实惠?
二、经济价值
(一)以徽商精神为动力,引领青年创业。宋朝以后,大批徽州人外出经商,原因很简单:环境恶劣,有限耕地与人口不断增加形成尖锐矛盾。大多数中小徽商穷则思变、奋发进取、白手起家,成就一番事业,是名副其实的“徽骆驼”。而如今,我市青年初始创业企业平均寿命仅2.7年,八成以上大学生初始创业企业活不过3年。原因之一是缺乏精神支撑,难以克服创业途中遇到的困难。引徽商开拓进取精神,助我市青年创业之行,十分必要。
(二)建设诚信经济,维护市场秩序。诚实守信是个体道德的基石,是企业立业之本,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徽州人特别是徽商十分推崇与讲究诚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清婺源茶商朱文炽每当新茶超过限期,交易文契必书“陈茶”二字。[4]明歙县巨商吴南坡更把“人宁贸诈,吾宁贸信”作为终生信条。研究徽州历史人物,有利于把“诚信”运用于经营中,形成讲求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商业道德,建设和完善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信用经济,保证市场有序运行。
(三)开展旅游活动,促进经济发展。我市的旅游业已成为重要的第三产业,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如何做亮点、出特色,急需探讨。九华山旅游的崛起,靠的是文化;芜湖方特的成功,也因与文化科技结缘。如果我们把物与人结缘,在众多牌坊、祠堂、故居、街巷基础上,复原过去徽州社会生活实态,其经济价值必然得到体现。
(四)挖掘技艺,再创辉煌。徽州历史人物中有很多医药、篆刻、书画等技艺类专家,不少以家族链形式传承至今。如非遗项目中,我市有傩舞、徽州三雕、歙砚制作技艺、绿茶制作技艺、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中医诊法、珠算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0人。对这类徽州历史人物深入研究,能促进我们了解、传承传统技艺,并不断推动创新发展。
三、发展文教
(一)传承优秀文化,构建核心价值观。徽州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保存了很多传统文化精华。研究徽州历史人物,可让我们了解徽州文化,弘扬其精华;可缅怀先贤的丰功伟绩,学习、继承、发扬其爱国、拼搏、诚信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自信、自强,促进徽州文化发展繁荣。(二)大力发展教育,解决教育困境。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我市教育平均水平较高,得益于古徽州“十家之村,不废诵读”的传统,离不开朱熹、郑玉、赵汸、江永等教育家的遗泽,也因有“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等榜样。但当今我们的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何破解?陶行知的本土教育理念如“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就为我市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三) 整理文献,发展学术。徽州人素有“立德”“立功”“立言”的追求,著书立说很多,现有4000余种文献、100余万件文书,跨越千余年,涵盖各领域。加强对徽州历史人物研究,有利于对文献资料整理归纳,推进徽州文化各领域的研究,甚至对中国封建后期传统文化研究也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四、社会和谐
(一)发扬美德,构建和谐黄山。和谐城市应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既需要经济发展,也离不开道德支撑。其中,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城市的有力抓手。徽州历史人物蕴含着仁、义、礼、智、信、忠、孝等道德精髓。如清歙县人方振鉴“事母以孝闻,四十年如一日”。[5]清歙县人巴源绶纯厚端正,少时有邻女夜奔,闭门拒之,乡里称颂。[6]因此,研究徽州人物,有利于传承发扬传统美德,缓和社会矛盾、调节人际关系,规范社会秩序,促进和谐黄山的构建。
(二)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目前,我市城市化水平较低,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而明清时期,徽州学者、商人、艺人同心,将追求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生态学思想很好体现在村落营建上,把普遍提升民众教育文化水平作为道德建设基础,有效发挥宗族力量调控人际关系的作用,使经济、教育、宗法、文化等要素整合为相互支持的和谐整体,使徽州村落建筑优美、民风纯正、人际和谐、充满活力。通过对徽州历史人物研究,自然可学习和借鉴其乡村建设智慧,推进当下的新农村建设,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
[1]李克强:公生明,廉生威 廉洁是政府公信力的基石。http://fanfu.people.com.cn/n/2013/0327/c64372-20929110.html
[2] 《徽州文化大辞典》(下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第846页。
[3] 《徽州文化大辞典》(下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第832页。
[4] 《徽州文化大辞典》(下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第914页。
[5] 《徽州文化大辞典》(下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第911页。
[6] 《徽州文化大辞典》(下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第9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