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学前音乐教育对幼儿素质培养的实践应用探析

杨开琼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钟灵乡中心幼儿园,556700

摘要: 立足学前教育,音乐教育是重要内容,音乐教育水平与学前教育效果息息相关,也是保障学前教育生机勃勃、培养幼儿素质能力的关键手段。因此,要高度重视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的中的应用,依托优美的声音以及美妙的旋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陶冶幼儿情操,提高幼儿艺术修养,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对幼儿素质培养的价值。本文主要对学前音乐教育对幼儿素质培养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对幼儿学前教育的素质培养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关键词: 学前教育;音乐教育;素质能力;实践应用
DOI:10.12721/ccn.2022.15709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学前音乐教育在幼儿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近年来逐步被关注,尤其是在当下教育边界逐步扩大的基础上,对于学前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其中在学前音乐教育方面,幼儿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教育是一种引导作用,也是为了能够在幼儿的阶段给幼儿塑造一种良好的品行基础,为后期的良好素养做相应的铺垫。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对于幼儿素质培养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

一、学前音乐教育培养方面

1、学会聆听歌曲

歌曲有很多种风格,每首歌都有相应的情感色彩。学前音乐教育需要寻找合适的歌曲,来帮助幼儿学会聆听,尤其是其中的感情色彩的表达。在学前的音乐教育当中,需要能够根据不同幼儿的喜好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帮助幼儿找到自己天性比较喜欢的感情色彩的歌曲,从而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地去学会聆听歌曲,自身的情感能够跟随着歌曲的变动而变动。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养成聆听歌曲的习惯,从而有助于幼儿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也能够愿意去聆听歌曲,尤其是其中的情感色彩的表达,从而不会过于自卑。

2、学会聆听美的声音

美的声音本质上是一种听觉享受,人们能够在听歌的过程中寻找到一种灵魂的休憩之所。对于幼儿来讲也是一样,学前音乐的教育除了让幼儿拥有一些基本的音乐素养,对于音乐符号具有一定的认知以外,就是要能够帮助幼儿去学会聆听美的声音,去感知美。这对于幼儿将来的生活和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能够让幼儿学会去感知生活和工作中的美,从而拥有一个热爱生活的心态,自己也拥有一种聆听美的声音的能力。

3、能够安静地欣赏美的事物

美的事物的欣赏是一种享受,不仅是听觉的享受,也有视觉的享受,这对于人的身心健康也是十分有益的。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对于幼儿的素质培养来说,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帮助幼儿去学会安静地欣赏美的事物,学会发现美、善待美。这对于幼儿的品行培养来说,有助于帮助幼儿戒骄戒躁,能够在遇到各种事情的时候保持一种淡然的心态,去安静地聆听并冷静地处理相应的事情,这对于幼儿的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学前音乐教育对幼儿素质培养的具体作用

1、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音乐隶属艺术范畴,是抒发情感以及表达情怀的手段。依托音乐教育,能够实现传递情感的目的,借助具有节奏感的曲调,能够提升幼儿对人与事物的认知。音乐教育内容广泛,能够满足幼儿对音乐的多方面需求,激发幼儿好奇心,增强 幼儿参与意识。从身体方面分析,音乐主题活动与律动相结合,幼儿在感知音乐的同时,身体也跟随律动,培养其节奏感,进行音乐内容的模拟,肢体动作更加协调,让其在运动中感受轻松与愉快,心态上更加积极向上;音乐教育能够均衡幼儿呼吸,增强肺活量,这对身心健康发展作用突出。除此之外,音乐律动有利于培养幼儿协调能力。由此可见,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2、音乐教育有利于幼儿认知能力与情感表达的全面提升

首先,音乐教育能够提升幼儿认知水平与能力。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其对事物的具体化源自这一时期,也是各种认识与认识形成的阶段。因此,这一时期教育的重点是做好幼儿的认知教育,千方百计提升其认知水平。在音乐教育中,将歌词、音调以及旋律等进行有机融合,同时,伴随着旋律,幼儿可以进行律动,使得其能够感受音乐的美,素质教育渗透其中,认知能力得以增强,加深对音律的记忆。也就是说,音乐教育是增强幼儿认知能力不可或缺的方式;

其次,学前音乐教育促使情感培养得到针对性落实。情感培养不能一蹴而就,是循序渐进进行的,教师结合幼儿实际,分阶段开展音乐教育,促使幼儿在音乐中形成情绪与情感。另外,在音乐的熏陶下,幼儿之间以及幼儿与教师之间进行情感交流,参与互动,形成情感共鸣,构建乐观向上的心态,这对树立端正的价值观意义巨大。音乐作品源于生活,因此,对音乐的演绎与传递就是对生活态度的体现,也就是说,音乐教育传递的就是现实生活的缩影,激发幼儿想象力,帮助幼儿去了解现实世界。除此之外,在音乐教育中,歌曲是常用的形式,也是最直接的表现手法,而歌词是灵魂,旋律是手段。通过音乐教育,能够积累幼儿词汇量,增强思想认识,表现力更强。古典诗歌是儿童音乐的重要构成,通过学习,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得以提升,听音与辨音能力逐渐形成,音乐素养得以提高。因此,学前教育时期的音乐教育为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奠定基础。

3、音乐教育与思想教育进行结合,为健全人格的构建打下基础

对于学前幼儿音乐教育,目的不是培养专业性音乐人才,而是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增强其探索欲,挖掘其潜能,为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础。因此,在音乐教育中,要将这一思想渗透其中,将品德教育体现其中。也就是说,在音乐教育中,既要将音乐知识进行传授,又要讲音乐中蕴含的情感与道理传递给幼儿,实现音乐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促使其初步认识各种优良传统,能够在幼儿启蒙阶段为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总之,学前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幼儿探索发展的能力,应该创设有利于幼儿探索和提升的音乐素材,激发幼儿继续探究的驱动力,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和专注能力,让幼儿的独立性、自控力和责任感等素质得到锻炼和发展。同时,学前音乐教育还锻炼了幼儿的创造意识,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老师不是单纯地为幼儿讲述音乐技巧,而是要积极引导幼儿发现音乐的美,从而让他们学会创造美。这样能够发掘每-一个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爽.学前音乐教育对幼儿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探析[J].北方音乐,2020(9):220.

[2]习若思.学前音乐教育对幼儿素质培养的影响研究[J].科技风, 2019(19) :49.